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陳無擇

陳無擇(1131—1189),名言,以字行,原籍宋青田鶴溪(今景寧縣鶴溪鎮)人。長期居住溫州,行醫濟世。他精於方脈,醫德高尚,醫技精良,學術造詣深遽,除從事醫學理論研究之外,並多著書立說。因此,不但求醫者眾,而受業者更是紛至沓來。由於他的名著《三因方》為永嘉醫派奠定了學術基礎,因此,陳無擇也就成了永嘉醫派的創始人。

簡介

陳無擇(1131—1189),名言,以字行,原籍宋青田鶴溪(今景寧縣鶴溪鎮)人。長期居住溫州,行醫濟世。他精於方脈,醫德高尚,醫技精良,學術造詣深邃,除從事醫學理論研究之外,並多著書立說。因此,不但求醫者眾,而受業者更是紛至沓來。由於他的名著《三因方》為永嘉醫派奠定了學術基礎,因此,陳無擇也就成了永嘉醫派的創始人。生平事蹟

陳氏幼年敏悟超人,及長學醫,精於方脈,治病很有應效。他博覽醫籍,蒐集眾長,尤善於由博返約,將《內經》、《金匱要略》之旨,前賢明哲之論悉心深究,從而窮研受病之源,闡發“三因學說”.著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18卷,簡稱《三因方》,又稱《三因極一病源論粹》(1174年),為中醫病因學的專著,對後世病因病理學有很大影響。

學術思想

陳氏的主要學術思想在於闡明“分別三因,歸於一治”.主張辨證重脈而處方不泥。

1.闡論三因。陳氏在《內經》和《金匱要略》有關病因理論的啟迪下,結合臨床治療詳盡地闡述了“三因學說”,指出“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鬱先.外形於肢體,為內所因;其如飲食飢飽,叫呼傷氣.盡神度量.疲極筋力,陰陽違逆,乃至虎狼毒蟲.金瘡踒折.疰忤附著畏壓溺等有背常理.為不內外因。”又指出“所謂中傷寒暑風濕,瘟疫時氣皆外所因。”可見陳氏把六淫之邪、瘟疫時氣等列為外因.七情所傷為內因,飲食勞倦以及僕傷蟲毒等歸為不內外因。這三種致病因素.既可單獨致病,又能相兼為病,彼此並非完全割裂。另外,陳氏認為三因致病後形成的病理產物,如痰飲、瘀血等.又可作為病因導致不同的病證。

陳氏注重病因.其目的是為正確地辯證施治.即“分別三因.歸於一治”。他指出:凡治病.須識因。 …不知其因.施治錯謬.醫之大患.不可不知。 …“治之之法.當先審其三因,三因既明,則所施無不切中。”並把三因理論具體運用於臨床各種病證的辯正之中.如論五疸,認為“若論所因,外則風寒暑濕,內則喜怒優驚酒食房勞.三因悉備.世醫獨麗於傷寒論中.不亦濫矣.學者宜識之”。又如論眩暈證治說:“眩暈既涉三因.不可專為頭面風。”並具體論述了內因、外因、不內外因所致眩暈的不同症狀特點。這些見解,顯然與後世“辨證求因”,“審同論治”.重視病因的觀點相吻合。

2.辯證重脈。陳無擇在詳究三因的同時,還十分重視察脈辨證,強調學醫必識'脈、病、證、治,及其所因”.因脈以識病.因病以辨證,隨證以施治。他在前人學說的基礎上提出“分人迎氣口以辨內外因;列表裡九道.以敘感傷病”的診脈方法。察脈必以人迎氣口分內外所因,陳氏認為是“學診之要道”.其診法是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候六淫外感.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候七情內傷;其不應於人迎、氣口者.為不內外因。然以左右關前分主內傷、外感,不及分候臟腑之說為優。所謂“列表裡九道”.是將24脈分為浮、芤、滑、實、弦,緊、洪“七表病脈”微、沉、緩、澀、遲、伏、濡、弱“八里病脈”,和細、數、動、虛、促、結、散、革、代“九道病脈”3類。同時陳氏又指出“博則二十四字,不濫絲毫:約則浮、沉、遲、數.總括綱紀。故知浮為風、為虛沉為濕、為實;遲為寒、為冷.數為熱、為躁。風濕寒熱屬於外,虛實冷燥屬於內。總之. “醫事之要無出三因.辨因之初.無逾脈息。”

學說來源

陳言三因學說源於《金匱要略》但不同於仲景之論而多有發揮。以三因可分類各種複雜的疾病.雖不免過於局限,但他抓住病因以推究疾病診治的作法.促進了中醫病因病理學的發展。杏林集葉按:何紹奇先生說:偶閱1924年24期《三三醫報》,見(章)太炎先生題《三因方》的一首五律:“子去近千載,留書為我師,持向空宇讀,不共俗工知,大藥疑蛇搗,良方豈鬼遺,清天風露惡,何處不相資。”先生於漢以後醫書頗為漠視,以為多不堪入目,不知何以竟對陳無擇如此好感?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