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貴霜帝國

中文名:貴霜帝國

外文名:कुषाण राजवंश

首都:白沙瓦,迦畢試,塔克西拉等

常用語言:巴利語,大夏語,梵語,希臘語主要宗教:印度教,佛教,襖教,希臘式佛教

政體:君主專制

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古國名。在其鼎盛時期(105年-250年)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和其承繼者統治之下達至鼎盛,曾擁有人口百萬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

簡介

貴霜帝國(梵語:KushanEmpire)約公元1世紀上半葉興起於中亞細亞的奴隸制國家。創始者為大夏(巴克特里亞)的貴霜部落翕侯(首領)丘就卻(亦作“丘就劫”)。經閻膏珍至迦膩色伽(公元2世紀上半期),建成一北起花剌子模、南達文迪亞山,包括中亞、阿富汗和印度半島西北部的大國;首都布路沙布邏(Purusapura,即富樓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崇尚佛教,發展國外貿易,遠與中國(漢)、羅馬帝國相交通。境內的犍陀羅雕刻藝術最為著名。公元3世紀前後,貴霜帝國分裂。 5世紀遭囐噠人入侵,貴霜帝國滅亡。 [1]

簡史

崛起

由被大月氏五翕侯貴霜翕侯部落建立。 )。大月氏(讀成dàròuzhī)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2世紀初,月氏人游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約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漢使張騫至其國,以後往來漸密。國內分為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擊破敦煌附近另一個小游牧部落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子獵驕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公元前170年左右被匈奴擊敗,西遷中亞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5年征服巴克特利亞(由古希臘人在中亞建立的國家),統治整個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大月氏部族一分為五,遷往東部山區,設五部翕侯統治,貴霜是其中一部。

公元1世紀中葉貴霜部翕侯丘就卻統一五部,建立貴霜帝國。丘就卻又南下攻擊喀布爾河流域和今喀什米爾地區,後定都為高附(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初步奠定了帝國的基礎。 [2]

鼎盛

公元1世紀60年代,貴霜已統治索格狄亞那、巴克特里亞、喀布爾、坦叉始羅、犍陀羅、罽賓,可能還有西旁遮普。其後,無名王索特·麥格斯時期,貴霜向西擴展至赫拉特,控制了整個河間地區,並羈縻了康居和大宛。公元90年,貴霜王因求漢公主,被班超拒絕,遣副王謝率軍七萬攻超,為超所敗,納禮求和。班超一直不知貴霜王名,僅以“月氏王”呼之。 2世紀初閻膏珍即位,再次征服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在中亞將勢力範圍擴展至花拉子模,吞併錫斯坦,國勢大張,形成中亞的一個龐大帝國。

帝國版圖東起巴特那,西達赫拉特,南至納巴達河,北盡鹹海。都城遷至白沙瓦。 183∼199年,胡毗色伽二世在位期間,對中亞的控制減弱,康居、大宛擺脫羈縻,呼羅珊、花拉子模也脫離貴霜統治。衰敗跡像已經顯露。約213年,波調即位,貴霜勢力在中亞有所擴展,一度重新控制花拉子模,並同亞美尼亞庫斯諾依斯結盟共抗薩珊王朝。 229年,他遣使至魏奉獻。 233年,薩珊王阿爾達希爾一世率軍攻克錫斯坦後,經呼羅珊入花拉子模,接著攻入索格狄亞那、巴克特里亞、喀布爾、坦叉始羅,給貴霜以致命打擊。波調死後,貴霜仍保持著印度河以東地區的統治。

衰亡

貴霜帝國政權在婆蘇提婆死後,日益衰落。至公元3世紀已分裂為若干小的公國,其年代和歷史是非常模糊的。這時西亞的薩珊波斯興起,開始向中亞、阿富汗和印度擴張,貴霜的勢力益削。至公元4世紀,東印度的笈多帝國興起後,再次統一北印度。這時西北印度貴霜諸王公的殘餘勢力,便處於笈多帝國的控制之下。北方的厭噠對大月氏貴霜殘部攻擊,貴霜從此一蹶不振。在大夏故地的大月氏人仍保持獨立,後來(至公元5世紀)不斷受到嚈噠(白匈奴)的侵犯。大月氏在大夏(今阿富汗境內)的殘余小國,一般認為在公元425年為嚈噠所滅。現代印度賈特人是他們後人。 [3]

文化

貴霜帝國時期,中亞興起一批新的城鎮。灌溉技術有顯著發展,手工業有較大發展。貴霜常派使者往羅馬和中國。琲e河口、印度西海岸、索格狄亞那,巴克特里亞、喀布爾等地的貿易市場十分繁榮。貴霜成為中國絲綢、漆器,東南亞香料,羅馬玻璃製品、麻織品等貿易物資的中轉站;貴霜則輸出胡椒、棉織品和寶石等。控製商路所獲厚利為貴霜迅速勃興提供了經濟保障。

極盛時代

迦膩色伽統治時代(約公元78∼101年或102年)這一時期,貴霜進一步向印度擴張,其勢力已達到琲e的中游地區。傳說迦膩色伽曾對沙祇城和華氏城進行過遠征。通過迦膩色伽多年的對外擴張,建立起一個縱貫中亞和南亞的龐大帝國。其領土的範圍包括中亞的錫爾河與阿姆河直到波羅奈以西的北印度大半部地區,形成為與羅馬、安息、東漢並列的四大帝國之一。帝國的首都由中亞遷至富樓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由於帝國中心的南移,使富樓沙成為周圍達四十餘里的“城郭端直,民戶殷多”的大城市。

崇信佛教

迦膩色伽崇信佛教。貴霜帝國佛教迅速傳播,丘就卻、迦膩色伽都是佛教的讚助者。迦膩色迦信奉大乘教派,從此印度佛教以大乘為主。兩漢三國時,外國僧人半數以上來自貴霜領地,他在首都建立起極其壯麗的寺院和佛塔。我國東晉高僧法顯巡禮印度時曾親眼看到過這些雄偉的建築物。他慨嘆地說:“凡所經見塔廟,壯麗威嚴都無此比。”在迦膩色伽時期,傳說在迦濕彌羅(又譯為罽賓或濕婆,即克什米爾)曾舉行過佛典的第四次結集。脅尊者召集500高僧,世友為上首。經這次結集,使經、律、論三藏各成10萬頌,共960萬言。當東印度佛教已不是那麼興旺的時候,西北印度的富樓沙卻成了佛教的中心。

保護學術

迦膩色伽保護學術。在他的宮廷裡有著名的佛教哲學家馬鳴、脅尊者和世友,還有著名的醫生阇羅迦和著名的建築師阿基西勞斯。後者即在富樓沙所建的大佛塔的希臘建築師。

貴霜地處東西方交通要道,而且貴霜帝國出自文明水平不高的游牧部族,加之境內又有各種文化傳統、宗教信仰迥然相異的民(種)族,這就為東西方文化在其境內融合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融合希臘、印度傳統的犍陀羅藝術即產生、發展、成熟於貴霜時代。貴霜的文化藝術和建築對中亞有很大影響。犍陀羅藝術於魏晉時期沿絲路傳入中國。

對宗教兼容並包

迦膩色伽雖然崇信佛教,但並不排斥其他宗教。在他的錢幣的背面可以看到希臘的、蘇美爾的、埃蘭的、波斯的和印度的神像。這一方面反映了他對宗教的兼容並包的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所統治的帝國是廣大的。貴霜帝國的建立,為東西方之間的經濟來往和文化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也正體現了佛教的包容性。

君主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8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