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厭次

基本信息

厭次,古地名,位置位於今山東德州陵縣。陵縣,古稱厭次,平原等。地處魯西北平原,隸屬德州市,位於首都北京、港城天津、省會濟南之間,素有“京津門戶,九達天衢”之稱陵縣工業基礎雄厚已形成化工、紡織、輕工、食品、農副產品加工五大行業近千家企業,產品達580多種,有50種產品走出國門,58種產品被評為省優、部優。其中,信達集團生產的大紅染料佔全國產量的60%,出口12個國家,被譽為“中國紅”。

陵縣歷史悠久,被譽為“智聖”的漢武帝太中大夫、文學家、滑稽大師東方朔的故里在神頭鎮。顏真卿手書“東方朔畫贊碑”為國家一級文物,現收藏於陵縣文博苑內。唐平原郡古城遺址為顏真卿在此做太守時所修。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墓群”連綿如山。具有萬畝水面的“丁東水庫”和“仙人湖”是旅遊、度假、療養、垂釣的理想去處。歷史演變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在西周至春秋戰國為齊國地。秦置厭次縣,縣治在今桑落墅北。

西漢改為富平縣,王莽新政時稱樂安亭,東漢復為厭次縣。

北魏時縣治遷馬嶺城(今何坊二郎堂村北)。

北齊併入陽信縣。

隋復置厭次,縣治遷至今辛店先棣州村一帶。先後曾隸屬棣州、滄州、渤海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复屬棣州。

625年(唐武德11年)屬滄州。

643年(唐貞觀十七年)再屬棣州,州治駐厭次,

742年(唐天寶元年)改棣州為樂安郡。

758年(唐乾元元年)改樂安郡為棣州,厭次皆為附廓。

907年(後梁開平元年)縣治隨州治遷於厭次東南(今清河鎮古城馬村一帶)。

1015年(宋大中祥符八年)厭次縣治遷至陽信縣界喬子鎮之八方寺(今惠民縣城址)。

1368年(明洪武元年)廢厭次縣,域地入棣州。

1403年(明永樂元年)改棣州為樂安州。

1426年(明宣德元年)改為武定州。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升州為府。

1913年廢武定府,惠民縣改屬山東省岱北道。

1914年改屬濟南道。

1925年置武定道,道治設於惠民縣城。

1928年廢武定道,惠民縣直屬山東省。

1936年,於惠民縣城置山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2年9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魯邊區抗日武裝在商河、惠民兩縣邊界地區建立商惠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4年10月,渤海區建立惠民、濟陽、商河三邊縣。

1945年,分別建立惠民市和惠民縣,仍屬渤海行政區。

1948年4月,撤銷惠民市併入惠民縣。

1950年改屬惠民專區。

1958年11月,惠民縣與濱縣合併稱惠民縣,屬淄博專區。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