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梓潼縣

《華陽國志》載:東漢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梓潼縣治從原址南四里(2公里)於梓潼壩今址置縣治,漸次成城,歷代為梓潼郡、縣治所,距今已有近1900年的歷史,城址基本未變。

1997年,梓潼縣面積1438.6平方千米,人口38.2萬,轄11鎮16鄉:文昌鎮、長卿鎮、許州鎮、黎雅鎮、白雲鎮、臥龍鎮、觀義鎮、瑪瑙鎮、石牛鎮、自強鎮、仁和鎮、小埡鄉、演武鄉、仙峰鄉、雙板鄉、雙峰鄉、交泰鄉、金龍場鄉、石臺鄉、仙鵝鄉、馬鳴鄉、馬迎鄉、建興鄉、寶石鄉、定遠鄉、大新鄉、文興鄉等等。2000年,梓潼縣轄11個鎮、2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62712人,其中: 文昌鎮55763 、長卿鎮15195、 許州鎮24636 、黎雅鎮15998、 白雲鎮9490、 臥龍鎮12449 、觀義鎮11160 、瑪瑙鎮9553 、石牛鎮18436、 自強鎮5913 、仁和鎮10682 、東石鄉7660 、三泉鄉5805、宏仁鄉8474 、小埡鄉5757 、演武鄉5698 、仙峰鄉8811 、雙板鄉12337、豢龍鄉6252、 雙峰鄉7234 、交泰鄉6293、 金龍場鄉12541 、石臺鄉9934 、仙鵝鄉9450、 馬鳴鄉11540 、馬迎鄉6118、二洞鄉4403 、建興鄉5672、 寶石鄉9480 、定遠鄉8810 、大新鄉11121 、文興鄉10047。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佈。

行政區劃

2004年,梓潼縣轄11個鎮(文昌、許州、長卿、黎雅、白雲、臥龍、觀義、瑪瑙、石牛、自強、仁和)、21個鄉(小埡、演武、仙峰、雙板、文興、石台、馬鳴、建興、雙峰、仙鵝、二洞、豢龍、寶石、定遠、大新、東石、三泉、宏仁、馬迎、交泰、金龍場)。

梓潼情況

梓潼是一個置縣近2300年,且充滿文化活力的古縣。

梓潼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在商周時期即屬古蜀國,是古蜀國的邊境前沿,南達成都平原,北通漢中盆地的道路穿境而過。在春秋戰國時期,梓潼作為秦、蜀、巴、氐、羌的結合部,因“地聯秦關,路當蜀扼”,成為千里天府的屏障,自秦惠王以便金五牛之計打通鮮為外界知曉的古蜀道後,公元前316年,司馬錯、張儀率秦軍徵滅蜀國。公元前285年,秦在梓潼建置縣,這比秦統一後在全國實行郡縣制還早264年,標誌著梓潼是中國建縣最早的古縣之一。

梓潼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自然遺跡。境內有七曲山大廟、長卿山李業闕、臥龍山千佛岩三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全國尚存的24座漢闕中梓潼漢闕就佔了六分之一。金牛古道自秦漢至明被演繹成為翠雲長廊。紅軍長征過梓潼建立了三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留下了許州紅軍橋、馬迎紅軍墓等革命遺跡。新中國三線建設後,梓潼又成為中國“兩彈城”遺址所在地。還有融歷史遺跡和自然遺跡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風景區—七曲山風景區。

梓潼有深厚的文化積澱。有以長卿山司馬石室和唐明皇幸蜀瑯當驛為代表的漢唐文化,有以臥龍山諸葛寨等遺跡為載體的三國文化,有以古柏林和“翠雲廊”為背景的生態文化,有以國醫聖手蒲輔週為代表的中醫文化,還有以近現代革命遺跡為對象的紅色文化等等。但其中特別突出的還是梓潼特有的文昌文化,它不僅包含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東方交響樂的文昌洞經音樂,而且還包括戲劇活化石—儺戲藝術、獨特的古建築文化等,並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哲學、宗教、倫理、道德等方面的精華。因此,梓潼成為文昌帝君發祥地,有“文昌故里”之稱。

梓潼素有“五穀皆宜之鄉,林蠶風茂之裡”的美譽。在新中國成立後,古老梓潼青春煥發,尤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縣內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為國家級水稻製種基地縣,四川省瘦肉型豬基地縣、無公害花生基地縣和蠶桑基地縣,是綿陽市丘區經濟建設示範縣。 [1]

當前,梓潼全縣幹部群眾正圍繞“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主題,深入實施“農業富縣,工業強縣,旅遊興縣,和諧發展”戰略,加快“農業八大基地”、“工業七大支柱產業”和以“五網絡”、“五體系”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使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向前跨越式發展。

自然地理

梓潼縣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丘陵向低山過渡地帶,位於位於綿陽市東北方,縣境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52.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1442.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331公頃,耕地佔幅員面積30%,森林面積4218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8.48%,丘陵和低山佔全縣幅員面積的95.3%。

長卿山

長卿山原名“神山”、“蠶婆山”,位於縣城西25里左右。海拔670米,山勢纖細玉長,宛若秀眉,層林冠蓋,儼若畫屏。

七曲山

七曲山位於梓潼以北10公里處,為蜀道入川後的最後一道險峰。山間種有古柏4萬餘株,綿延數里,蜀中罕見,七曲山大廟建於山頂,藏於森森古柏之中。七曲山為劍門山餘脈,其地質構造屬於川北古中凹陷低緩構造區,主要以白堊系下段,七曲寺組為主,其次是白龍組,岩層為砂岩、而岩互層,頁岩較沙岩厚。

