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澳門街道

名詞,指澳門的街道,澳門街道種類有:大馬路、馬路、街、路、石級、公路、圍、圓形地、前地、巷、斜巷、斜坡、牧羊巷、裡,另外還有幾個個特殊的名稱為“海景花園”和“聚龍舊社”等。澳門街道的中文名稱與葡文名稱並不時常一致,尤其以一些舊區。

澳門街道的形態,正如其他城市一樣,與其地理特徵和歷史軌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澳門地狹而崗陵滿佈,周邊河道又帶來大量泥沙,為澳門街道格局帶來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十九世紀末葉,澳葡政府實施殖民統治,加上現代主義盛行,為澳門街道佈局帶來新的機遇。二十世紀末葉,澳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交通的需求亦為澳門的街道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種類

澳門歷來出現過的街道種類有(以中文為準):大馬路、馬路、街、路、石級、公路、圍、圓形地、前地、巷、斜巷、斜坡、牧羊巷、裡,以及另外幾個特殊的名稱為“海景花園”,“聚龍舊社”,"嚤囉園路",“亞馬喇土腰/關閘馬路”,“砲兵馬路”,“路氹連貫公路”和“瑪利二世皇后眺望台”。

以下是澳門歷來出現過的街道種類(主要以中文為準):

大馬路:對應葡文為Avenida。例子有荷蘭園大馬路。

馬路:對應葡文為Estrada,中文有變種公路。例子有連勝馬路。

街:對應葡文為Rua。例子有水坑尾街。

斜巷:對應葡文為Calçada。例子有媽閣斜巷。

斜坡:對應葡文為Rampa。例子有媽閣斜坡。

路:對應葡文為Caminho。此類型街道只有九條(澳門半島1條、氹仔島2條、路環島6條)例子有黑沙兵房路(葡萄牙語:Caminho do Quartel De Hac Sá)。

石級:對應葡文為Escada,中文有變種梯。例子有沙梨頭石級(葡萄牙語:Escada Papel)。

巷:對應葡文為Travessa,中葡文有時與圍、裡混用。例子有牧羊巷(葡萄牙語:Travessa do Pastor)。

裡:對應葡文為Beco,中葡文經常與圍混用。例子有哪吒廟裡(葡萄牙語:Beco das Verdades)。

圍:對應葡文為Pátio,中葡文經常與里混用。高地中文稱為台。例子有哪吒圍(葡萄牙語:Pátio das Verdades)。

圓形地:對應葡文為Rotunda。例子有飛機場圓形地(葡萄牙語:Rotunda do Aeroporto)。

前地:對應葡文有Praça、Largo、Pracete和Alameda(較少);中文有變種廣場。例子有觀光塔前地(葡萄牙語:Largo da Torre de Macau)。

特殊名稱:

海景花園,葡文名稱為Praceta de Miramar,屬前地/廣場街道。

聚龍舊社,葡文名稱為Beco Central,屬圍/里街道。

嚤囉園路(Ramal dos Morous),澳門唯一以Ramal為葡文街道類型。

亞馬喇土腰/關閘馬路,葡文名稱為Istmo de Ferreira do Amaral,澳門唯一街道屬地峽類型(土腰為地峽別稱)。

砲兵馬路,葡文名稱為Caminho dos Artilheiros,澳門唯一街道屬路類型而使用馬路名稱的街道。

路氹連貫公路(Estrada do Istmo)和七譚公路(Estrada de Sete Tanques)為澳門唯二使用中文名公路的馬路。

瑪利二世皇后眺望台,葡文名稱為Miradouro de D. Maria Ⅱ,澳門唯一街道類型為瞭望台。

街道特色

澳門的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瓷磚畫(azulejos)藝術作為藍本。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成為了澳門的地方特色之一。在葡萄牙管治時期,街道名牌的葡文名稱一般佔了名牌四分之三的面積,中文則佔四分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後,便把街道名牌的設計修改,中葡文街名各佔名牌面積的一半,中文在上,葡文在下。而街道的中文名稱也由原來的直書改為橫書。目前民政總署正逐步更換澳門的街道名牌,其中離島區的街道名牌已全部採用新的設計,澳門區舊有的街道名牌設計也正逐漸減少。

澳門有不少名字冗長的街道名稱,在華語地區來說十分罕見。這些街名大多以葡萄牙軍官政要,或歷史人物的名字命名,然後以粵語音譯出來。比較多人認識的有:沙嘉都喇街、士多紐拜斯大馬路(官方名稱或作士多鳥拜斯大馬路)、爹美刁斯拿地大馬路、華士古達伽瑪花園等。另外有一些主要街道的原名很冗長,大家習慣另取較易記的名字甚至使大眾忘記原名。如俗稱新馬路的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俗稱荷蘭園正街或荷蘭園大馬路的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俗稱提督馬路的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俗稱澳氹大橋的嘉樂庇總督大橋等。也有一些以街名的諧音而衍生的謔稱,例如把沙嘉都喇街稱作“沙煲罌罉街”;“巴素打你屁股街”或“揸把掃把打你屁股街”作巴素打爾古街等。

注意:澳門街道的中文名稱與葡文名稱並不時常一致,尤其以一些舊區。例如龍嵩街(Rua Central),葡文名的意思是中央街。

早期澳門的街道以原色碎石鋪砌,罅隙較大。在1990年代澳葡政府重金在葡萄牙請來技師,在議事亭前地舖砌黑白相間的葡式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使之成為行人專用區。後來範圍不斷擴大,甚至在媽閣廟前地都鋪上碎石。惟後期鋪設的碎石造工不佳,大雨過後碎石脫落有礙觀瞻,且易絆倒行人。另外在市政當局在舊城區也鋪設石板街。

類別 :[澳門地名]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所有 評論 [ 1 ]>>>
[遊客 (54.154.*.*)]的評論 [回复 ]時間 :2015-09-16
I'm shceokd that I found this info so easily.
我要評論 [遊客 (18.21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