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蘇北人民醫院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又名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揚州大學臨床醫學院、揚州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成立於1900 年,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市中心位置。與揚州大學城和著名的蜀崗瘦西湖風景區相鄰,是江蘇省揚州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所綜合性醫院,也是該地區的醫、教、研中心。 1994年被衛生部首批授予“三級甲等”醫院,是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近年來連續被評為江蘇省“十佳醫院”,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醫院簡介

蘇北人民醫院又名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揚州大學臨床醫學院、揚州市紅十字中心醫院, 成立於1900年,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市中心位置。與揚州大學城和著名的蜀崗瘦西湖風景區相鄰,是江蘇省揚州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所綜合性醫院,也是該地區的醫、教、研中心。 1994年被衛生部首批授予三級甲等醫院,是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連續被評為江蘇省“十佳醫院”,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

醫療條件

醫院佔地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多平方米。醫院固定資產近5億元, 設備總值近2.8億元,其中有多層螺旋CT、1.5T雙梯度核磁共振、高能直線加速器、模擬機、DSA、SPE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多維彩超及超聲心動圖機、超聲聚焦刀、準分子激光機、數字化X線攝片系統(DR),全視野數字化乳腺鉬銠雙靶DR機,數字胃腸機等百萬元以上設備20多台(套),流式基因芯片、體外碎石機、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儀、體外循環機、關節鏡、椎間盤鏡、腹腔鏡、鼻腔鏡系統、多功能麻醉工作站、流式細胞分析系統、藥物濃度檢測儀等10萬元以上設備380台(套)。院圖書館擁有中外文圖書5萬餘冊、期刊500餘種,可進行微機查詢和光盤及網上數據庫檢索。

醫院實力

目前,醫院實際開放1800多張,在崗職工1870名,有高級職稱305名,醫學博士65名、碩士370名,有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人被評為省、市中青年專家,有80多位專家在全國或省級各學術團體中任職。醫院臨床醫技科室齊全,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8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16個,國家級藥物臨床試驗科室(專業)9個,國家級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6個。現有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1個,醫學博士、碩士培養點20餘個,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50餘人。 2010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一百多項,獲市級以上科技獎26項。

任務榮譽

醫院編制床位900張,實際開放1300多張,承擔著該市及周邊地區千萬人的醫療和保健任務。 2007年門、急診近103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近4萬人次,手術病人近1.4萬多人次。承擔著揚州大學醫學院7000多學時和揚州環境資源學院1000多學時的理論教學任務,接受南京醫科大學、揚州大學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南京醫學院、徐州醫學院、安徽蚌埠醫學院等各類院校實習生250餘名,進修生180餘名。 2006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近百項,獲市級以上科技獎36項。

百年曆程

1949年7月,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接管江蘇省立揚州醫院從宜興和橋鎮遷至泰州,改名為蘇北人民醫院。 8月,舉行蘇北​​人民醫院成立大會,蘇北行署主任惠浴宇、地委書記陳揚到會講話並與全體工作人員合影。門診部和行政辦公設在泰山臨湖禪寺,病區借用泰州福音醫院部分房屋開診。

1950年1月,蘇北人民醫院隨蘇北行政公署移駐揚州,遷入北河下原江蘇省立揚州醫院舊址。同年12月,蘇北行署衛生局衛政字第114號通知:"蘇北人民醫院為教學醫院,培養中級醫衛人員,為全區專科治療中心"。 1951年12月,蘇北行政公署蘇人字第630號通知:"蘇北第一護士學校與蘇北助產學校改歸蘇北人民醫院領導,由院長邢白兼任該兩校校長;醫務主任夏元貞兼任該兩校副校長。 "

1952年10月,蘇北人民醫院遷入揚州浸會醫院舊址。有綜合樓1幢、平房4座、西式兩層住宅樓6幢,建築面積近5000M2。為適應醫療教學需要,同時批准擴徵土地,以揚州浸會醫院舊址為基礎,南通路以北、屈巷以西、淮海路以東為醫療區,浸會醫院舊址以北為教學區。

