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洲際彈道導彈

洲際彈道導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通常指射程大於8000公里的遠程彈道式導彈。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比中程彈道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導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目前主要擁有國為: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另:印度和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也在研製中。基本資料

一般來說,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至少應達到5500-8000公里(各國定義不一,不過我國的東風-31A洲際導彈射程已達11200公里)。洲際彈道導彈一般(但並非一定)裝備1枚核或熱核彈頭,其典型構成為:液體或固體推進裝置,二級或多級助推火箭,慣性制導系統(並可加裝星座導航、衛星導航或末端制導系統),一個或多個載入飛行器,每個載入飛行器各含有一枚彈頭。

在美國,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遠程轟炸機的地位大致相同,共同組成“三位一體”的戰略威懾力量。而在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是戰略打擊力量的主體。如今,已經擁有遠程彈道導彈的國家越來越多,主要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

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比中程彈道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導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然而以射程來區分導彈種類總是帶有主觀性和一定的隨意性,所以並沒有普遍接受的定義嚴格地區分上述各種類型的導彈,所有定義都只在一定的學術群體內部能夠達成共識。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Р-7(蘇軍的暱稱是Семёрка,意為“老七”),北約代號SS-6“警棍”。這枚導彈於1957年8月21日從位於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試射成功,飛行了6000公里。

擁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際彈道導彈(包括潛射導彈)的國家有: 俄、美、英、法、中國。

至於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擁有中程彈道導彈,而且正在研發洲際彈道導彈(請參閱印度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巴基斯坦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普遍相信朝鮮正在研發洲際彈道導彈大浦洞-2導彈,該國在1998年和2006年進行的兩次導彈試射未取得明顯的成功。

在2002年,美國和俄羅斯達成《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SORT),將各自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削減至少於1986枚。

世界三大殺手:民兵,白楊,東風

發展沿革

洲際彈道導彈的設計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1940年代由德國著名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向納粹政府提議的A9/10系列。由於後來二戰德國戰敗,這些構想未能實現。最早的中程彈道導彈則是馮·布勞恩在二戰期間主持設計製造的V2火箭(“V”取自德語詞Vergeltung 的首字母,意為“復仇”)。 V2上裝備的是液體燃料發動機和慣性制導系統,從移動發射車上發射以避免遭受盟軍的空襲。二戰結束後,馮·布勞恩和大批曾為納粹服務的德國科學家被俘,之後被秘密轉移到美國,加入了美國軍方發起的名為“文件夾行動”(Operation Paperclip)的中程彈道導彈研發計劃,在V2設計思想的基礎上研製了“紅石”(Redstone)和“丘闢特”(Jupiter)中程彈道導彈。依據《北大西洋公約》的規定,美國可以將這些導彈部署在射程可覆蓋蘇聯東歐平原地區的歐洲國家。

美國和俄羅斯(前蘇聯)都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研製洲際彈道導彈的。 1957年8月前蘇聯首次試射成功第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美國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宇宙神”於1959年開始裝備。兩國都擁有一批火箭發展的先驅,其中著名的有前蘇聯的齊奧爾科夫斯和美國的戈達德。洲際彈道導彈已經發展了五代。

前蘇聯研製的第一種洲際導彈是SS-6。它長30米,直徑4.5米,重量達254噸,可以攜載重達4100千克的百萬噸級核彈。但SS-6導彈還算不上是一種很好的洲際彈道導彈,因為導彈體積太大、使用的液體燃料不易貯存,使得發射平台易遭摧毀。因此,SS-6型導彈很快就被淘汰,轉而用作蘇聯的航天運載工具。

美國的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是“宇宙神”導彈。前蘇聯研製的第二代遠程導彈是SS-7和SS-8洲際彈道導彈。此後,蘇聯又研製和部署了SS-9、SS-11和SS-13等3種型號的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解決了以往導彈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美國在第二代及第三代導彈發展上用了數年的時間,並推出了多種型號。在“宇宙神”系列導彈完全退役以前,先後推出了D型、E型和F型。全新的固體燃料導彈系列“民兵Ⅰ”A型和B型推出之後,又推出了“民兵Ⅱ”型,這些導彈進入陸基戰略導彈部隊服役,並成為主力導彈。 “北極星”A-3和“民兵Ⅱ”導彈是第二代導彈向第三代的過渡型。裝備有分導式再入飛行器的“民兵Ⅲ”導彈則是美國戰略導彈系統中的第三代導彈。

前蘇聯第四代洲際導彈裝備了分導式多彈頭,如SS-17導彈有4個彈頭,SS-18導彈有10個以上彈頭,SS-19導彈有6個彈頭,SS-20中程彈道導彈有3個彈頭,從而使一枚洲際導彈可以攻擊多個目標。美國第四代洲際導彈的特點是可以打擊導彈發射井和堅固目標,如“和平衛士”導彈和“民兵Ⅲ”導彈。

