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牙齦萎縮

正常齦緣位於釉牙骨質界冠方2∼3mm。牙齦萎縮原指齦緣降低至釉牙骨質界的根方,使牙根暴露,並引起一系列病症。在嚴重的牙齦萎縮處當然也發生牙槽骨相應的吸收。幾十年來一直將它稱為牙周萎縮(periodontal atrophy),認為是生理性的增齡變化(老年性牙周萎縮)或病理現象(如發生於年輕人的早老性牙周萎縮)。其實這種牙齦根向退縮並不屬於萎縮,也不一定是增齡變化,許多高齡者並不發生牙周萎縮。成年人的健康牙周組織也有緩慢而微小的附著喪失,每10年約有0.17mm,到70歲時,牙周組織的退縮僅為0.5mm,臨床上不易察覺,且無症狀。疾病簡介

正常齦緣位於釉牙骨質界冠方2∼3mm。牙齦萎縮原指齦緣降低至釉牙骨質界的根方,使牙根暴露,並引起一系列病症。在嚴重的牙齦萎縮處當然也發生牙槽骨相應的吸收。此現象相當多見,尤其在老年中更為普遍。幾十年來一直將它稱為牙周萎縮(periodontal atrophy),認為是生理性的增齡變化(老年性牙周萎縮)或病理現象(如發生於年輕人的早老性牙周萎縮)。其實這種牙齦根向退縮並不屬於萎縮,也不一定是增齡變化,許多高齡者並不發生牙周萎縮。成年人的健康牙周組織也有緩慢而微小的附著喪失,每10年約有0.17mm,到70歲時,牙周組織的退縮僅為0.5mm,臨床上不易察覺,且無症狀。萎縮是指組織、器官或其細胞成分在達到正常成熟之後,又減退、縮小,並失去其應有的功能。近年來多用牙齦退縮代替(gingival recession) 牙齦萎縮。

發病原因

牙齦萎縮分為生理性萎縮和病理性萎縮兩類,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或多或少發生萎縮,使牙根暴露,這種叫生理性萎縮,是不需治療的,但可以通過保健延緩。病理性萎縮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導致:

炎症性牙齦萎縮

齦緣部分存在異物(牙石)又長期得不到清理,細菌滋生刺激所致。這種萎縮最常見,主要是因為牙周炎導致牙周組織遭到破壞,牙槽骨吸收以後,附著在牙槽骨上的牙齦也就隨著向牙根方向萎縮,只發生於患有牙周炎的患者。

機械性牙齦萎縮

主要是由於牙刷不符合標準,方法不正確(如橫刷法),不良修復體等機械摩擦或壓迫牙齦,造成牙齦和牙槽骨退縮。多發生於一組牙或個別牙。

廢用性牙齦萎縮

主要由於牙齒沒有了咀嚼功能,牙周組織缺乏必要的功能刺激,長期處於廢用狀態,可使牙齦,牙槽骨吸收。此種牙齦萎縮就如同一個人長期臥床,不進行行走活動,肌肉就會發生萎縮,這是相同的道理。

早老性牙齦萎縮

和老年人生理性牙齦萎縮相似,大部分或全口牙齒的牙齦和牙槽骨發生萎縮,但多發生於較年輕的青年人。也就是說年輕人出現老年人牙齦萎縮的表現,所以稱為早老性牙齦萎縮。據最新的一項調查發現,年輕人過早的出現牙齦萎縮,認為是由於飲食或生活環境污染因素影響而導致牙齦萎縮(食物中含的激素、添加劑等)和藥物導致導致牙齦萎縮。

臨床表現

牙齦退縮後,臨床牙冠變長,根麵暴露,遇冷、熱、甜等刺激時有牙本質過敏現象,甚至可引起牙髓炎。同時牙間隙增大,食物嵌塞,牙本質過敏。發生於前牙的牙齦退縮,會影響美觀。

老年性牙周萎縮是全口牙槽骨高度均勻的降低,同時伴有牙齦的退縮,牙骨質暴露,臨床牙冠變長,而無明顯的局部因素及炎症。牙槽骨的喪失和齦軟組織的退縮程度是一致的,牙齦、牙周纖維、牙槽骨仍保持其相互關係,患牙仍較穩固。早老性牙周萎縮可在年齡不相稱的年輕人口腔內發現上述相似現象,全口牙周均勻退縮局部無明顯的刺激因素,原因不明,可能與全身因素有關。

廢用性牙周萎縮,用X線攝片檢查發現牙周間隙狹窄,牙槽骨疏鬆,骨髓腔增大,硬骨板不清晰等缺乏功能性刺激的萎縮現象。

機械性萎縮多見於橫向刷牙習慣的患者,發生於尖牙及雙尖牙頸部楔狀缺損。其他如有修復體壓迫,食物嵌塞等,可引起齦炎及牙周袋的形成。

失用性萎縮患者口腔內可發現沒有咬嚼功能的牙齒如錯位牙,對頜牙缺失未及時修復、偏側咀嚼等。

牙周炎所造成的牙齦萎縮,多見於牙周治療後或口腔衛生狀況改善後,牙周袋壁軟組織退縮,使牙根暴露。

診斷鑑別

檢查診斷

直接或通過口鏡觀察齦緣降低至釉牙骨質界的根方,牙根暴露進行檢查診斷。

牙齦退縮臨床檢查是使用牙周探針測得釉牙骨質界至齦緣的距離,以mm為單位。如有牙齦退縮,釉牙骨質界暴露,齦緣位於釉牙骨質界的根方,則二者間的距離記為正值;如牙齦無退縮.齦緣位於釉牙骨質界的冠方,則記為負值。

牙齦退縮有多種分度方法,以下是Miller′s的分度標準:Ⅰ度:牙齦退縮不超過膜齦聯合,鄰牙間隙沒有骨及軟組織的喪失。 Ⅱ度:牙齦退縮超過膜齦聯合,鄰牙間隙沒有骨及軟組織的缺損。 Ⅲ度:牙齦退縮不超過膜齦聯合,鄰牙間隙有牙周組織的喪失。 Ⅳ度:牙齦退縮超過膜齦聯合、鄰牙間隙有牙周組織的喪失。

疾病鑑別

評估牙齦退縮在整個口腔中的分佈情況和涉及的牙面位置在判斷牙齦退縮的原因時非常重要。如由於刷牙方法不當引起的牙齦退縮僅累及患牙的唇頰側,不涉及鄰面齦乳頭,並且常同時伴隨牙頸部楔狀缺損。在暴露的牙根表面,可見的黑色齦下牙石顯示現有的齦退縮是菌斑引起的牙周組織炎症的結果,並常常同時伴隨齦乳頭的退縮,鄰面牙根暴露。

疾病治療

少量、均勻的牙齦退縮一般無症狀,不需處理。如牙齦退縮持續進展,則應仔細尋找原因,並針對原因進行治療,如改變刷牙習慣、修正不良修復體、調整咬合或正畸加力等。無論有無明確的原因,一旦發生較廣泛的Miller分類Ⅲ∼Ⅳ度牙齦退縮,則較難使其再生而恢復原有的高度,治療主要是防止其加重。對於個別或少數前牙的Ⅰ∼Ⅱ度牙齦退縮而影響美觀者,可用側向轉位瓣手術、游離齦瓣移植術、結締組織移植等手術來覆蓋暴露的根麵。牙槽骨板太薄或骨裂開者,也可用引導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手術來治療。也有人報告可用特殊的樹脂製作假牙齦,以解決美觀問題。對牙齦退縮後繼發牙本質過敏或根麵齲的患者,應作對症處理。

疾病預後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1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