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田都元帥

田都元帥,俗稱“相公爺”。與“西秦王爺”一樣,是音樂界、戲劇界的保護神。一般來說戲劇界以音樂分類, 北管奉祀“西秦王爺”,南管奉祀“田都元帥”。

簡介

田都元帥最通行的說法有三:

一是:田都元帥乃家喻戶曉之忠烈樂官雷海青,是眾多戲曲、南北管、西皮亂彈祖師、宋江陣守護神,是著名的戲神。二是,田都元帥是漢朝的謀臣陳平,傳說漢高祖討伐匈奴時,被冒頓單于圍困,陳平製造了許多美女形狀的傀儡,在城頭揮舞。並欺騙單于之妻閼氏:漢要獻給匈奴大量的美女以媾和。閼氏怕自己從此失寵,於是勸冒頓單于退兵。而陳平也因此軍功,被視為“元帥”,也被奉為戲劇之神。因“陳”、“田”古音相同,故世人尊稱其為“田都元帥”。

三為:“田都元帥”為主音樂之神翼宿星君的隱晦稱法,“田”來自“翼”字中間。

基本概述

斷句

有人認為“都元帥”三字,乃代表最高階級的元帥,或是禁軍統帥,故該斷句為“田,都元帥”。

另一派說法是,因為“田都元帥”生長於田地之間,所以斷句應該是“田都,元帥”。

或言應斷句為“田,都元帥”,道教中有不少“都元帥”,“都”為中心義。如首都。

起源

雷海青善於演奏霓裳羽衣曲,受寵於唐玄宗。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玄宗倉促奔蜀,安祿山稱帝於洛邑設宴,傳諭長安梨園子弟教坊樂工前來應承,雷海青託病不떸前往,祿山道:雷海青是樂部中極有名之人,他若不到不為全美,有病也扶之前來。雷海青到達時見祿山狂言悖語恐嚇眾人遂激起剛烈之性,把樂器盡拋於地,指著祿山大罵,眾人驚愕,雷海青被押到試馬殿處斬,756年八月殉國於洛陽凝碧池。雷海青雖屈身樂部,其平日與眾不同,是位忠肝義膽之士,死節一事,人人傳述,玄宗聞之感嘆。

雷海青殉節後曾顯靈護駕,帝見旗幟上有一“田”字,立即封他為田元帥,而實際上則為“雷”字因上半雨字被雲層遮蔽之故。

安史之亂平定後,優恤有加,誥封“天下梨園大總管”,賜遷屍骨回鄉安葬,築祠祀之。唐肅宗褒贈“太常寺卿”,宋高宗加封為“大元帥”。

傳說出生被丟棄田間因毛蟹濡沫餵食而存活,畬族人雷過抱回撫養,取名雷海青,幼時既能精通樂律。田都元帥乃東嶽大帝義子,金雞玉犬乃田都元帥左右護將。

禁忌

世人流傳,田都元帥襁褓時,就與母親失散在田邊,喫毛蟹吐的唾沫為生。故其神像的臉上,常繪有一隻毛蟹。而信奉他的劇團人員,也往往不喫毛蟹,以報毛蟹之恩。

另一說,田都元帥臉上所繪的蟹,是因為田都元帥生前,在皇宮御​​宴時,不勝酒力醉倒,於是在妃嬪戲弄之下,臉上被毛筆劃上一隻蟹。

人物歷史

南安羅東鎮振興村有一處盛唐時期的千年古廟,廟裡供奉著盛唐時期中央歌舞團成員之一的著名藝術大師雷海青。雷海青(696-765),原籍南安縣埔頭十七都坑口鄉人氏(即現在的南安羅東鎮振興村坑口宮自然村),畬族(此處現已無其後人,也無畬族居民),唐開元二年,是年十八的雷海青被當年的中央歌舞團錄取,由於勤奮好學受到兼任劇團團長唐明皇李隆基的多次表揚。天寶十四年,安史叛軍兵臨長安,玄宗離京奔蜀,棄樂工於京城。六月長安城破,梨園弟子遂被叛軍俘獲。安祿山攻陷長安後設慶功宴於凝碧池,露刃威逼淪為俘虜的梨園弟子歌舞共慶。以李龜年為首的眾樂工不願臣服,雷海青更是萬分衝動,遂拋琵琶於地,一邊面向西跪拜慟哭、一邊大罵安賊。最後被安祿山五馬分屍於長安戲馬殿,是年雷海青60歲。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明皇返抵長安,深為梨園弟子寧死不屈所感動,為表揚雷海青忠君愛國的精神,特賜遺骨回閩安葬,築廟祭祀,追封為田都元帥,農曆正月十六為公祭日,食邑三百戶,由坑口鄉內坑林氏奉祀。雷海青是有史記載最早受過皇帝追封褒揚的泉州籍文藝人士之一,同時也是泉州文藝界的先驅。隨著梨園戲從宮庭走向民間,雷海青也備受推崇,因此,雷海青成了文藝界的祖師爺─戲神。後來,隨著奉祀了幾百年田都元帥的林氏往晉江內坑遷徙,田都元帥的英靈也開始四處傳播。現莆田、台灣等海內外寺廟凡供奉田都相公都發源於此。

在南安坑口宮的傳說中​​,雷海青是同白須公、仁福王三人一同修道成神的。 《泉州府志》載:白須公或稱翁爺,為蜀地聖僧,來永春樂山蛻化成神,宋紹聖年間敕封福佑真君;仁福王為宋熙寧間巡檢陳益,曾率兵抗禦西夏,元豐間化身南安九日山,淳祜中敕封仁福王。田都元帥是否如福佑真君、仁福王一樣受敕封,已難查考,但在泉地尊奉福佑真君、仁福王的宮廟中常見並祀田都元帥,並且認定三位神靈的形成同在宋代。

