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禽龍類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禽龍類

英文名稱:iguanodontians

定義:鳥腳類的一支。前頜骨橫向擴展且無牙齒,前齒骨吻端表面光滑突出,恥骨前突呈扁平刀片狀,第三指失去一個指節骨。體長可達15m。生存於晚侏羅世至晚白堊世最晚期,南北半球均有分佈。應用學科: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脊椎動物學與古人類學(二級學科);恐龍類(二級學科)

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佈

簡介

禽龍類(學名:Iguanodon,意為“鬣蜥的牙齒”),屬於蜥形綱鳥臀目鳥腳下目的禽龍類。禽龍是種大型草食性動物,身長約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來抵抗掠食者。它們主要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凡藍今階到巴列姆階,約1億4000萬年前到1億2000萬年前;生存時代大約位於行動敏捷的棱齒龍類首次出現,演化至鳥腳下目中最繁盛的鴨嘴龍類,這段過程的中間位置。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禽龍類

外文名: Iguanodon

別名: 鬣蜥的牙齒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蜥形綱

總目: 恐龍總目

目: 鳥臀目

亞目: 角足亞目

下目:鳥腳下目

屬: 禽龍屬

科: 禽龍科

外形特徵

禽龍是種體型龐大的草食性恐龍,可採二足或四足方式行進。最著名的種為貝尼薩爾禽龍(I. bernissartensis),平均重達3.08噸,成年體的身長約10米,有些標本可能長達13米。其他種的體型並沒有那麼大;身體類似粗壯的道氏禽龍身長8米,而同時代的菲頓禽龍體格則較為輕型,身長為6米。禽龍有高大但狹窄的頭顱骨,缺乏牙齒的喙狀嘴可能由角質構成,牙齒類似鬣蜥的牙齒,但更大、排列更緊密。

四足禽龍想像圖禽龍的手臂長(貝尼薩爾禽龍的前肢大約是後肢的75%長度)而粗壯,而手部相當不易彎曲,所以中間三個手指可以承受重量。拇指是圓錐尖狀,與中間三跟主要的指骨垂直。在早期重建圖裡,尖狀拇指被放置在禽龍的鼻子上。稍晚的化石則透露出拇指尖爪的正確位置,但它們的真實作用仍處於爭論中。它們可能用於防禦、或 者搜索食物。小指呈修長、敏捷的,可能用來操作物體。後腿強壯,但並非用來奔跑,每個腳掌有三個腳趾。骨幹與尾巴由骨化肌腱支撐、堅挺(這些棒狀骨頭經常在模型或繪畫中省略)。禽龍與較晚期的近親鴨嘴龍類,在身體結構上相異不大。

禽龍屬(Iguanodon)大型素食恐龍的統稱。化石見於歐洲、北非、亞洲東部廣大地區的上侏羅統和下白堊統。身長10公尺(米)多,頭部離地面4公尺(米)。這種兩足行走的動物的後肢很發達,長而粗的尾起平衡作​​用。前肢也較發達,具異常的前掌,朝上生長硬如尖釘的拇指與掌的其馀部分成直角。牙有鋸齒狀刃口。該屬是最早被發現和研究的恐龍。已找到許多完整個體的化石,有些成群被發現,表明他們曾成群行走。有人提出它具有部分水生的習性,當受到威脅時,進入河或湖中避難。

分佈範圍

禽龍的化石多數發現於歐洲的比利時、英國、德國,此外也有一些可能是禽龍的化石出土於北美洲、亞洲內蒙古、以及北非。

禽龍是繼斑龍之後,世界上第二種正式命名的恐龍。禽龍的化石在1822年首次發現,並在1825年由英國地理學家吉迪恩·曼特爾進行新種描述。禽龍、斑龍、以及林龍為最初用來定義恐龍總目的三個屬。禽龍與鴨嘴龍科共同屬於禽龍類演化支。

對於禽龍的了解,因為新發現的化石而隨者時間不斷改變。禽龍大量的標本,包括從兩個著名河床發現的接近完整骨骸,使得研究人員可提出許多禽龍生活方​​面的假設,包括進食、運動、以及社會行為。禽龍的重建圖也隨者標本的新發現而改變。

分類起源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8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