景區沿山脊成帶狀分佈,帶寬約800∼3500米,帶長約16000米,呈南北走向,景區所屬範圍為盆中深丘地貌,海拔500∼892米,相對高差約400米,坡大、長而較緩,坡度一般在25∼35°,山坡上分佈有很多級小台地,山脊秀峻,間有闊緩台地,分佈了景區三分之二的森林資源。

風土人情

洞經音樂

洞經音樂是談演道教《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的音樂。在文昌祭祀中,它以音樂藝術的形式宣揚文昌經誥的宗旨,是梓潼宗祀文昌帝君的一種很有特色的活動。洞經音樂出現在大型祭祀活動當中,這也是古代“歌舞事鬼神”的傳統習俗,這種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形成了製度,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他所著的《九歌》中,如《東方皇一》、《雲中君》等篇都生動的反映了當時楚國祭祀活動中以歌舞請神、頌神的內容,以後的歷朝歷代,無論是官祭還是民祭,用音樂(包括打擊樂)祭神都趨於規模化,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由於宗教音樂的滲入,更豐富了祭祀音樂的內容,明確了祭祀音樂的等級,提高了祭祀音樂的水平,不難看出,祭祀音樂是我國古老的民族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梓潼陽戲

在四川劍門蜀道梓潼縣七曲山上,有一座巍峨宏偉的大廟,廟內供著一位帝王打扮的神像梓潼(文昌)帝君。傳說梓潼帝君,系天上文曲星下凡,專管人間功名利祿。故歷來為文人學士、仕官儒生頂禮膜拜,亦是他們祈求功名的聖地。由於人們認定這是梓潼帝君的故鄉,是文昌信仰的發源地,於是縣城取名梓潼,亦借梓潼名望,顯赫傳揚。而在這梓潼神話傳頌的地方,長期流傳著一種酬神還願、驅邪納吉的民間儺戲——梓潼陽戲。 “梓潼陽戲”始於清乾嘉年間,甚至更早些時間已在梓潼一帶流傳,至今約有三百多年曆史。

梓潼陽戲奉“四聖”(川主、土主、藥王、文昌)為戲神,並有一整套祭祀儀式和演出劇目,運用於善男信女求神許願,還願祈吉的民俗活動之中。

梓潼陽戲的劇目相傳有三十二天戲、三十二地戲。根據手抄本“戲門斷願啟白”所記,三十二天戲是:出掃棚前、出小鬼、出土地、出走馬、出春牛、出結事郎、出和事老者、出陳牢、出猿猴、出屏鳳小姐、出僧道、出梅花、三聖起馬、出化主、出鳳冠柳青、出關韓二將、出二郎、出三伯公婆、出楊泗將軍、出大伯二伯等。

至於地戲劇本依據上述手抄本中載有:上太白察善、上功曹、上祖師、上白鶴童兒、上靈官鎮壇、上點盤土地、上統兵元帥、出鍾馗、魯班造船、二郎掃蕩等。

依其內容排列,則是:太白金星查得某地還願祈神,於是禀報天帝。天帝即派真武祖師糾願,派靈官、土地查願、鍾馗去驅鬼,最後由二郎神率領判官、土地去除妖驅邪。將全部疫鬼裝進神船,逐出門戶,掃蕩殆盡。

“梓潼提陽戲”的表演頗有特點。它以提線木偶為主導,伴以面具和塗面表演角色,而所有表演又溶於法事儀式之中。梓潼陽戲的音樂唱腔以“神歌腔”為主,唱腔由法師引誦,道童和腔並幫腔,鑼鼓節拍伴奏。表演地戲時,還採用了川劇、燈戲聲腔。

梓潼陽戲表演,有一個特殊的方式,即戲劇演出過程中,直接與願主作神人交流。如王靈官在台上問:“還願弟子,當年你為何許願?”願主禀告:“為家宅不清。”王問:“今日如何酬願?”願主答:“獻上花戲一台,渾豬一頭,龍雞一隻,香燭備齊。”王靈官即賜言:“一了百了,一繳百繳,一斷百斷,水上脫刀,永無欠願。願你老者百年長壽,少者松柏長壽。”願主叩頭謝恩,退下舞台。 《鍾馗斬鬼》中,鍾馗捉到兩個鬧事小鬼,拉到願主面前。問願主:“你可認得此二鬼,”願主上前答話:“不認得。”鍾曰:“此二鬼在你屋前屋後,鬥雞弄犬,擾得你不得安寧。現在捉住,何以報答?”願主:“錢財酒席報答。”鍾曰:“好,我把此二鬼斬於陰山背後。從此你家門清泰,人吉平安。”願主:“謝神恩!”答話完,自動退下。在《二郎掃蕩》一折中,二郎神登壇作法,願家立即引導二郎神逐房逐室,驅逐不詳。最後,二郎把所有“邪惡”掃進船中,並率領願主眾人,在樂隊伴送下,將船押至村外河邊,當天焚燒。意為疫鬼已除,地方平安昌盛。至此,戲劇演出全部結束。梓潼陽戲這種將驅儺法事、戲劇故事、驅邪民俗緊密結合一起的演劇形式,是對古代方相氏率百隸逐室驅疫驅儺活動的繼承與發展。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2.*.*)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