廟宇中的田都元帥頭戴插滿金花的學士紗帽,衣著紅色蟒服,旁立兩侍者,即金雞、玉犬兩舍人。正殿石柱刻聯:“九天都院歌白雪,十八學士醉青春”。拜亭刻聯:“坑口化身參元相,宋代封位列三公”。宮對面50多米處有一古墓,碑刻“相公墓”三字,係明萬曆庚子年所立。據傳為雷海青葬處。其墓現由南安市文管部門立碑保護。

宋元時期,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海上交通發達,經濟相當繁榮。戲劇也領閩地之先。宋南渡之後,把南外宗正司遷置泉州,一百馀年間,趙宋王室發展到“內外三千馀人”,這此王子皇孫從臨安和溫州帶來歌舞樂伎,組成家庭戲班-- ”七子班”,所用的演員都童伶,到了一定年齡就得散棚重組,散棚後的伶人便於流入社會,重組班社,演出於民間,這就是福建南戲的開始.閩人本善於造神,宋代又是個造神的年代,福建曾造出媽祖吳真人等眾多地方神。在南戲日趨發展向外傳播過程中,出於行業競爭,藝人權益保護等需要,戲神的產生勢成必然。最初戲班所崇祀的祖師的原型或者只是姓名不顯的傳授南戲的藝人,尊稱為相公(木偶班的傳說就比較接近原型),為提高戲神的聲威,便又附會地方傳說中的雷海青這位唐代盡忠而死的樂工,因為他既有忠義、壯烈的事蹟,​​又是能歌善舞、會奏樂的伶人,符合“聰明正直是為神”正統觀念,雷海青便理所當然地取代原來的戲劇祖師相公爺而被奉為戲劇之神了。戲神的信仰隨著泉州南戲向外傳播,其神源傳說在傳播過程式中雖經過種種加工而產生異化,但名地總還是稱為“清源祖師”---泉州有清源山,五代是地屬清源軍。

宋代岳(岳飛孫,小時住泉州石龜外祖家)《桯史》記一故事:淳熙間,一考出題,錯將“霈”字作“沛”,有考生指出,猶強辨:“有雨頭也得,無雨頭也得。”考後眾官設宴觀劇,優伶扮二儒辨古今人物,一人指雷萬春為田萬春,一人以為“歷考史牒,未有經雷為田者”。問一教授,曰“有雨頭也得,無雨頭也得”。考官知諷己,大怒,“錄優而詰之,杖而出諸境。”“然其語盛傳至今。”這段記事,或可為戲班稱雷海青為田相公、田元帥作一註腳--最初是一種詼諧的叫法,以示對壓迫者的戲謔、諷刺,久而久之,就變為約定俗成了。

被稱為戲神祖地的南安坑口村,山明水秀,處於泉州城北40公里處古大路邊,該村歷史上出過許多著名的道士和戲曲藝人,號稱“道士窩”、“戲窩”。在這種環境中產生齣戲神是十分自然的。坑口早年有畬族雷姓居信,畬族是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崇拜圖騰,信仰道教,歷來奉雷海青為家族神。戲神原型的產生與之不無關係​​,譬如田都元帥廟必奉有狗舍人(靈牙將軍)。便帶有狗圖騰崇拜的痕跡。

閩地田都元帥信仰的廣泛傳播,是與地方戲劇盛行,戲班普及分不開的。

明代政治較穩定,社會經濟有很大發展,對於戲劇繁榮有很大的促進。福建一些地方劇種如閩劇、大腔戲、四平戲、詞明戲等均產生於明代。明人陳懋仁《泉南雜誌》記載泉州迎神賽會“妝閣”之盛:“迎神賽會,莫盛於泉,遊閒子弟,每遇神聖誕期,經方木板搭成台案,索綯綺繪,週翼扶欄,置幾於中,加幔於上,而經較童妝扮故事,衣經飛綃,設以古玩,如大士手提筐莒之屬,悉經金珠為之,旗鼓雜沓,貴賤混並……明弘治間晉江人李聰曾言其家鄉青陽石鼓廟祀神”旦夕鑼鼓喧天,居住宅區民魂不安,神氣多耗。 “嘉靖間晉江青陽人莊用賓述其祖父”性僻喜戲劇……儔類私呼之,則側門以去,吾父為人大類吾祖而不事事,喜戲劇尤甚。

泉州作為對外交貿的主要口岸,甚至將戲劇傳至海外。明萬曆間莆田市面上布衣姚旅《露書》記載:“琉球國居常所演戲文,則閩子北為多,其宮眷喜聞華音,每作,輒從簾中窺……惟《姜詩》、《王祥》、《荊釵》之屬,則所常演。”這裡所舉的戲文,就是泉州梨園戲的傳統劇目。

其時閩地戲劇繁盛,班社眾多,散佈民間各地的戲班演員每常是“亦農亦藝“,平日務農,遇請則集中出演(因為演戲與節日、神誕、人家喜慶有關,不是每日薄西山都出演的)。所以有“湊腳老戲”之稱,而那些童伶演員到成年“散棚”後,不再從事演藝了,亦只有務農或做小生意過程,由演員身份轉變為農民、市民後,他們仍然保持著尊奉田都元帥的習俗,田都元帥信仰就由戲神過渡到民間福神,得地方財力,城鄉眾多田都元帥廟就建立起來了。

類別 :[曲派曲源]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