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玄鉞

鐵鉞。即“鐵斧”。玄者黑也,黑色正是鐵的本色。 《史記·周紀》:“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懸其頭小白之旗。”裴駰《集解》:“宋均曰:'玄鉞用鐵,不磨礪。'”晉崔豹《古今注·輿服》:“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

記載

鐵刃武器與“天降之火”

《逸周書·克殷解》記載,武王滅商後,曾以“玄鉞”殺戮紂王嬖妾的屍體。 “玄鉞”估計是隕鐵鑄刃的銅斧。人們曾在西亞古蘇美爾人所建的古烏爾城的古墓中,發現一把由隕鐵製成的小斧。在古蘇美爾語中,鐵叫做“安巴爾Al-Anbar”,意思是“天降之火”,所謂天降之火就是隕石。埃及古人則乾脆把鐵叫做“天石”。可見人們最早認識鐵是從隕石開始的。天降的隕石,數量很少,因此用隕鐵製作的器具當然是很珍貴的,同時還帶有神秘的色彩。歷史

最早的隕鐵器是在尼羅河流域的格澤(Gerzeh)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烏爾(Ur)出土於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鐵珠和匕首。

目前中國最早的隕鐵文物是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公元前13世紀中期)遺址中發現的鐵刃青銅鉞。這件古兵器,經全面的科學考查,確定刃部是隕鐵加熱鍛造成的。它表明我國商代人們已掌握一定水平的鍛造技術和對鐵的認識,熟悉鐵加工性能,並認識鐵與青銅在性質上的差別。但那時人們還不會利用鐵礦石煉鐵,而鐵隕石又很少,所以當時的鐵製品是十分珍貴的物品。

從目前考古發掘所得實物資料看,最早的鐵器出自甘肅、湖南、江蘇等地,年代為春秋晚期。湖南長沙出有鋼劍。江蘇六合程橋春秋晚期墓葬出土的鐵條和鐵塊,經檢驗,鐵條由塊煉鐵鍛打成形,鐵塊是白口鐵鑄成的。這說明熟鐵和生鐵在我國大體上出現於同一歷史時期。歐洲在公元十四世紀才使用生鐵,在這以前,冶鐵業主要地以塊煉鐵為原料,鋼是由塊煉鐵滲碳獲得的。而我國冶鐵技術則從一開始就有著自己的發展特點。生鐵的早期出現與廣泛應用,是我國冶鐵術的重大成就,影響極為深遠。

宗教

歷史

最初的斧是手斧。開始的手斧是卵石,然後是略經修琢的石片(約公元前50萬年),再後就是舊石器時期晚期(約公元前25萬年)制工較精的燧石斧,製作方法是用石頭敲打燧石,以造成鋒利的刃口。人類這方面的進步,可以通過利基夫婦在坦桑尼亞的奧爾杜韋峽谷的發現進行探索——他們在那裡發現了175萬年以前的石器。

在近東我們發現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銅鑄的斧子。為了使斧子更快,鑄出後再進行反复鍛打。澆鑄上的一大改進是引進輔助型芯,使鑄出的斧頭有插斧柄的插口,這樣就不至像以前那樣用皮帶把斧頭捆在斧柄上了。

儘管近東到處都發現了斧,但看來人們並不喜歡拿它們當武器使用:蘇美爾人、波斯人和亞述人都用矛和弓作武器,而希臘人和羅馬人則選擇了劍和矛但雙斧這種華貴武器卻常常用於宗教儀式;它是米諾斯人的宗教象徵。據說迷宮一詞,就是從雙斧演化來的。

人們還發現了用薄金屬板製作的雙斧。在特蘭西瓦尼亞東部的圖塔蘭已發現了有插孔的黃金斧(約公元前1800∼1450年)。雖然米塞納肯斯曾執斧參戰,米諾斯人也曾用斧作武器,但黃金是不適於製作武器的,何況上面又飾有花紋,因此這種斧不是用來打仗的斧。在克里特島的馬利亞宮中已發現了一柄豹頭權杖和一柄灰片岩的戰斧。

十八般兵器裡斧與鉞是罕見的兵器。斧鉞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長柄巨斧名為鉞,也叫大斧,長達2.66米。 《古今注》載:"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三代通以斷斬"。但由於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鉞還是有所區別的,凡在斧背上有鉤或斧上有槍刺者,即為​​鉞。

水滸

若由旋風掄雙斧人間曲直鬼畫符。宋江喝道:‘黑廝又做什麼’?水滸傳人物天殺星李逵,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座次12,天罡星。因此,玄鉞應該是指雙斧,或陰陽斧。所謂“三代通用之以斷斬”。武王以黃鉞斷紂頭,故王者為戒。太公以玄鉞斬妲己,故婦人以為戒。 《古今注》載: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三代通以斷斬。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下:“金斧黃鉞,三代通制,用之以斷斬,今以金斧黃鉞為乘輿之飾。”

現代斧作為武術的器械之一,由於演練起來比較笨重,有的套路已經失傳了,故而使用斧者已不多見。練習斧時,要求吞吐起落,粗獷豪爽的風格,舞動起來,姿態優美,是項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武術器械。

板斧

短斧的一種。斧頭刃闊五寸,雙面開刃,頸長八寸,尾厚刃薄。柄長三尺,可作兵器之用。一般為雙斧並用,少單用者。力大者方可使用。

雙板斧

屬雙短兵器。斧頭呈扇形,柄長二尺五寸至三尺。用時左右手各持一斧。其用法有掄、劈、砍、扎、由、雲、撩、掛、削、掃等。羅馬也有雙斧圓盾。

《管子·禁藏》:“刑賞不當,斷斬雖多,其暴不禁”,《漢書·王莽傳上》:“百歲之母,孩提之子,同時斷斬,懸頭竿杪”之類,赭衣滿道,何其酷烈難堪。玄鉞羅門,未免摧戕太甚(孟浩然《興雅志》),而所謂斷斬、斬殺,卻是用“安巴爾Al-Anbar”,“天降之火”鑄造的,天意使然?

雙斧伐孤樹

《元史・阿沙不花傳》:“而惟曲蘗是耽,妃姬是好,是猶雙斧伐孤樹,未有不顛僕者。指嗜酒好色,摧殘身體。

兩頭蛇

漢賈誼《新書.春秋》載春秋楚相孫叔敖幼時遇兩頭蛇恐他人又見埋之懼謂其母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 ""母曰:'無憂汝不死。吾聞之有陰德者天報以福。 '人聞之皆諭其能仁也。及為令尹未治而國人信之。 "漢劉向《新序·雜事一》亦記此事。後因以"楚相斷蛇"喻人做好事必將得好報。

巴人以比翼鳥

《周書王會》雲:“巴人以比翼鳥。”孔晁注云:“巴人,在南者;比翼鳥,不比不飛,其名曰鶼鶼”。鶼鶼即蠻蠻。 《瑯嬛記》卷上引《博物誌馀》雲:“南方有比翼鳳,飛止飲啄,不相分離;……死而復生,必在一處。”則傳說之演變,愈趨而愈繁矣。大荒西經云:「有比翼鳥。」即此。

二千多年前的巴人工匠已具備了非常精湛的冶煉製作技能,同當時的中原和秦楚等大國相比毫不遜色。而巴人在兵器製作的種類上更為豐富,在紋飾上更為精緻。

類別 :[武術詞彙]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