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崖葬

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也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一種古老的葬法,包括懸棺葬和崖洞葬。人們將棺材放在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將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種圖案,銘文等等。

簡介

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也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一種古老的葬法,包括懸棺葬和崖洞葬。人們將棺材放在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將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種圖案,銘文等等。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崖葬習俗早在中國古代濮、 越、 巴、僚、漢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 《臨海水土志》對崖葬已有記載。中國的崖葬主要分佈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區,貴州,廣西山區、西江流域,湖南、貴州和四川接壤處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東南的長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雲南的烏蒙山區北麓至金沙江邊,台灣各島嶼。據碳14測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約當於春秋、戰國時期。及至近代,部分壯族、 布依族、 苗族、瑤族、仡佬族,以及現在貴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灣蘭嶼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崖葬又名懸棺葬,是中國古代廣居於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種特殊葬俗,被認為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蹟。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縫或人工木樁把棺森林懸置在峭壁之上,或者將棺森林放在天然或人工鑿成的岩洞這中。懸棺葬的葬地都是選在面臨江河的絕壁高岩上,其葬具多為般棺,長度為2-3米,寬約半米多,形體似一隻般,分為頭、尾和倉三部分,頭尾翹起,倉為棺柩,安放屍體。

依凌純聲先生之說,中國大陸的崖葬主要頌於兩大區,處於東南地區的,在贛、浙、閩三省,例如武夷山和欄杆山的崖葬,約為山越、甌越、閩越的遺跡,係屬古之百越,中國西南的崖葬,為彼等所留的遺跡。古代濮越民族的生活習性對其葬式產生了深刻的。縱觀中國崖葬的葬具,雖然樣式不少,但般形棺是早期的典型形制。從發掘情況看,東南地區的崖葬棺具的船形雖不如西南地區的顯著,但都是用圓筒森林半開刳成,整個棺具極似獨木舟,這也是船的一種,是舟的原始型。古濮越人生前善於用舟,死後以船為棺安葬,乃自然之事。類似情況,在南太平洋的薩摩亞人和越諾人中也有。由於他們為海島人家,非船不能生,而以死者生前使用的船作為葬具。因此船形之棺,應是肇始於獨木舟。

那麼,以舟代棺與古濮越人的靈魂信仰有何關係呢?其實,他們是把船作為其靈魂歸宿的載體。以船為棺是濮越人靈魂信仰的產物。在他們看來,同他們密切相關的船隻,會把他們的靈魂載回故鄉,或駛向另一美滿的世界去。四川船棺有的棺內還有木棺,船棺起著槨的作用。既有函盛屍體,還要外套船棺,這就有力地說明船棺除了具有一般棺的作用外,古濮越人還賦予了其載運靈魂的功能。

送亡魂到一個適當的處所,不讓它與活人糾纏,與活人搗亂,最好的辦法是把亡魂引到祖先那裡去。古濮越人以舟代棺將靈魂送至祖先的出處的看法,可與古代南方民族的“魂舟”習俗互為印證。魂舟和崖葬皆以舟船作為死者返回老祖宗那裡去的工具,所不同處,魂舟運載的為靈魂,由飛鳥為其'導航';崖葬則是直接將屍體送到懸崖峭壁的岩洞裡。可以這樣認為,船棺是魂舟更為古老的一種形式。

崖葬歷史

崖葬習俗早在中國古代濮、 越、 巴、僚、漢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 《臨海水土志》對崖葬已有記載。我國目前已發現有殷商、戰國、兩漢、南北朝、唐、宋、元時期的懸棺。以四川地區為多,蜀地人以為死人的靈魂升天可為仙,入地則成鬼,故以崖葬為高尚。

北方人和漢人有少數地區使用崖葬。比如,漢代中山靖王與山東曲阜魯王的墓葬方式就是崖葬,眾多的崖穴是由人工開鑿而成,規模宏大,儼然地下宮殿。

崖葬分佈

中國的崖葬主要分佈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區,貴州,廣西山區、西江流域,湖南、貴州和四川接壤處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東南的長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雲南的烏蒙山區北麓至金沙江邊,台灣各島嶼。據碳14測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約當於春秋、戰國時期。

及至近代,部分壯族、 布依族、 苗族、瑤族、仡佬族,以及現在貴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灣蘭嶼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類型

崖葬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

①將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稱崖洞葬;②將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的稱崖墩葬;

③將葬具放置在開鑿的山崖窟龕中的稱崖窟葬;

