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光華縣

全鎮生產總值45894萬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19494萬元、14400萬元、120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13%、11%。農業總產值中,糧食作物4958萬元,畝平1600元;經濟作物15740萬元;漁業2695萬元。農產品總產量:糧食31956噸(其中小麥10717噸、水稻19918噸)、油料作物2121噸,瓜果40984噸,肉類5571噸,水產品3454噸、禽蛋3027噸。

全鎮稅收600萬元。財政收入600萬元,支出5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00元,比上年增加190元。

全鎮個體工商經營戶1468戶,經營總額58606萬元,稅金500萬元。

位於光華縣市南1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古有“千葉小舟雲集,八方商賈過往”之稱。建成區面積2.8平方公里。城鎮化率53.3%,年增長率2.01%。通過興建省級工業園區,出台優惠政策,全鎮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紡織服飾、食品釀酒、汽車配件、反光材料四大支柱產業。 “爵王”西服、仙人糧液、“楚仙牌”汽車配件、仙人毛巾等部分產品被評為“中國公認名牌”省優精品。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通過大力調整種植結構,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變,以產業化企業為龍頭,走“公司 基地 農戶”發展之路,全鎮初步形成湖區萬畝蓮藕經濟帶;洲地1.8萬畝水果、山藥經濟帶;沿316國道10萬隻雞、萬頭豬、6000頭牛的畜禽養殖經濟帶;平原地區3萬畝優質糧油經濟帶。建立了襄樊市首家鄉鎮級光纖網絡。建有中心衛生院、標準化的中學、小學、中心幼兒園,鎮內設有汽車客運站、群眾文體活動中心,擁有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一座變電站、一個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路網覆蓋率、硬化率均達100%,綠化覆蓋率達40%。鎮區建築造型典雅,風格別緻,清潔衛生,初步形成了規劃科學、佈局合理、功能齊全、獨具江南水鄉特色的園林式小城鎮。[張集鎮]轄村委會32個:大房營、二房營、三房營、餘劉、任崗、龍興寺、李崗、彭灣、尚崗、大王崗、閆家、張集、江營、羅營、油坊灣、杜灣、趙灣、孫樓、湯衝、蔣灣、鐘灣、陳樓、趙營、高莊、胡家寨、晉公廟、孫灣、羅灣、高灣、中楊灣、武崗、詹衝、張灣。轄居委會1個:張集。

年末總人口45200人,其中男性23000人。

全鎮生產總產值84500萬元(現價),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36000萬元、39500萬元,90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8%、15%。在農業總產值中,糧食作物12000萬元,畝平800元;經濟作物9000萬元;漁業2600萬元。農產品總產量分別為:糧食71800噸,(其中小麥分別為29000噸,水稻28100噸)、油料作物2330噸,瓜果4500噸,肉類3000噸,水產品2500噸,禽蛋4700噸。

全鎮各項稅收630萬元,財政收入1100萬元,支出10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90元,比上年增5%。

全鎮個體工商經營戶1300戶,實現經營總額7000萬元,稅金1400萬元。

2006年,著力打造完善農村“四大體系”,推動了全鎮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累計投資150多萬元,先後改造建設4所福利院,總佔地12800平方米,集中收養五保老人258人,實現五保老人應保盡保,並配套劃撥菜地135畝,辦養豬場2個,年出欄80頭,養羊場2個,年出欄60只;全鎮全面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加人員達33000多人,佔農業人口99%;農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927人,其中3500退休農工已按月領取養老金。社會治安穩定體系:先後為政法部門配備2台警車,投資18萬元在集鎮主要街道和路口安裝了16個電子監控器,實施全天候監視,並成立農家保安隊,在全鎮範圍內巡察,有效地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基礎設施建設體系:通過近兩年“跑省進京”,得到上級的大力支持,先後爭取項目與資金890萬元,整修境內7座水庫中的6座,維修泵站8處,佢係12千米,生產橋5座;新建通村水泥路32.8公里,沙石晴雨路63.5公里,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科技服務體系:根據農業部有關優質糧食和小麥種子生產的要求,5月成立了五穀豐種業公司,配備了地力、氣象、農情監測和配肥站等設施,添置1台農業科技服務車,配套完善攝像機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並按農業生產區域成立5個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可以立體式地對農民群眾進行農業科技服務,先後累計培訓農村農業技術人員8000多人(次)。全鎮(場)社會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躍居全省農墾系統前列,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十一五”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示範農場。 4萬畝標準糧田及配套農機裝備項目已順利通過農業部、省農墾局、省發改委的評審,將於2007年建設完工,形成了8.6萬畝優質專用小麥商品糧生產基地(2000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十五”第一批商品糧基地);萬畝紅薯生產基地,建起了華明、金著兩個紅薯“三粉”深加工龍頭企業、1500畝優質烤煙生產基地和百萬隻(頭)畜牧生產基地等四大產業基地。場辦企業全部完成了改制改革,實現了民營化,盤活存量資產2000多萬元。硬化路面30公里,集鎮新裝路燈47盞。糧食總產量達6.1萬噸,優質糧食產業日臻壯大,成為國家“十一五”重點商品糧基地農場;鄉鎮企業走出了連續多年虧損的惡性循環,扭虧為盈;農民人平純收入持續增長,農民工人平純收入3800元,居全市中上游水平;財政形勢日趨寬鬆,全年全口徑財政收入1200萬元。小城鎮建設飛速發展,由原來不足0.3平方公里、一條街道、近千戶、3000人的小集鎮發展成為今天的縱橫8條街、佔地2平方公里、集鎮住戶3000多戶、12000多人的新型商貿性城鎮,並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中心城鎮。

