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怔忡

怔忡是以陣發性,或持續發作為特點,病人自覺心中劇烈跳動的一種急性病證。甚於驚悸,發則心動悸躍不能自主。關於本證的針灸治療,最早亦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 《靈樞》中提到足三里等穴可治“心澹澹然”;《針灸甲乙經》中列缺等19個穴位的主治涉及到本證;宋《針灸資生經》倡用百會灸療,明《針灸大成》強調內關、公孫等八脈交會穴用於本症的治療。現代醫學中各種類型的重症心律失常,與本證類似。釋義

詞目:怔忡

拼音:zhēng chōng

基本解釋

1.

中醫病名。患者心臟跳動劇烈的一種症狀。宋朱熹《乞宮觀劄子》:“ 熹舊有心氣之疾,近因禱雨備災,憂懼怵迫,复爾發動,怔忡炎燥,甚於常時。” 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經師書》:“又自嬰禍患以來,得怔忡疾,見一夫負戟而趨,心輒驚怖。”《紅樓夢》第七十回:“弄的情色若痴,語言常亂,似染怔忡之病。”

2.

猶怔忪。謂驚恐不安。宋楊億《天貺殿碑》:“伏紙怔忡。”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翩翩》:“突突怔忡間,衣已化葉。” 王火《明月天涯》:“留下了齊霜威和子、媳,客人們怔忡地愣在那兒。”

病因病機

導致怔忡的病因較多。病人素體虛弱,脾腎陽虛,不能蒸化水液,停聚為飲,飲邪上犯,心陽被抑而發病;外邪乘虛而入,博於血脈,造成心脈痹阻,營血運行不暢,或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引起怔忡;陰虛火旺,上擾心神;久病大病,不能溫養心脈,均可引發本證。

辯證分型

依據病因病機,可辨為虛實兩型。

(一)實證

發則心動驚悸不止,胸而陳作。如飲邪上犯,兼頭暈目眩,胸脘痞悶,脈象弦滑;舌苔白滑;如瘀血阻絡,則兼心痛如刺,脈澀,舌紫或有瘀斑。

(二)虛證

心悸時作,坐臥不安,如心血不足,則兼面色萎黃,頭暈乏力,稍勞即發,脈象細弱,舌質淡紅;如陰虛火旺,則兼失眠多夢,骨蒸潮熱,煩躁盜汗,脈細數,舌紅無苔;如心陽虛衰,兼見面白少氣,形寒肢冷,脈沉弱,舌淡,苔白厚。

治療

(一)實證

1.治則:活血行水,通絡定悸。

2.處方:間使、膻中、少府;瘀血加膈俞或厥陰俞,飲邪上犯加中脘或陰陵泉。

3.方義:間使,手厥陰之經穴;膻中,心包之募穴,二者配合有疏理心氣、寧心定悸之作用;少府是心經之滎,刺之可宣通心脈,加強心臟之功能。如為瘀血痹阻,宜加取膈俞或厥陰俞,以活血化瘀;如為飲邪上犯,兼用中脘或陰陵泉,以利氣行水。

4.治法:間使穴以氣至法激發針感至胸為佳,與少府穴均用瀉法。餘穴可先行瀉法,後行補法,以補為主。

5.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九》:“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憺憺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

《針灸資生經·第四》:“間使療驚悸”。

《百症賦》:“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

(二) 虛證

1.治則: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2.處方:內關、通裡、心俞;血虛加足三里,陰虛加太谿,陽虛加關元。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81.*.*)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