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恢復生態學

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退化使人類陷於了自身導演的生態困境之中,並嚴重威脅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保護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綜合整治與恢復已退化生態系統,以及重建可持續的人工生態系統,已成為擺在人類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在這種背景之下,恢復生態學(Restorationecology)應運而生,在20世紀80年代得以迅猛發展,現已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的研究熱點。 1996年,美國生態學年會把恢復生態學作為應用生態學的五大研究領域之一。介紹

恢復生態學(Restoration Ecology)是研究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技術和方法及其生態學過程和機理的學科。對於這一定義,總的來說沒有多少異議,但對於其內涵和外延,有許多不同的認識和探討。這裡所說的“恢復”是指生態系統原貌或其原先功能的再現,“重建”則指在不可能或不需要再現生態系統原貌的情況下營造一個不完全雷同於過去的甚至是全新的生態系統。恢復已被用作一個概括性的術語,包含重建、改建、改造、再植等含義,一般泛指改良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態系統,使其重新有益於利用,並恢復其生物學潛力,也稱為生態恢復。生態恢復最關鍵的是系統功能的恢復和合理結構的構建。 ?

恢復生態學是8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現代應用生態學的一個分支,主要致力於那些在自然災變和人類活動壓力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它是最終檢驗生態學理論的判決性試驗。它所應用的是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尤其是生態系統演替理論。恢復生態學在加強生態系統建設和優化管理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觀點

國內外關於恢復生態學的定義很多,尚未取得共識,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觀點。第一類觀點強調恢復的最終狀態。如Cairns(1995) 認為生態恢復是使受損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回復到受干擾前狀態的過程;Egan (1996) 認為生態恢復是重建某區域歷史上有的植物和動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傳統文化功能的持續性的過程(Hobbs & Notorn ,1996) 。事實上,上述定義的理想(最終) 狀態是很難實現的。

第二類觀點強調恢復的生態學過程。如B​​radshaw (1987) 認為生態恢復是有關理論的一種“嚴密驗證”(acid test) ,它研究生態系統自身的性質、受損機理及修復過程;Harper (1987) 認為生態恢復是關於組裝並試驗群落和生態系統如何工作的過程;餘作岳、彭少麟(1996) 提出恢復生態學是研究生態系統退化原因、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技術與方法、生態學過程與機理的科學。目前我國許多學者均採用餘作岳、彭少麟(1996) 提出的恢復生態學定義。

第三類觀點強調恢復的生態整合性。國際恢復生態學會曾先後提出三個定義:生態恢復是修復被人類損害的原生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動態的過程;生態恢復是維持生態系統健康及更新的過程;生態恢復是研究生態整合性的恢復和管理過程的科學,生態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樣性、生態過程和結構、區域及歷史情況、可持續的社會實踐等廣泛的範圍。第三個定義是該學會的最終定義(J ackson et al.1995) 。

研究內容

恢復生態學應加強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兩大領域的研究工作。

基礎理論研究包括:

(1)生態系統結構(包括生物空間組成結構、不同地理單元與要素的空間組成結構及營養結構等)、功能(包括生物功能;地理單元與要素的組成結構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與作用;能流、物流與信息流的循環過程與平衡機制等)以及生態系統內在的生態學過程與相互作用機制;

(2)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多樣性、抗逆性、生產力、恢復力與可持續性研究;

(3)先鋒與頂級生態系統發生、發展機理與演替規律研究;(4)不同干擾條件下生態系統的受損過程及其響應機制研究;

(5)生態系統退化的景觀診斷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6)生態系統退化過程的動態監測、模擬、預警及預測研究;

(7)生態系統健康研究。

應用技術研究包括:

(1)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的關鍵技術體系研究;

(2)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優化配置與重構及其調控技術研究;

(3)物種與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與維持技術;

(4)生態工程設計與實施技術;

(5)環境規劃與景觀生態規劃技術;

(6)典型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優化模式試驗示範與推廣研究。

恢復重建

生態恢復與重建是指根據生態學原理,通過一定的生物、生態以及工程的技術與方法,人為地改變和切斷生態系統退化的主導因子或過程,調整、配置和優化系統內部及其與外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流動過程及其時空秩序,使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生態學潛力盡快地成功地恢復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生態恢復過程一般是由人工設計和進行的,並是在生態系統層次上進行的。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生態系統或群落在遭受火災、砍伐、棄耕等後而發生的次生演替實質上也屬於一種生態恢復過程,只是它是一種自然恢復形式罷了。

恢復方式

根據生態系統退化的不同程度和類型,可以採取不同的恢復方式:恢復、重建和保護三種形式。

1)恢復在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已受到嚴重的干擾和破壞,影響經濟的發展。採用人為措施恢復。

2)重建在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已受到嚴重的干擾和破壞,自然恢復有困難,進行人工生態設計,實行生態改建或重建。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1.*.*)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