[竹林橋鎮]轄村委23個:小賀營、梁曹窪、謝營、範衝、小陳營、大張窪、陳家營、小左崗、蓮花堰、丁樓、賀灣、溫崗、王李崗、王灣、馬灣、朱崗、大堰、孟灣、蘇家店、週崗、竹林橋、劉崗、鄧家營。轄居委會1個:竹林橋。

年末總人口35320人,其中男性為19641人。

全鎮生產總值為55188萬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25101萬元、29625萬元、453萬元。分別比上年7%、9%、11%。農業總產值中,糧食作物16764萬元,畝平1260元;經濟作物1311萬元;漁業1174萬元。農產品總產量:糧食37307噸、(其中小麥12507噸,水稻19570噸,)油料作物635噸,瓜果8165噸,肉類43881噸,水產品1638噸,禽蛋3538噸。

全鎮稅收17.5萬元,農業稅0萬元。財政收入550.4萬元,支出646.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0.38萬元,比上年增長9%。

全鎮有個​​體工商經營戶217戶,經營總額181萬元。

竹林橋鎮位於光華縣市區東40公里,是鄂西崗地的中心腹地。全鎮版圖面積11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7萬畝。

在黨政班子及全鎮幹部群眾的努力下,使三大支柱產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一是大力發展優質稻生產和精米加工產業。利用竹林橋有三座中小型水庫,兩條長佢係,西排子河臨近6個村,有較好的水資源的優勢,且有16家精米加工大戶,就號召農民發展優質稻生產,並組建光華縣奇邁農業現代有限公司,政府為農民和企業之間架起了橋樑,使精米加工初具規模,已註冊的竹林橋牌精米已在全國12個省市建立了窗口和銷售點,農民年種優質稻在2萬畝以上,由此增加收入500萬元以上。二是大力發展崗桃產業。竹林橋崗坡地多,在鎮委、鎮政府的積極號召下,借助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沿孟土路兩旁的大堰、孟灣等8個村新開發大仙桃、甜油桃3600畝,花椒2000畝。同時,成立崗桃協會,為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提出了林果上品牌、上檔次、上包裝、上廣告、上效益的思路,對6000畝桃梨等產品統一印製了包裝箱,裝上了防護袋。僅油桃一項,全鎮桃農戶平增加千元以上。三是大力發展菸葉生產。兩年來,黨委政府一班人,把抓好菸葉生產作為富裕農村、富裕農民、富裕財政的重點抓緊抓好。首先,把落實面積作為基礎。每年初,大借市裡出台了種煙優惠政策,引導菸農擴大煙草面積,並採取機耕不出資、稅收返還等辦法,用激勵機制增強人們的認識,使全鎮菸葉面積有了大幅度上升。二是抓好菸葉生產環節的管理。協調市煙草局多次指導全鎮菸葉生產,使煙畦育苗、大田整地、大田移栽、科學施肥、病蟲防治、興建煙爐等工作有了很大提高。已建成千畝菸葉示範基地,專業村、專業組得到發展。