俄羅斯已經研製和部署了第五代洲際彈道導彈,如單彈頭的SS-25公路機動洲際彈道導彈;能突破攔截系統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和RS-24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而美國也發展出鐵路機動“和平衛士”洲際導彈和另一種小型公路機動導彈系統。隨著俄羅斯導彈命中精度和當量的進一步提高,美國的洲際導彈部隊可能還要增加機動彈道導彈力量。

防禦系統

反彈道導彈系統是指“用以攔截在飛行軌道上的戰略性彈道導彈或其組成部分的系統”,包括反彈道導彈截擊導彈、反彈道導彈發射器和反彈道導彈雷達。

美國

1993年後,美國製定了“彈道導彈防禦計劃”,英文簡稱BMD。該計劃規定;對於射程超過3000公里以上,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遠程導彈和洲際導彈,都列入“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英文簡稱NMD。對於射程在3000公里以下,對美國海外戰區駐軍、駐地和軍事設施造成威脅的近程、中程或中遠程導禪,一律劃歸“戰區導彈防禦計劃”,英文簡稱TMD。按照設想和規劃,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由攔截導彈、雷達、空基傳感器、改進型預警雷達以及作戰、管理、指揮和通信系統等組成。該系統將形成一個囊括太空、陸地和海洋的“天網”,對有可能襲擊美國的戰略彈道導彈實施全過程、多層次的攔截,從而保證美國的“絕對安全”。

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03年10月4日航天兵節上強調,俄羅斯航天兵在提高國家防禦能力和維護俄在太空的國家利益方面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一天俄航天兵司令佩爾米諾夫在向媒體發表談話時說,隨著部署在白俄羅斯的“伏爾加”導彈預警雷達站投入戰鬥值勤,俄導彈預警系統構成了一個“嚴密的全方位防禦圈”。

俄軍在陸基洲際導彈方面具備很強的實力,在俄軍空天防禦體系的編成內將包括反導系統、國土防空體系和隊屬防空體系。其中太空兵編成內的導彈-太空防禦集團軍將起重要作用。該集團軍所屬的導彈襲擊預警師擁有可探測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發射情況的衛星9顆、照相偵察衛星兩顆、電子偵察衛星11顆,並擁有包括地面雷達樞紐網和莫斯科反導系統遠程探測雷達。地面雷達樞紐網、超地平線視距探測雷達站和遠程早期預警雷達站組成地面監視系統,其使命是獲取和及時向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部等指揮機構傳送導彈襲擊預警的信息。地面監視系統中的“窗口”光電系統能捕捉到在4萬米高空軌道飛行的目標,在最短時間內準確地預測到其飛行軌跡和目的地。該集團軍所屬的導彈防禦師專門負責莫斯科地區的反導作戰。該集團軍的另一個師-太空監視與防禦師擁有雷達、光電器材、光學器材和無線電技術器材,可觀察近地軌道和高空軌道的航天目標,及時發現近地軌道太空情況的變化。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部署在莫斯科附近普希金諾的龐大的“頓河”-2型多功能相控陣雷達,代號Don-2NP,外觀呈塔尖狀,每個側面將近152.4米長、36.6米高,工作在厘米波段,覆蓋範圍為360度,其距離精度約為200米,角度和方位精度為0.02∼0.04度,可對大氣層外和大氣層的目標進行探測和跟踪,它能搜尋並鎖定1500公里範圍內的敵方目標,為反導系統指示目標,引導反導導彈攻擊來襲之敵,還能發出錯誤的信號干擾敵方飛機或導彈的飛行。

分類介紹

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空軍(United States Air Force)部署500枚洲際彈道導彈,分佈在Malmstrom、Mino​​t及FE Warren空軍基地四周。這些導彈均屬於LGM-30G“民兵”III 型。 “和平衛士”導彈已於2005年退役。依照《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的規定,所有“民兵”II型導彈均已銷毀,發射井也已永久封閉或拍賣。依照《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I)的規定,美國原有的絕大多數分導式多彈頭型洲際彈道導彈已改成單一彈頭,但由於美國後來退出了《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有專家估計美國約保留500枚ICBM,800顆彈頭。

美國試射的“和平衛士”(Peacekeeper)洲際彈道導彈的再入艙接近位於馬紹爾群島附近的誇賈林環礁目標地附近時的景象。圖中八條亮線為同一導彈釋放出的八個彈頭,每個彈頭可攜帶當量相當於25枚在廣島爆炸的小男孩原子彈的氫彈。

截止2006年7月,俄羅斯戰略火箭軍(Раке·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部署了502枚洲際彈道導彈,包括80枚R-36M型、126枚UR-100N型、254枚白楊型及42枚白楊-M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砲兵部隊部署了若干枚東風5型及東風31型洲際彈道導彈。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