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數量地理學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數量地理學

英文名稱:quantity geography

定義:最初指基於數據分析與統計方法的地理學分析學科。現在泛指運用數學方法的地理學方法論學科。應用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數量地理學(二級學科)

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佈

地理數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eography)指的是應用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技術進行地理學研究的一種方法,又稱數量地理學,曾被稱為稱計量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發軔於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前主要是一般的數理統計,60年代起迅速發展,發展了地理系統的數學模型和數學模擬技術,應用計算機和多元分析方法等。

學科簡介

數量地理學是應用數學方法研究地理學方法論的學科。是地理學中發展較快的新學科。它運用統計推理、數學分析、數學程序和數學模擬等數學工具,憑計算機技術,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種要素,以獲得有關地理現象的科學結論,在地理學的自然與人文的傳統領域,不斷取得開拓性研究結果。

發展進程

其萌芽於20世紀20年代。早期以一般統計方法的應用為主,並得名於這一時期。 50年代中期,西方地理學中出現了計算地理學(geographimetrics),或稱地理學的數學方法。完全依靠人工計算,故只能對少數要素進行統計,嚴格地說只能稱為“統計地理學”。 60年代後,在電子計算機技術推動下,出現了地理學的“計算革命”,對數學在地理學中的應用起了普及和推動作用。 1964年國際地理學聯合會成立了“地理學計量方法委員會”,促進了計量方法廣泛應用於地理學。 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多元統計方法和隨機過程引進地理學研究領域。 70年代末期引進數據處理技術,開始研究大系統理論在地理環境分析中的應用,並與數據庫和信息系統技術相結合,深入研究地區自然、社會、經濟、人口等過程的各種數學模型,闡明地域現象的空間分佈結構規律與模式,進行有關地理結構和地理組織的演繹。由於兼容並蓄了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決策論等學科的內容和方法,從而豐富和加強了計量地理學的理論基礎。當前正研究最小變率的複變量分析和二維空間級數的分析,概率模式與結構發展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

簡史

地理數量方法發軔於20世紀30年代。 1930年,日本村田貞藏和吉村信吉應用統計方法和普阿松分佈探討居民點人口與農田面積的關係和居民點類型。 1933年德國W.克里斯塔勒和1939年美國M.杰弗遜分別應用數量指標研究城市地理問題。此後,一些常用的統計特徵數開始用於分析地理問題。   相關圖書

主要方法

地理數量方法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包括:

概率分佈

應用於城市與人口分佈以及商業設施分佈的研究。其中,以正態分佈、二項分佈、泊松分佈的應用較常見。

一般統計特徵

如均值、方差、變異係數等用於各種地理要素時間與空間差異的分析,專門構造的統計指數用於各專門分析領域(如洛倫茲曲線與基尼指數用於專業化程度的分析等) 。

空間類型的統計分析方法

針對地理要素的點狀、線狀和麵狀(區域的)分佈的特點,設計各種統計特徵參數,如最近鄰點指數、區域形狀指數等。

回歸分析

。簡單回歸分析,應用於兩個地理要素之間數量關係的持析與預測;多元回歸分析和逐步回歸分析,應用於被誀測的地理要素受兩個或兩個以上要素影響下地理系統要素之間關係的分析與預測。

趨勢面分析

它是多元回歸技術的特殊應用,把地理要素數值視為地理坐標的函數,用於地理要素分佈規律的數學模型的建立和各種趨勢面圖的製作。

主坐標分析

利用坐標的正交變換,對多指標測度的地理要素進行分類。

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

利用多維空間坐標軸的旋轉,計算地理要素的主成分載荷、因子載荷和得分,分析地理要素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從而達到簡化系統的表示,對地理系統進行數值分類。   相關圖書

典型相關分析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