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黏菌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黏菌

英文名稱:slime mould

定義:營養體為一團裸露的原生質體、多核、無葉綠素、能做變形蟲式運動的一類生物。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包括細胞黏菌(如盤狀黏菌)和非細胞黏菌(如絨泡菌)兩類。應用學科: 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佈

黏菌是一群類似黴菌的生物,會形成具有細胞壁的孢子,但是生活史中沒有菌絲的出現,而有一段黏黏的時期,因而得名(slime molds)。這段黏黏的時期是黏菌的營養生長期,細胞不具細胞壁,如同變形蟲一樣的,可任意改變體形,故又稱為“變形菌”(荻原博光等, 1995),被歸入和原生動物一樣的生物界: Protozoa (Hawksworth et al., 1995)。

生活史

原生質體黏菌的生活史以絨泡黏菌屬(Physarum)為例;細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則以網柱細胞黏菌屬(Dictyostelium)為例。

原生質體黏菌

原生質體黏菌的特色是沒有單一細胞,而形成一整團的原生質。其生活史可分為二倍體時期與單倍體時期。

二倍體時期從兩個單倍體細胞經由配子生殖形成合子開始,之後合子進行有絲分裂之後,會形成擁有許多細胞核,但是只有一團原生質的原生質團,稱為變形體(plasmodium)。變形體發展成熟之後,會形成網狀型態,且依照食物、水與氧氣等所需養分改變其表面積。此時也稱為營養時期(feeding stage),吞噬作用為其進食方式。接下來形成孢子囊(sporangium),孢子囊發展成熟後發展成為子實體。之後進行減數分裂,釋放出單倍體孢子。

接下來進入單倍體時期,釋放出來的孢子會經由空氣傳播,而且這些孢子會產生兩種配子,其中一種為變形蟲細胞(amoeboid cell);另一種則是鞭毛細胞(flagellated cell)。這兩種細胞可以互相變換,但是最後都只會與同類細胞結合進行配子生殖(syngamy),產生二倍體的合子。

細胞性黏菌

細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可分為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兩種週期,兩者之間可以互換。其中二倍體時期出現在有性生殖週期中。

剛離開孢子的黏菌細胞稱為單一細胞(solitary cell),在單一細胞的階段為營養時期,此時細胞以吞噬細菌的方式生存。當食物耗盡時,許多原本分開生活的單一細胞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變形蟲,長相類似蛞蝓,而且可以爬行移動。之後有些細胞進行配子生殖,形成二倍體配子。再經過減數分裂形成新的單倍體變形蟲,重回無性生殖週期。有些細胞則會組成子實體,生產並釋放單倍體孢子。孢子外殼破裂放出單一細胞,完成一次生命週期。

特徵

黏菌在生長期或營養期為裸露的無細胞壁多核的原生質團,稱變形體。其營養構造,運動和攝食方式和原生動物中的變形蟲相似。

但在繁殖期產生具纖維質細胞壁的孢子,有具有真菌性狀。

黏菌是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生物。大多數為腐生菌。無直接經濟意義,極少數寄生在經濟植物上,危害寄主。

分類

在這Protozoa生物界中,黏菌被分成四門(4 phyla);其中的Myxomycota是成員最多的一門,包含兩個綱。下文所講述的是其中的一個綱(class): Myxomycetes,也就是一般人所稱的黏菌。

Myxomycetes又名為真黏菌(true slime molds),以別於細胞黏菌的網柱黏菌門(Dictyosteliomycota)和Myxomycota中的另一個綱: Protosteliomycetes (原柱黏菌綱)。包含六目12科60屬。

性別決定

黏菌的配子也叫做性細胞,其性別決定於3個基因座(locus)上的基因,分別是matA、matB與matC。因此每一株黏菌皆可形成8種性別的性細胞。

此外這3個基因座上的基因皆有多種變化,目前以知matA與matB各有13種變型,而matC則擁有3種變型。由這些已知的變化,可以排列組合出500種以上的性別。

常見種類

常見的黏菌有: Arcyria cinerea(灰團網黏菌)、A. denudata(暗紅團網黏菌)、Cribraria confusa(惑篩黏菌)、Dictydium cancelatum (燈籠黏菌)、Lycogala epidendrum(粉瘤黏菌)、Physarum mellum(淡黃絨泡黏菌)、Stemonitis splendens (大孔美髮網黏菌)等。

生長特性

黏菌(Myxomycetes)大多性喜陰涼潮濕的場所,因而只要足夠潮濕的有機物質都可能成為其棲息之所,常見的棲息地(子實體形成、出現地)有腐木、枯枝、落葉、枯草等腐爛的植物殘留物。庭院中或野外的活樹幹、樹枝上也常見有其踪影,特別是在下雨時節過後數天(3~7天),可以看到不少的樹皮黏菌。其他尚有糞生黏菌、雪線黏菌等。在自然界中,黏菌分佈甚廣,常是世界性的,地區性的黏菌記錄多寡,往往與當地參與採集人員多寡相關,越多有興趣人士參與採集,就會有更多的區域性黏菌種類被開採發掘出來。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