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針灸學

針灸學(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研究經絡、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討運用針灸防治疾病規律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技術及臨床治療等部分。

簡介

針灸療法具有適應證廣、療效顯著、應用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起源

針灸的歷史悠久。據考證,它起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時期。我國從400萬年前就有了人類活動,大約從4萬年前進入氏族公社制度時期,一直延續到距今4千年前。在這個時代,先民們以石器作為主要的生產和生活工具,所以考古學上稱為石器時代。從遠古到1萬年前為舊石器時代,1萬年前到7~8千年前為中石器時代,7~8千年前到4千年前為新石器時代。針灸療法大約誕生於新石器時代。古書裡保存著一些關於針灸起源的傳說資料,都指這個時代。如皇甫謐《帝王世紀》裡記載:太嗥伏羲氏“嚐味百藥而製九針”,羅泌《路史》則說太嗥伏羲氏“嘗草治砭,以製民疾”。又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序》說:“黃帝諮訪歧伯、伯高,少俞之徒……而針道生焉”,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則說:“黃帝受命,創制九針”。

技法

針刺療法

起源於新石器時代,還可以從原始的針刺工具加以論證。距今2千多年以前的古書中,經常提到原始的針刺工具是石器,稱為砭石。如《左傳》收錄的公元前550年一段史料提到“美疢不如惡石”,《山海經》記載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箴。”《素問·寶命全形論》雲;“制砭石小大”等。這些都是遠古人類以砭石治病的佐證。砭石治病,最初主要是用於刺破膿瘍,進而作為刺絡瀉血之用。我國曾在內蒙古多倫縣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過一根4.5cm長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來切開膿瘍,另一端為四棱錐形,可用來放血。在山東省日照市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個墓葬裡,還發現過兩根殉葬的砭石,長度分別為8.3cm~9.1cm,尖端為三棱錐形和圓錐形,可用它們放血,調和經氣。砭石實物的發現,為針刺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砭石治病

來源於我國東部沿海一帶以漁業為生的民族。據《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這裡所說的“東方”,相當於我國山東一帶。近年來,在山東省發現了一批以針砭為題材的漢畫像石,畫像石上雕刻著半人半鳥形的神醫正在用砭石或細針給人治病。鳥形顯然來源於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畫像石反映了古代關於針砭起源的傳說。

灸法

也是起源於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制度時期。據《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這段記載,說明灸法的發現同寒冷環境的生活習慣關係密切。原始社會棲息在北方的人們離不開烤火取暖,加上他們野居乳食的生活習慣,容易患腹部寒痛、脹滿等症,非常適於熱療。因而經過長期的積累經驗,發明了灸法和熨熱療法。據考察,先民們鑽木取火或敲擊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絨作為引火材料,起源於原始社會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絨燒灼動物骨。很明顯,這種用艾絨點火的方法,為發明艾灸提供了必要條件。

理論體系的形成

從戰國至秦漢時期,以《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成書為標誌,此時的醫學家們不但已構築起以絡學說為核心的理論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運用刺法、灸法等技術防病治病,並善於理論聯繫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更新理論,初步形成了以理、法、方、穴、術為一體的獨特的針灸學理論體系。

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我國由奴隸社會邁入封建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各種學術思想的進步,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促進了針灸學從實踐經驗向理論高度的深化。針刺工具由砭石、骨針、竹針發展到了金屬針,從而擴大了針灸療法的適應範圍。據《左傳》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醫緩、醫和均擅長針灸。先秦名醫扁鵲(秦越人)在給虢太子治屍厥時,讓其弟子子陽取外三陽五會而使太子復蘇,又令弟子子豹藥熨兩脅下,而太子坐起… …。證明在先秦時期針砭、火灸、藥熨等均已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兩種​​古代關於經脈的著作,它記載了十一條經脈的循行、病候和灸法治療。根據其足臂、陰陽的命名特點,稱為“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反映了針灸學核心理論經絡學說的早期面貌。

《內經》的問世,是先秦至西漢醫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此書約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東漢至隋唐仍有修訂和補充。 《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共18卷,162篇,它在匯總前人文獻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腧穴、精神、氣血、津液等為基本理論,以針灸為主要醫療技術,用無神論觀點、整體觀點、發展變化的觀點、人體與自然界相應的觀點,論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要領和防病治病原則,奠定了針灸學基礎理論,其中以《靈樞》所載針灸理論更為豐富和系統,故《靈樞》又稱“針經”。

《內經》對經絡學說尤有精闢的論述,不但對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絡屬臟腑及其所主病證均有明確記載,而且對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別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走向、分佈、功能以及和經絡系統相關的根結、標本、氣街、四海等​​亦有記敘。 《內經》對腧穴理論也有較多的論述,載有160個左右常用穴位的名稱,對特定穴理論闡述較詳,特別是對五輸穴理論闡述較全面。還有原穴、下合穴、十五絡穴、五臟背俞等也都有載述。 《內經》對刺法論述較為詳盡,補瀉手法上提出了迎隨補瀉、徐疾補瀉、呼吸補瀉、開闔補瀉等。在治療方面,論述了治療原則如“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取穴配穴方面提出了許多具體方法,如俞募配穴法、遠道取穴法等。 《內經》記載了一百多種病症,其中絕大多數疾病都應用針灸治療。

