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脾虛氣陷證

脾虛氣陷證是指由於脾氣虧虛,升舉無力而反下陷所表現的證候。又稱脾氣下陷證,中氣下陷證。

臨床表現

脘腹重墜作脹,食後益甚,或便意頻數,肛門重墜,或久洩不止,甚或脫肛,或子宮下垂,或小便渾濁如米泔。常伴見氣短乏力,倦怠懶言,頭暈目眩,面白無華,食少便溏,舌苔淡白,脈緩弱等。所涉及的髒器有:子宮下垂、胃下垂、脫肛。

機理分析

本證多由脾氣虛進一步發展,或久洩久痢,或勞累太過,或婦女孕產過多,產後失於調護等原因損傷脾氣所造成。

脾氣主升,能升發清陽,舉託內臟。脾氣虛衰,升舉無力,內臟失於舉托,故脘腹重墜作脹,食後更甚。中氣下陷,故便意頻數,肛門重墜,或久洩不止,甚或脫肛,或子宮下垂。脾主散精,精微不能正常輸布,清濁不分,反注膀胱,故小便渾濁如米泔。清陽不升,頭目失養,故頭暈目眩。脾氣虛弱,健運失職,故食少,便溏;化源虧乏,機能活動衰退,故見氣短乏力,倦怠懶言,面白無華,舌淡白,脈緩弱。本證以體弱氣墜,內臟下垂等症為審證要點。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