1953年建省後,蘇北人民醫院隸屬江蘇省衛生廳。 1956年3月,江蘇省人民委員會通知:"蘇北人民醫院移交揚州專員公署領導,並擔負揚州專區中心衛生院的醫療任務,原名稱不改"。 1958年,揚州衛校升格為揚州醫學專科學校,1959年7月揚州專員公署通知決定,蘇北人民醫院改為揚州醫學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1962年,揚州醫學專科學校停辦,醫院恢復蘇北人民醫院名稱,江蘇省衛生廳核定病床420張,編制1∶1.2,精簡下放58人,實有人員521人。 1965年,醫院設12個病區,西醫一級科9個,二級專業分科9個;中醫一級科2個,二級專業分科7個。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7年,工宣隊、軍代表進駐醫院。 1968年3月,經揚州專區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蘇北人民醫院革命委員會。 1969年12月,揚州專區革命委員會決定,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揚州衛生學校教工與醫院醫務人員合編在一起,下放179人,隨帶病床200張,以及與病床相配套的全部設施。

1970年1月,蘇北人民醫院改名為揚州專區人民醫院,揚州衛生學校為醫院附屬衛校。 1972年,揚州專區改名為揚州地區,醫院隨之改名為揚州地區人民醫院。這時候,全院設8個病區,病床240張,臨床科發揮一專多能,不再明確劃分專科。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蘇北人民醫院各項工作逐步恢復,事業有較快發展。 1979年1月,揚州醫學專科學校恢復辦學。 1980年1月,揚州地區行政公署批准,揚州地區人民醫院為揚州醫學專科學校附屬醫院,揚州地區人民醫院名稱不變。

1982年,醫院病床增加到450張,13個病區,職工735人,床位與人員比例為為1∶1.63。臨床科室中,中醫保持"文化大革命"前的原有科室,西醫二級專業科比原來增加6個,還新增了同位素室和放療室。 1983年6月,揚州市人民政府通知,揚州地區人民醫院改名為揚州市蘇北人民醫院。 1984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通知決定,揚州市蘇北人民醫院改名為揚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關於附屬醫院管理體制,待省高教局、衛生廳同揚州市商議後報省審批。後經省、市商定,一個單位兩塊牌子,揚州市蘇北人民醫院承擔全市範圍及毗鄰地區人民的醫療、預防任務,同時承擔附屬醫院的教學、​​科研任務。

1985年起,蘇北人民醫院進一步深化以綜合目標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開展"白求恩杯"競賽、"文明醫院"創建等活動,不斷進行理想、紀律、職業道德教育。醫院連續5年獲省"文明醫院"稱號,多次被市、區政府授予"文明單位"、"衛生模範單位"、"老齡工作先進集體"、"巾幗建功先進單位"、"市衛生系統先進黨委"等榮譽稱號。

1991年4月,在創建文明醫院的基礎上,全省實施醫院分級管理,開展等級醫院創建和評審工作。醫院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創建,1994年7月,以優異成績通過三級醫院基本標準評審。同年10月,通過省醫院評審委員會組織的三級醫院分等標準評審,經廳長辦公會議審定,1994年12月26日,衛生廳蘇衛醫(94)30號文件通知,確認揚州市蘇北人民醫院為"三級甲等"醫院。並獲得衛生部統一頒發的"三級甲等醫院"證牌。

1994年12月,全院職工930人,編制床位550張,實際開放床位600張,13個病區,4個研究室,1個放射免疫檢測中心,36個專業科。其中消化內科、婦產科是市級重點專科。萬元以上設備有164台,總價值2281萬元。年門診50萬人次,年住院1.2萬人次。理論教學方面每年完成醫學院2300多學時、揚州衛校1500多學時任務。

1992年揚州大學合併辦學,揚州醫學院更名為揚州大學醫學院,揚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更名為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1995年1月10日,醫院舉行慶典活動,在"三級甲等醫院掛牌、ECT開機、老幹部病房樓封頂"的同時,舉行"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掛牌儀式。