[薛集鎮]轄村委會22個:薛集、馬崗、潘窪、陳家廟、天明齊、王崗、王堰、吳家窪、王河、齊崗、上寨、曾崗、南劉崗、關崗、秦集、韓營、餘起營、趙崗、徐營、楊集、杜王營、張崗。轄居委會2個:薛集、振興街。

年末總人口4.4萬人,其中男性2.4萬人。

全鎮生產總值66279萬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27150萬元(現價)、90萬元、109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0.9%、3.2%。農業總產值中,糧食作物5127萬元,畝平647元;經濟作物2031萬元;漁業3814萬元。農產品總產量:糧食40718噸,(其中小麥19261噸、水稻14208噸)、油料作物1749噸,瓜果305噸,肉類2650噸,水產品6833噸,禽蛋3324噸。

全鎮稅收106萬元。財政收入913萬元,支出9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28元,比上年增加120元。

全鎮個體工商經營戶648戶,經營總額2925萬元,稅金91萬元。

堅持“穩果擴煙、漁業當先,養雞種棉多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因地制宜,發揮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水產養殖和蛋雞養殖兩大支柱產業。按照市場加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經營模式,積極培植農業公司製企業,在沿河庫區大搞荒河開發,大力發展漁業生產,在交通便利的路邊大力發展蛋雞生產。實現漁業產值3814萬元,佔產佔農業總收入的比重達14%,僅此一項,人均增收120元。通過典型引導,該鎮養雞規模達50萬隻,實現產值1200萬元,其產品“自然香”牌鮮蛋,遠銷省內外。

堅持以“工業立鎮、三產活鎮、統籌發展、富民強鎮”為目標,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己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健全招商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引入​​河口籍珠海商人朱少傑的資金和技術,建起了以農村建築用鋼材為主的鋼材市場,兼營農用機械、拖車、門窗生產,極大地方便了全鎮廣大群眾建房購材,年銷售額達120萬元以上,實現利稅72萬元,為該鎮增加稅收6萬元。二是引入河南籍個體經銷商辦起的養殖肉豬為主的養殖場,成立了天順養殖廠,該養殖場每年可飼養出欄肉豬500頭,創產值40萬元以上,實現利稅10萬元以上,創稅收2萬元。截止2006年底,全鎮引進項目共11個,引進資金512.6萬元,

[孟樓鎮]轄村委會20個:柴崗、秦家莊、黃老營、曹營、熊河、畢莊、王樓、鄧家崗、餘家溝、田營、孟樓、楊崗、朱家莊、朱家寨、大周營、李河、申家樓、韓堂、小黃營、曹坡。轄居委會1個:孟樓。

年末總人口36985人,其中男性18987人。

全鎮生產總產值59844萬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16888萬元、32100萬元、1095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1.2%。農業總產值中,糧食作物4776萬元,畝平500元;經濟4882作物萬元;漁業1626萬元。農產品總產量:糧食30828噸,(其中小麥12310噸、水稻12080噸)、油料作物1317噸,瓜果2064噸,肉類4312噸,水產品2920噸,禽蛋1655噸。

全鎮稅收149.8萬元。財政收入671.5萬元,支出6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87萬元。比上年增加339元。

全鎮個體工商經營戶1048戶,經營總額56000萬元,稅金320萬元。

孟樓鎮位於光華縣市東北部,河南省鄧州市的西南部,是湖北省的省際邊緣城鎮,北與河南孟樓鎮連接成為一體,分別與河南省的林扒鎮、彭橋鄉和光華縣市的竹林橋鎮、薛集鎮、袁衝鄉相鄰,距光華縣市中心城區25公里,距河南省鄧州市30公里,是鄂西北重要的交通要塞、鄂豫邊界商貿重鎮、光華縣市的區域中心鎮。鎮域地形地貌屬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地帶,大部分是平崗平原地貌,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海拔最高點140.07米(黃海高程,下同),最低點131.03米;鎮區地理位置為東徑111°55′,北緯32°21′,屬北西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30℃,極端最高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17.20℃是,全年無霜期236.3天,年平均降雨量845.6mm。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棉花、芝麻等,鎮區內的六大專業市場輻射兩省、三縣(市)、十個鄉鎮。年商品零售交易額突破5.6億元,日均上市交易人口2萬人,形成了繁榮的商貿,聚集了旺盛的人氣,是鄂​​西北、豫西南較大的農產品物資集散地之一。

類別 :[世界地區]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