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爪哇人:現代人

爪哇人,印度尼西亞的穆斯林民族之一。屬爪哇族,是印尼第一大民族,他們原本信仰印度教與佛教,自伊斯蘭教15世紀由印度古吉拉特商人傳入印度尼西亞後,大部分信奉伊斯蘭教。

語言

主要語言為爪哇語,但是雅加達以及大雅加達首都特區的爪哇人日常使用印尼語。

現代爪哇人

爪哇人:Javanais

印度尼西亞語作Orang Djawa。

(Javanais) 印度尼西亞的穆斯林民族之一。人口7630萬(1983),佔全國人口的46.2%。主要居住在爪哇島,部分散居在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島嶼。原講爪哇語,以中爪哇方言為官方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現多講印度尼西亞國語(蘇門答臘東部佔碑地區的一種馬來語方言)。爪哇人與巽他人、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等民族同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公元前1000∼300年之後移入的具有東亞大陸血統的新馬來人的後裔。據文獻記載,公元2∼3世紀時,爪哇人已建立了早期封建制王國,當時與中國已有友好往來。 ?∼15世紀,曾建訶陵、佔婆、爪哇麻喏巴歇等城邦國家。歷史上曾受中國和印度文化影響。 17世紀初,受荷蘭殖民者的統治。 1945年獲得獨立。經濟以農業為主,80%以上人口從事水稻種植業,兼種玉米、木薯、花生、大豆、甘蔗、煙草等作物,沿海地區居民從事捕魚業。 20%人口居住城市,有的在政府機關、工廠工作,有的經商或開設各種手工業作坊。手工業以製作銀器、花裙布紡織聞名。 13世紀前後,伊斯蘭教通過來自印度北部的穆斯林商人傳入爪哇各沿海地區,由於王室貴族的歸信、印度穆斯林商人同當地居民的通婚,以及中國穆斯林商人如彭瑞父子的傳教活動,伊斯蘭教得到廣泛傳播。現爪哇人中有1/3的人屬遜尼派的沙斐儀教法學派,他們被認為“桑特里”。另有一些屬於印度教化的穆斯林,被稱為“普里阿伊”,信仰較為淡漠。但割禮、婚禮、葬禮都按伊斯蘭教規進行。其它各種節日、喜慶活動和社會禮俗仍多保留印度教的傳統。爪哇島是印尼伊斯蘭教傳入較早的地區之一,在農村普遍建有清真寺,據統計,僅在爪哇人城鄉就有大小清真寺6000多座。在城市還設有若干伊斯蘭組織和團體,與國外伊斯蘭組織建有友好往來關係。近年來,到聖地麥加朝覲的人數不斷增加。東南亞印度尼西亞主體民族。主要分佈在爪哇島,以中部人口最密,部分居住在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島嶼。另有部分居住在南美洲的蘇里南。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使用爪哇語,分直葛、井裡汶、南安由、外南夢、瑪瑯、泗水、滕格爾等方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使用古體文字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現通用印度尼西亞語。原信印度教和佛教,15世紀下半葉後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 20世紀中葉起部分人信奉基督教。現仍保留萬物有靈信仰。每年各村均舉行一次驅逐惡靈的儀式。爪哇人的祖先約在公元前5世紀即出現在爪哇島上。 2∼3世紀時,形成早期封建制國家。當時與中國有友好往來,唐代史籍稱其地為訶陵、阇婆、爪哇。中世紀建滿者伯夷王國(1293∼1451),元代史籍稱麻喏巴歇國。歷史上受中國和印度文化的影響。爪哇人各村都有共同的祠堂和墓地。村中土地多為公共所有,鄰里間重視互助合作。親屬組織為雙系製。男女均行割禮,都有繼承權。文化藝術比較發達,有古典舞劇、音樂、雕刻、帛畫。主要從事農業,修築梯田,種植水稻、玉米、甘蔗、咖啡和橡膠等;也從事捕魚,飼養家畜、家禽。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最大的種族集團。語言屬澳斯特羅尼西亞(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逾7,100萬人使用。爪哇人是穆斯林,然而早期的印度教傳統現仍明顯,恪守穆斯林戒律的爪哇人較少。普遍信仰靈魂。傳統的爪哇社會組織結構不同,有比較平等的農村社會,也有等級分明的城市社會,其中宮廷生活尤為複雜。言語根據說話人的社會地位不同而有俗語、敬語和最敬語等之分。爪哇大城市的成長,產生了主要來自農村的城市無產階級。爪哇的農村是由一家一家的住宅密集而成的。雖然稻穀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也生產其他各種穀物,包括玉米、木薯、花生、大豆和甘藷。

類別 :[世界人種]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