1996年,新擴建的老幹部病房、維修後的院辦公樓、幹部病房樓、職工食堂多功能廳等一批工程相繼竣工並投入使用,醫院就診環境進一步改善。先後開設腹瀉病門診、離退休老幹部家庭病房、成立"綠色救護小組"、開通與華山醫院遠程會診系統、開放兒科日間病房、實行門診聯班工作制、實施計算機網絡管理等,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改善。

1997年4月,經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將揚州市蘇北人民醫院恢復為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10月6日,澳大利亞漢密爾頓醫院董事長沃特,醫務處、護理部主任等一行8人對醫院進行為期6天的參觀訪問,洽談建立友好醫院事宜。 10日下午簽訂友好醫院協議書,同時舉行友好醫院揭牌儀式。 11月7日,中美合作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眼科中心成立。醫院對外交流揭開新的一頁。

1999年1月26日,醫院被衛生部認定為"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為境外人士提供醫療緊急救援服務。 1999年4月26日,揚州大學通知,將"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更名為"揚州大學臨床醫學院"。 2000年6月2日,醫院舉行"第二軍醫大學南京軍醫學院教學醫院"掛牌儀式。 6月19日,美國喬治亞洲醫學代表團來院訪問,開學術講座,並派6名實習醫生至口腔科、護理部、中心實驗室、檢驗科短期實習。

至2000年底,蘇北人民醫院既是揚州大學臨床醫學院,同時也是揚州市紅十字中心醫院、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以及南京醫科大學、徐州醫學院、蚌埠醫學院等省內外15所醫藥院校教學醫院,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佔地7.8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39萬平方米,醫療設備總值5000餘萬元,其中百萬元以上設備9台(套),10萬元以上設備54台(套)。全院職工1184人,衛生技術人員1012名,其中高級職稱152名,中級職稱283名,有6人被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40多位專家在全國或省級各學術團體中任職。設有職能科室20個,一級專業學科18個,二級專業學科24個,臨床教研室、研究室和專業實驗室17個,全市的眼科中心、放射免疫檢測中心附設於院內。編制床位600張,實際開放770張,承擔全市及毗鄰市縣近千萬人口的醫療和保健任務,年門、急診65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7萬人次。年承擔揚州大學醫學院4000多學時和揚州衛校2000多學時的理論教學任務,接收各類院校實習生240餘名,進修生140餘名。先後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00餘項,在國內外專業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2300餘篇。

重點科室

蘇北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現有固定床位43張,專科醫生12人,護士13人,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5名,碩士研究生2名。年門診1萬6千餘人次,出院16000餘人次。擁有專科病區、氣管鏡室、肺功能室及霧化治療中心等4個組成部份,形成了以哮喘、肺癌及呼吸衰竭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全方位發展的臨床科室。其擁有進口纖維氣管鏡3台及配套的數字圖像顯示儀1台、全功能肺功能儀2台,呼吸機4台,多功能監護儀3台,掌上血氣儀1台,壓縮霧化治療機6台,以及膈肌起搏器、高頻通氣機、胸腹治療儀、超聲檢查儀等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必備的檢查及治療設備。最早在揚州開展肺功能、纖維支氣管鏡、胸腔鏡、過敏原皮試、機械通氣、經皮肺活檢、哮喘及慢支的霧化治療等多項研究及治療技術。能熟練處理大咯血、氣胸、重症哮喘及呼吸衰竭等急診,多功能呼吸機的臨床應用以及經纖維支氣管鏡診斷、灌洗、異物鉗取和氣管支架置入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監護和搶救能力。蘇北醫院呼吸內科室還承擔揚州大學醫學院診斷和呼吸內科的理論教學和實習任務,接受南京醫科大學等多所學校的實習生和一級、二級醫院進修醫師以及呼吸專科進修醫師的培養任務,承擔本地及鄰近地區的醫療會診。近10年來,本科主持省市級科研課題10餘項,獲科技進步獎13項,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在十五計劃中,本科全體同志將倍加努力,在醫、教、研等方面爭取上一個新台階。

