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痰濕體質:體質類型

痰濕體質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易形成痰濕時,便可以認為這種體質狀態為痰濕體質,多見於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該體質的人常表現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此種體質類型有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風,冠心病,代謝綜合徵,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傾向。簡介

痰濕體質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易形成痰濕時,便可以認為這種體質狀態為痰濕體質,多見於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該體質的人常表現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此種體質類型有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風,冠心病,代謝綜合徵,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傾向。

痰濕體質的人容易肥胖、沉重,身體發胖(虛胖),面色無光,容易犯困,喉頭有痰濕,嗜食肥甘、懶動、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膩或便溏、脈濡而滑、舌體胖、苔滑膩等。

痰濕體質者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血糖顯著高於非痰濕體質者,常表現為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多痰,浮腫,睡時鼾聲如雷等.

引起原因

“濕”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指空氣潮濕、環境潮濕,如淋雨、居處潮濕等,外在濕氣會侵犯人體而致病;內濕是指消化系統運作失宜,對水在體內的流動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飲食水分過多,或因飲酒、乳酪、生冷飲料,而使體內津液聚停而形成內濕。此種體質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調、內分泌失調等。多見於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

病例

【病例】肖小姐是現代的“林妹妹”,總是莫名奇妙的多愁善感、憂鬱脆弱。而且,食慾也差,睡眠質量一直不好,很難入睡,入睡以後也睡得很淺,一點點小動靜就會把她驚醒,所以她一直都胖不起來。比較疲憊的時候就常常覺得胸口漲悶,在經前有明顯的乳房漲痛感,甚至還會覺得走路的時候肋骨部位發痛。 【藥物解釋】逍遙丸特禀質

【病例】 小峰每到春天花粉季節,總是發生皮膚瘙癢、皮膚紅疹等過敏現象,家長非常焦急,經過專家診斷為:特禀質,建議消風散調理。

【藥物解釋】風疹、濕疹,是由風濕或風熱之邪侵襲人體,浸淫血脈,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鬱於肌膚腠理之間所致,故見皮膚瘙癢不絕、疹出色紅、或抓破後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風為主,佐以清熱除濕之法。癢自風而來,止癢必先疏風,故以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之辛散透達,疏風散邪,使風去則癢止,共為君藥。配伍蒼朮祛風燥濕,苦參清熱燥濕,木通滲利濕熱,是為濕邪而設;石膏、知母清熱瀉火,是為熱邪而用,以上俱為臣藥。然風熱內鬱,易耗傷陰血;濕熱浸淫,易瘀阻血脈,故以當歸、生地、胡麻仁養血活血,並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為佐。甘草清熱解毒,和中調藥,為佐使。諸藥合用,以祛風為主,配伍祛濕、清熱、養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顧扶正,使風邪得散、濕熱得清、血脈調和,則癢止疹消,為治療風疹、濕疹之良方。用於急性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屬於風熱或風濕所致者。

【病例】 趙先生是一名中年男子,最近一年,因為工​​作勞累出現了畏寒怕冷,大便稀溏,腰膝酸痛,並且伴有性功能減退,特別是冬天症狀更是加重。

【藥物解釋】金匱腎氣丸以附子、桂枝為主藥,各取少量,取“少火生氣”之意,意在微微補火以鼓舞虧虛的腎中陽氣,補命門之火,引火歸源;再輔以地黃等六味藥物滋補腎陰,促生陰液;如此配伍組方是本著陰陽互根的原理,陰陽並補,使得“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補陽效果更穩固、更持久。具有抗衰老、增強免疫力、改善脂代謝、糖代謝,增強神經-體液調解、改善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等作用。凡中醫臨床辨證為腎陽虛型的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前列腺炎、尿瀦留、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不良性浮腫、糖尿病等病症。

痰濕質

【病例】林大媽一向為人溫和恭謙,心寬體胖,是典型的老好人,還喜歡甜食。但是她的臉上有些黃胖還比較油,眼泡總是浮腫。很容易出汗,而且汗很黏。總是覺得困倦,還會胸悶,痰多。大便比較軟散,小便微濁。特別在梅雨潮濕天氣,會覺得周身不爽,總是“粘粘嗒嗒”的。經過專家診斷為:痰濕質,建議用平胃散調理。

【藥物解釋】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燥濕祛痰,行氣健脾劑。用於脾土不運,濕濁困中,胸腹脹滿,口淡不渴,不思飲食,或有噁心嘔吐,大便溏瀉,困倦嗜睡,舌不紅,苔厚膩。方中蒼朮燥濕健脾為君藥,厚朴除濕散滿為臣藥,陳皮理氣化痰為佐藥,甘草、姜、棗調和脾胃為使藥。大凡脾胃病變,只要屬於所謂脾胃濕滯,呈現胸腹脹滿、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膩主症的,都可用它來治療,所以古人說它是“治脾聖藥”。後世有許多健胃方劑,都是從它擴展演變而來。

瘀血質

【病例】 楊小姐臉色一直不好看,面色晦暗,皮膚偏黯、色素沉著,還經常有瘀斑,並且容易疼痛,眼眶黯黑,嘴唇黯淡,舌質黯有瘀點或片狀瘀斑,舌下靜脈曲張,經過治未病專家診斷為:瘀血質。

【藥物解釋】是中醫臨床常用傳統名方。原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等5味藥組成,方中桂枝溫通經脈而行瘀滯;茯苓消痰利水,滲濕健脾,以助消症之力;丹皮既能散血行瘀,又能清退瘀久所化之熱;桃仁味苦甘平,為化瘀消症之要藥;芍藥和血養血與諸祛瘀藥合用,有活血養血之功;白蜜緩和諸藥破洩之力。其可用於婦女經行不暢、閉經、痛經,以及難產、死胎不下等,因瘀血阻滯胞宮者。

陰虛質

【病例】 小張20多歲,因為染上了手淫的惡習,所以導致遺精頻繁,出現了乾咳無痰,手足心熱,特別是夜間煩熱,口舌乾燥,大便乾燥,腰酸盜汗。經過專家診斷為:陰虛質,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後來,宋代名醫、兒科專家錢乙把附子和桂枝這兩種溫補的藥物去掉了。以滋陰補腎為主,主治腎陰虛。腎陰虛的典型症狀是潮熱、盜汗、手心和腳心煩熱、口燥咽乾,此外還有遺精、夢遺、早洩等。

分辨八種體質

祖國醫學認為,根據臨床上的症候表現、脈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鬱體質,其具體養生方法如下:

-1.陰虛體質養生法

-2.陽虛體質養生法

-3.氣虛體質養生法

-4.血虛體質養生法

-5.陽盛體質養生法

-6.血瘀體質養生法

-7.痰濕體質養生法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3.*.*)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