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曲池:中醫穴位名

曲池,中醫穴位名,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配合谷、外關等治療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療蕁麻疹;配肩髃、外關等治療上肢痿痺。

基本介紹

曲池穴:合穴,屬土。

別名:鬼臣穴,洪池穴,陽澤穴。穴義: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於此。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尋找方法:取該穴道時患者應採用正坐,側腕的取穴姿勢,曲池穴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

解剖:橈側腕長伸肌起始部,肱橈肌的撓側;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本幹。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之上部天之下部的水濕霧露,性溫熱,氣血場範圍巨大。

運行規律:水濕霧露吸熱蒸發上炎天部。

名詞解釋

(1)曲池。曲,隱秘也,不太察覺之意。池,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地部之上的濕濁之氣。本穴物質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氣化而來,位處地之上部,性濕濁滯重,有如霧露,為隱秘之水,故名曲池。 (2)鬼臣。鬼臣,風止也。鬼臣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無風的橫向運動。大腸經屬金,金氣為神為君,其所克的風為鬼為臣,且本穴物質由手三里穴傳來,在​​本穴聚集而無風木的橫向運動,風為死鬼,故名鬼臣。

(3)洪池。洪,盛大也。池,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洪池名意指本穴氣血物質名包含大量水濕。

(4)陽澤。陽,氣也,指本穴物質為氣態物。澤,聚水的窪池。陽澤名意指本穴物質為富含水濕的天部氣態物。

(5)大腸經合穴。合,匯合、聚合也。本穴物質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氣化而來,在本穴處是聚集之狀,為大腸經經氣最強盛之穴,故為大腸經合穴。

(6)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之上部的霧露之氣,受脾部之熱而氣散於天,有土的不動之義和對金氣的長養之性,故其屬土。

功用特點

功能作用:轉化脾土之熱,燥化大腸經濕熱,提供天部陽熱之氣。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涼藥水針。

主治症狀:曲池穴的主治症狀為:老人斑、皮膚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癱、麻、痛;高血壓、貧血等。

主治疾病:咽喉腫痛,牙痛,目赤痛,瘰癧,癮疹,熱病上肢不遂,手臂腫痛,腹痛吐瀉,高血壓,癲狂。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配伍:

配合谷穴、外關穴,有疏風解表,清熱止痛作用,主治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目赤。

配合谷穴、血海穴、委中穴、膈俞穴,有散風清熱,調和營衛作用,主治丹毒,蕁麻疹。

配內關、合谷、血海、陽陵泉、足三里、太衝穴、崑崙穴、太谿穴、阿是穴,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作用,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配合谷、血海、三陰交穴,有扶正解毒作用,主治冬眠靈藥物反應。

刺灸法:直刺 1∼1.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配合谷、外關等治療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療蕁麻疹;配肩髃、外關等治療上肢痿痺。配十宣.大椎治高熱;配血海.三陰交治下肢瘙癢.癮疹。

【備註】合穴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