蘇北人民醫院急診與危重醫學科​​是省內較早建立並發展為獨立科室的急診醫學科。有良好的人才梯隊,現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2名、我科設急診監護病床8張、開放床位50餘張,擁有多台各種先進的監測治療設備,承擔醫院內外大量危重病救治任務。急診與危重醫學科​​建科10餘年來,在學科帶頭人夏仲芳主任、徐繼揚主任醫師帶領下,全科同志勤奮工作、銳意進取,緊跟國內外學科最新進展。在多發傷合併多髒器功能不全的救治,各類急性中毒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多發性急性肺水腫、重症腦血管病、重症胰腺炎合併多髒器功能不全、心肺腦復蘇等方面的救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如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搶救成功率達95%以上,居國內先進水平,成功救治一名心電靜止155分鐘的患者,無後遺症實屬罕見;在市內率先開展了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在指導危重病救治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發揮了重要作用。本科在呼吸支持技術、ARDS的保護性肺通氣、血液淨化技術、營養支持、抗感染治療等方面達較高水平,為許多重症患者贏得了生機。在全科同志努力下,收治病人數不斷增加,全科出院人數近2000人,在省內享有較高知名度。夏仲芳主任擔任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急診分會委員、華東地區危重病協作組委員、揚州市急診與危重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徐繼揚副主任擔任江蘇省醫學會急診分會危重病學組委員,揚州市急診與危重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承擔本科大量危重病救治工作同時,還承擔了基層醫院急診急救的指導工作及會診任務,輻射面達蘇南蘇北。近年來,蘇北醫院急診科還承擔了揚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班、危重病醫學本、專科班及內科理化疾病的教學任務,同時承擔大量各醫學院實習醫師及基層醫院進修醫師的臨床帶教工作,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科內積極開展科研,獲市科技進步獎,並有數十篇論文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

蘇北人民醫院麻醉科作為揚州市醫學臨床重點專科的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麻醉科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經過近60年的不懈努力,從建科初期的幾人,臨床麻醉主要由護理人員承擔發展到現在,全科共有醫護人員30人,醫生26人,護士4人。其中博士生1人,碩士研究生5人,本科學歷20人,具有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16人。由於麻醉科的日常工作​​涉及到內、外、婦、兒、五官等學科的諸多病種,病人年齡的跨度從出生幾小時到近百歲,並且除原發病外,往往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肝腎功能障礙。因此要求麻醉科醫生不僅要有精湛的本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具有以上多學科的豐富知識,在手術科室治療原發病時,麻醉科醫生要發揮對呼吸,循環、內分泌、體液、內穩態調節等知識掌握較為全面的特長,對手術病人的生理機能進行監測、調節和控制,以保證手術能安全順利地進行,為外科手術保駕護航。麻醉科的年麻醉人次9000餘例。技術能力能滿足外科手術麻醉的需要,能夠獨立開展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術、先天性心髒病介入治療、以及腹腔鏡手術、神經外科、腦腫瘤切除、腦血管病手術、眼耳鼻喉、口腔科、普通外科(肝膽脾胰切除)、胸外科(縱隔腫瘤、食管癌、肺切除等)手術的麻醉,對一些疑難危重病人亦能正確地施行麻醉,如嗜鉻細胞瘤切除、重症肌無力胸腺瘤切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柯興氏綜合症、垂體瘤切除術等,配合相關科室開展了同種異體、親體腎移植,肝移植等臟器移植手術的麻醉。作為麻醉學科的一個領域——重症監測治療病室,它集中了技術全面的醫生和品質卓越的設備,對危重病人進行監測和治療,以及對心跳呼吸驟停的病人進行心肺腦復蘇。麻醉科醫生諳熟呼吸、循環、體液、內穩態的知識,以及操作呼吸機等各種監測治療的設備,從而在救治危重病人的過程顯示出其突出的作用。除臨床麻醉、疼痛診療外,我科積極配合各科危重病人的搶救及治療,提高了搶救的成功率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