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名詞解釋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一個在太平洋上空的半永久性高壓環流系統,在我國簡稱西太平洋副高

概述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對我國天氣、氣候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它西部的高壓脊。它的範圍一般採用500百帕高度圖上西太平洋地區(180°E以西)5880gpm線包圍的區域為代表。它的位置和強度隨季節而變化。其位置的變化:南北方向,用副高脊線所在緯度的平均值代表。 6∼8月脊線平均位於北緯24°。東西方向用588線西伸端點所在經度代表,平均位於東經122°。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和位置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每年6月以前,副高脊線位於北緯20°以南,高壓北緣是沿副高脊線北上的暖濕氣流與中緯度南下的冷空氣相交綏地區,鋒面、氣旋活動頻繁,形成大範圍陰雨天氣,受其影響華南進入雨季;到6月中、下旬,副高脊線北跳,並穩定在北緯20°∼25°之間,雨帶隨之北移,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雨季,即梅雨;7月上、中旬,副高脊線再次北跳,擺動在北緯25°∼30°,這時黃河下游地區進入雨季。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結束,進入盛夏。由於處於高壓脊控制,出現伏旱;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線跨越北緯30°,到達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帶隨之北移,華北北部、東北地區進入雨季;8月底或9月初,高壓脊開始南退,雨帶隨之南移。 10月以後,高壓脊退至北緯20°以南,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從上述可知,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季節性活動特點:夏季北進時,持續時間較長,移動速度較慢,而秋季南退時,卻時間短,速度快。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活動的年際變化較大。當其活動出現異常時,常常造成我國較大範圍的旱澇災害。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動

太平洋副高多呈東西扁長形狀,中心有時只有1個,有時有數個。夏季時一般分裂成東,西兩個單體,位於西太平洋的稱西太平洋高壓,位於東太平洋的稱東太平洋高壓。西太平洋高壓除在盛夏時偶呈南北狹長形狀外,一般呈東西向的橢圓形。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動位置有多年變化。據分析,1880-1890年間,副高中心偏向平均位置的東南;1890-1920年偏向西北;1920-1930年又偏向東南。這種中心位置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東亞甚至全球性氣候振動。

西太平洋副高的季節性活動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從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動,強度增大;自夏至冬則向南偏東移動,強度減弱。冬季,副高脊線位於15°附近。隨著季節轉暖,脊線緩慢地向北移動。大約到6月中旬,脊線出現第一次北跳過程,越過20°N,在20°-25°N間徘徊。 7月中旬出現第二次跳躍,脊線迅速跳過25°N,以後擺動與25-30°N之間,約在7月底至8月初,脊線越過30°N到達最北位置。 9月以後隨著西太平洋副高勢力的減弱,脊線開始自北向南迅速撤退,9月上旬脊線第一次回跳到25°N附近,10月上旬再次跳到20°N以南地區,從此結束了一年為周期的季節性南北移動。副高的季節性南北移動並不是勻速進行的,而變現出穩定少動、緩慢移動和跳躍三種形式,而且在北進過程中有暫時南退,在南退過程中有短暫北進的南北振盪現象。同時,北進過程持續的時間較久、移動速度較緩,而南退過程經歷時間較短、移動速度較快。上述西太平洋副高季節性變動的一般規律,在個別年份可能有明顯出入,而且這種移動特徵在大西洋、亞洲大陸、北非大陸、北美大陸上的副高也同樣存在,表明是全球性現象,是太陽輻射季節變化和副高強度的緯向不均勻分佈以及隨時間非均勻速度變化的反映。

西太平洋副高還有非季節性的中短期變動,主要表現為半個月左右的副高偏強或偏弱趨勢及一周左右的副高西伸東退、北進南縮的周期變化。非季節性中、短期變化大多是受副高周圍天氣系統活動影響而引起的,例如夏季青藏高原高壓、華北高壓東移併入西太平洋副高時,副高產生西伸,甚至北跳,而當熱帶風暴或颱風移至西太平洋副高的西南邊緣時,副高隨之東退,熱帶風暴沿副高西緣北移時,副高繼續東退,當風暴越過高壓脊進入西風帶時,副高又開始西伸。此外,西風帶的小槽小脊、長波槽、脊都對副高變動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副高又對周圍天氣系統有明顯影響,彼此相互聯繫、相互制約。

西太平洋副高對我國天氣的影響

西太平洋副高對我國天氣的影響十分重要,夏半年更為突出,這種影響一方面表現在西太平洋副高本身;另方面還表現在西太平洋副高與其周圍天氣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在西太平洋高壓控制下的地區,有強烈的下沉逆溫,使低層水汽難以成雲致雨,造成晴空萬里的穩定天氣,時間長久了可能出現大範圍乾旱。

副高是向我國大陸輸送水汽的重要係統。我國降水的水汽來源,雖然主要依靠西南氣流從印度洋輸送來,而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強度和活動,不僅對西南氣流的水汽輸送有關,而且還影響著它南側的東南季風從太平洋向大陸輸送來的水汽。同時,西太平洋副高的北側是沿副高北上的暖濕空氣與中緯度南下的冷空氣相交綏的地帶,往往形成大範圍的陰雨天氣,是我國大陸地區的重要降水帶。因而我國降水帶的南北移動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節活動相一致,通常降雨帶位於副高脊線以北約5-8個緯度。每年2-4月,副高脊線穩定在18-20N間時,我國華南地區出現連續低溫陰雨天氣。 6月副高脊線北跳越過20N,穩定在20一​​25N間,降水帶位於長江下游和日本一帶,正是梅雨季節開始的時期。由於每年副高的勢力強弱不同,北進快慢有別,梅雨期的長短和入梅、出梅的早晚都有很大差異。梅雨可以出現在5-7月間的各個時段。出現在5月的梅雨稱為早梅雨出現在6-7月的梅雨稱正常梅雨。一般在6月中旬前後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期平均約20天。造成梅雨期連續降雨過程的天氣系統,主要是準靜止鋒、切變線和西南低渦。這些系統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連續出現或緩移、停滯,都能造成大面積的洪澇。到7月份,副高脊線再次北跳,降雨帶從長江流域推移到黃淮流域。長江中、下游的梅雨結束,開始被西太平洋副高所控制,天氣變得炎熱少雨。如果副高強大,控制時間長久,將造成嚴重干旱現象。從7月底到8月初,高壓脊線進一步越過30°N,雨帶也北移至華北、東北地帶。 9月上旬,高壓脊線開始向南迴跳,雨帶也自北南移。

上述情況僅僅是西太平洋副高活動對我國天氣影響的一般規律。實際上,副高的南、北季節性移動經常出現異常,造成一些地區乾旱;另一些地區水澇的反常天氣。例如,1956年西太平洋高壓脊第一次北跳偏早,第二次北跳偏晚,這一年梅雨很盛,長江中下游流域雨量過多。 1954年副高比較久地穩定在20一​​25N間,長江流域梅雨持續時間達兩個月之久,結果造成江淮地區幾十年罕見的大水。 1958年副高脊線第一次北跳偏晚,第二次北跳偏早,形成了這一年空梅,造成了乾旱。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54.19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