④在懸崖上鑿孔釘木樁擱置葬具的稱懸棺葬。

葬 制

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和二次葬兩種。

葬 具

葬具有多種: 葬屍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甕。一些崖葬處還伴有崖畫、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數十葬具。同一處的若干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擇期舉行儀式後同時葬入的,有的則是陸續葬入的,待葬滿一穴後再另擇它處。

越南、泰國、印度和緬甸交界處,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的琉球群島及美拉尼西亞群島和波利尼西亞群島一些地方,也有崖葬習俗。

恩施州崖葬

從戰國後期直到唐宋(有的地方甚至延續到了明代),恩施州流行著一種奇特的葬俗———崖葬。

恩施州的崖葬文化系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據有關學者考證,其族屬應為濮、僚、越,而這裡的濮、僚、越與巴文化和土家文化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崖葬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懸棺,是指在懸崖峭壁上釘樁擱棺匣,其詞源於梁陳間顧野王“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一語。恩施州的懸棺除了在懸崖上釘樁橫擱棺以外,也有將棺木置於崖墩的,以巴東的龍船懸棺遺跡最為典型。二、岩罅:又稱崖葬,即利用自然岩罅放置棺木。恩施州的岩罅葬在巴東、建始、恩施、宣恩、來鳳、咸豐等縣市均有發現,單是鹹豐縣境內就已發現這類俗稱為“箱子崖”、“櫃子崖”、 “仙人崖”的岩罅葬遺跡達七處之多,均是以自然崖壁上的洞穴為藏柩之所。三、岩槨墓:即人工“在石岩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恩施州的岩槨墓主要分佈於建始與利川境內,僅在利川齊嶽山以西地區就發現此類岩槨墓遺跡十餘處,均是在紅砂岩上人工開鑿洞室作為藏柩之所,以利川七孔子岩槨墓群最為典型。懸棺葬的葬具多為整木挖成,有船形棺、槽式棺、盆形棺、屋形棺、斗形棺、箱式棺等。恩施州崖葬多為二次葬,其中有單人葬,也有群葬,群葬多為先後幾次葬入。

崖葬恩施州境內的崖葬除巴東與長江有聯繫以外,主要分佈在清江、酉水、唐崖河、建南河等水系裡。崖葬墓的風格特點以及埋葬的時間都與三峽有很大差別,屬晚於三峽地區的崖葬墓。目前恩施州境內已調查的崖葬墓共38處,其中自然洞隙的有21處,人工鑿成的洞隙17處。而在清江水布埡嫣家坪考古工地發掘的岩屋頂崖葬是恩施州境內最早的巴人家族群葬的崖葬遺址,時間大概在西周晚期,從出土的隨葬品看,大多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徵。 1992年8月30日恩施州博物館在來鳳縣卯洞的仙人洞崖葬搶救性發掘中,考古隊員冒著極大的危險進入洞內,懸棺葬全部集中在洞口。洞口高約30米,寬約15米,洞深200多米。洞頂落下的巨大石頭在洞口形成了一個高台,人們在台上以大木柱為梁,上面鋪著木板而建成的“仙人居”,“仙人居”上面放置大小棺木十餘具,棺木分三種類型,即船形棺、槽式棺和箱式棺。在一完整的箱式棺內發現有一人頭骨及股骨,還有西蘭卡普碎片和絲織帶,根據現場觀察人骨是用西蘭卡普包裹起來,在用絲織帶捆緊後放入葬具的。在搶救性發掘中共發現隨葬品130多件,時間跨越兩晉、隋、唐、宋、元幾個不同時代。按質地分有銅器、鐵器、瓷器、木器、陶器、皮革和絲織品;按用途分有兵器、漁具、樂器、文具、生活用具、生產工具等。如銅熨斗、銅盤、鐵刀、鐵砧、鐵馬鐙、柳葉形鐵劍、八耳鐵釜、陶瓷多足硯、四系瓷罐、木槳、皮革鎧甲、絲織帶和西蘭卡普(土家織錦)等。

恩施州的崖葬是一種奇異的葬俗,它作為一種古文化遺存,崖葬特有的神秘色彩以及人文、歷史、考古學等方面的重大研究價值,將越來越受專家學者所關注。

產生原因

生活在福建周寧、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的畬族同胞,有一個關於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畬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後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畬族人的懸棺葬習俗。畬族的“畬”字,古時寫成“輋”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後,用車輪把棺木懸掛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類別 :[喪葬]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2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