《難經》是​​一部可與《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相傳系秦越人(扁鵲)所作。該書內容簡要,辨析精微,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了針灸學理論體系。其中關於奇經八脈和原氣的論述,更補充了《內經》之不足。同時,還提出了八會穴,並對五輸穴按五行學說作了詳細的解釋。發明六經辨證的張仲景,在其著作《傷寒雜病論》中,不僅於方藥方面給人留下許多光輝的典範,而且在針灸學術上也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和貢獻。在他的著作中直接與針灸有關的條文達69條,主張針藥結合,辨證施治。已佚的《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即《黃帝明堂經》)應該是這一時期有關腧穴的專著。以外科聞名於世的華佗亦精於針灸,創立了著名的“華佗夾脊穴”,著有《枕中灸刺經》(佚)。三國時期的曹翕擅長灸法,著《曹氏灸經》,可惜失傳。

理論體系的發展

魏晉隋唐時期

魏晉南北朝,歷隋唐至五代,前後七百餘年。針灸學理論與技術隨著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現了眾多名醫名著,推動了針灸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魏晉時代的皇甫謐在魏甘露間(公元256~260年),將《素問》、《靈樞》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中的針灸內容匯而為一,去其重複,擇其精要,編撰成《針灸甲乙經》。全書分為12卷128篇,共收349個腧穴,按臟腑、氣血、經絡、腧穴、脈診、刺灸法和臨床各科病證針灸治療為次序加以編纂,成為一部最早的體係比較完整的針灸專書,是繼《內經》之後對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學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啟後的作用。晉代名醫葛洪撰《肘後備急方》,所錄針灸醫方109條,其中99條為灸方,從而使灸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妻鮑姑,亦擅長用灸。晉末到南北朝的徐熙一族,累世精於醫術,徐秋夫、徐文伯和徐叔響等都是針灸史上的有名人物。

隋至初唐時期的名醫甄權和孫思邈,都精通中醫各科,甄權著有《針方》、《針經鈔》和《明堂人形圖》等(均佚)。孫思邈撰有《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書,首載阿是穴法和指寸法,廣泛地收入了前代各家的針灸臨床經驗,並繪製了《明堂三人圖》,“其中十二經脈五色作之,奇經八脈以綠色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成為歷史上最早的彩色經絡腧穴圖(佚)。此外,唐代楊上善在《黃帝明堂經》的基礎上,撰《黃帝內經明堂類成》,按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次序,論列穴位。王燾編《外台秘要》,大量採錄了諸家的灸法。這個時期還有了針對專病的著作,如唐·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專門介紹灸治癆病方法;刊於公元862年以前的《新集備急灸經》,是我國最早雕版印刷的醫書,專論急證用灸。唐太醫署掌管醫藥教育,分設四個醫學專業和一個藥學專業,針灸是醫學專業之一,設“針博士一人,針助教一人,針師十人,針工二十人,針生二十人。”為針灸學的學校教育開創了先河。

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由於印刷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醫學文獻的積累,加快了針灸學的傳播與發展進程。著名針灸家王惟一,在北宋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訂厘正了354個腧穴的位置及所屬經脈,增補了腧穴的主治病證,於公元1026年撰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雕印刻碑,由政府頒行。公元1027年,王惟一設計的兩具銅人模型製成,外刻經絡腧穴,內置臟腑,作為教學和考試針灸師之用。南宋的針灸家王執中撰《針灸資生經》,重視實踐經驗,對後世頗有影響。元代著名醫學家滑壽,考訂經絡循行及其與腧穴的聯繫,在元忽泰必烈《金蘭循經取穴圖解》基礎上編撰而成的《十四經發揮》,首次把任督脈和十二經脈並稱為“十四經”,進一步發展了經絡腧穴理論。這個時期長於針灸的名醫很多,著作也頗豐富,《備急灸法》、《癰疽神秘灸經》、《膏肓腧穴灸法》等書問世,標誌著針灸在各科的深入發展。南宋初期的席弘,世代皆專針灸,傳世的《席弘賦》特別講究刺法。同時的竇材著《扁鵲心書》,極力推崇燒灼灸法,每灸數十壯乃至數百壯。當時還有楊介、張濟親自觀察屍體解剖,主張用解剖學知識指導針灸取穴。金代何若愚與撰《子午流注針經》的閻明廣,提倡按時取穴法。金元名醫竇漢卿既推崇子午流注,又提倡八法流注,按時取穴,他所編撰的《標幽賦》是針灸歌賦中的名篇。

針灸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針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它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方法、臨床治療、針灸醫經醫籍、實驗針灸等部分。

針灸具有適應證廣、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針灸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及醫學家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中剖造和發展起來的一種醫學。歷史悠久,其起源已難稽考,但從文獻記載、出土文物、社會發展規律等方面探索,遠在文字創造前即已萌芽。

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說:“餘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可知針的前身是砭石。 《說文解字·》記載:“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經·東山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弗箴石”。郭璞注曰:“可以為砥(砭)針治痛腫者”。這是砭術的較早記載。古人生活於洪荒大地,與鷙鳥猛獸相搏食,不能無病。一且患病,除祈禱鬼神外,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逐步形成砭石治病的方法。 1963年,內蒙古自治區多倫旗頭道窪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根磨製的石針,據鑑定,認為是針法的原始工具砭石。因此,砭石的起源,可遠溯到距今一萬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甚至可能更早些。

隨著冶金術的發明,針具也得到不斷地改進,至《內經》著作年代,才由古代的石針、骨針、竹針而改變為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等金屬制針,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現在改進為不袗針。 197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樹林召公杜的出土文物中首次發現一根“青銅砭針”。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1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