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拔火罐”是中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

基本介紹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建國以後,由於不斷改進方法,使拔罐療法有了新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治療範圍,成為針灸治療中的一種療法。歷史沿史

先秦時期

拔罐療法,古代典籍中亦稱之為角法。這是因為中國遠古時代醫家,是應用動物的角作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有關於角法治病的記述:“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頃,而張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獸角吸拔。據醫史文獻方面的專家考證,《五十二病方》是中國現存最古的醫書,大約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這就表明我國醫家至少在公元前六∼二世紀,已經採用拔罐這一治療方法。

晉唐時期

東晉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後備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療脫腫;所用的角為牛角。鑑於當時此法盛行,應用不當易造成事故。所以葛洪特別告誡要慎重地選擇適應症候,書中強調:“癰疽、瘤、石癰、結筋、瘰癧、皆不可就針角。針角者,少有不及禍者也”(《肘後備急方·卷中》)。這顯然是有道理,即使以今天的目光來看,所列的多數病症,也確實不是拔罐的適應症。到了隋唐時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進,開始用經過削制加工的竹罐來代替獸角。竹罐取材廣泛,價廉易得,大大有助於這一療法的變及和推廣;同時竹罐質地輕巧,吸拔力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在隋唐的醫籍中,記載這方面內容較多的是王燾的《外台秘要》。如《外台秘要·卷四十》中就有關於用竹罐吸拔的詳細描述:“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節長三、四寸,孔經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細竹作之。才冷搭得螯處,指用大角角之,氣漏不嗍,故角不厭大,大即朔急差。速作五、四枚,鐺內熟煮,取之角螫處,冷即換。”指出應據不同的部位,取用不同大小的竹罐。而當時所用的吸拔方法,即為當今還在沿用的煮罐法,或稱煮拔筒法。值得指出的是,《外台秘要》對這一方法在多處加以具體的介紹,在第十三卷中提到,先在拔罐的部位上,“以墨點上記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無節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數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和改進,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宋金元時期

如果說,在隋唐時代還是獸角和竹罐交替使用的話,那麼,到了宋金元時代,則竹罐已完全代替了獸角。拔罐療法的名稱,亦由“吸筒法”替換了“角法”。在操作上,則進一步由單純用水煮的煮拔筒法發展為藥筒法。亦即先將竹罐在按一定處方配製的藥物中煮過備用,需要時,再將此罐置於沸水中煮後,乘熱拔在穴位上,以發揮吸拔和藥物外治的雙重作用。元代醫家薩謙齋所撰的《瑞竹堂經驗方》中曾明確地加以記述:“吸筒,以慈竹為之削去青。五倍子(多用),白礬(少用些子),二味和筒煮了收起。用時,再於沸湯煮令熱,以筋箕(箝)筒,乘熱安於患處。”

明代

拔罐法已經成為中醫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當時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幾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於吸拔膿血,治療癰腫。在吸拔方法上,較之前代,又有所改進。用得較多的是將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藥煎熬後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稱之為藥筒。明代外科大家陳實功,對此曾作過詳盡的記載:煮拔筒方:“羌活、獨活、紫蘇、艾葉、鮮菖蒲、甘草、白芷各五錢,連須蔥二兩。預用徑一寸二、三分新鮮嫩竹一段,長七寸,一頭留節,用力劃去外青,留內白一半,約厚一分許,靠節鑽一小孔,以柵木條塞緊。將前藥放入筒內,筒口用蔥塞之。將筒橫放鍋內以物壓,勿得浮起。用清水十大碗筒煮數滾,約內藥濃熟為度候用。再用披針於瘡頂上一寸內品字放開三孔,深入淺寸,約筒圈內,將藥筒連湯用大磁缽盛貯患者榻前,將筒藥倒出,急用筒口乘熱對瘡合上,以手捺緊其筒,自然吸住。約待片時,藥筒已溫,拔去塞孔木條,其筒自脫。”(《外科正宗·癰疽門》)。這種煮拔藥筒的方法,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外科大成》等以及《醫宗金鑑》,都有詳略不等的載述,表明此法當時十分流行。

除了煮拔筒法,也應用一些更為簡便的拔罐法,如明·申鬥垣的《外科啟玄》就載有竹筒拔膿法:“瘡膿已潰已破,因膿塞阻之不通……如此當用竹筒吸法,自吸其膿,乃洩其毒也”。

清代

至清代,拔罐法獲得了更大的發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儘管價廉易得,但吸力較差,且久置乾燥後,易產生燥裂漏氣。為補此不足,清代出現了陶土燒製成的陶罐,並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詞。對此,清·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敘述頗詳:“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系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表明陶罐已作為商品買賣,廣為流行了。

其次拔罐方法,有較大進步,“以小紙燒見焰,投入罐中,即將罐合於患處。如頭痛則合在太陽、腦戶或顛頂,腹痛合在臍上。罐得火氣舍於內,即卒不可脫,須得其自落,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氣水出。”此類拔罐法即目前仍頗為常用的投火法。同時,一改以往以病灶區作為​​拔罐部位,採用吸拔穴位來提高治療效果。

同時,拔罐療法的治療範圍也突破了歷代以吸拔膿血瘡毒為主的界限,開始應用於多種病症,恰如《本草綱目拾遺》所云:“拔罐可治風寒頭痛及眩暈、風痺、腹痛等症”,可使“風寒盡出,不必服藥”。

另外,清·《醫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訣》中還提到一種治療瘋狗咬傷的特殊拔罐之法,即在咬傷處,“急用大嘴砂酒壺一個,內盛於熱酒,燙極熱,去酒以酒壺嘴向咬處,如拔火罐樣,吸盡惡血為度,擊破自落”。

綜上所述,拔罐療法在中國已有二千餘年的歷史,並形成一種獨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但是,應該指出的是,其發展過程是十分緩慢,它長期以來,主要是用以治療癰種瘡毒,清代雖有所拓展,而從總的情況,仍宥於瘡瘍外科的外治法之中。因此,本來屬於刺灸法之一的拔罐法,在中國古代大量針灸著作中卻十分鮮見。尤其是清末之後,隨著針灸醫學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於民間,其發展更趨於停滯。

相關記載

火罐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之一,在中國民間使用很久。晉代醫學家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裡,就有角法的記載。所謂角法,是用挖空的獸角來吸拔膿瘡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燾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紹使用竹筒火罐來治病,如文內說:“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無節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子數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良久,以刀彈破所角處,又煮筒子重角之,當出黃白赤水,次有膿出,亦有蟲出者,數數如此角之,令惡物出盡,乃即除,當目明身輕也。”從以上介紹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況看來,中國晉、唐時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治病原理

機械刺激作用

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罐緣得以緊緊附著於皮膚表面,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負壓效應

拔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細血管甚至破裂,紅細胞破壞,發生溶血現象。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釋放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它可通過神經系統對組織器官的功能進行雙向調節,同時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膚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其次,負壓的強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是使體內的毒素、廢物得以加速排出。

溫熱作用

拔罐局部的溫熱作用不僅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拔罐處血管緊張度及黏膜滲透性的改變,淋巴循環加速,吞噬作用加強,對感染性病灶,無疑形成了一個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環境。另外,溶血現象的慢性刺激對人體起到了保健功能。

常用設備

罐的種類,常用的有下面幾種: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