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慈照寺

慈照寺,通稱為“銀閣寺”,日本室町時代遺留下來的國寶級建築。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屬於代表東山文化的臨濟宗相國寺派。

基本概述

慈照寺山號為東山。寺院創立者為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開山祖師是夢窗疎石。 (實際上,夢窗疎石是在該寺院創立前1個世紀左右時的人物,因此被稱作“勸請開山”。)足利義政在寺內興建了觀音殿,被通稱為“銀閣”,因此,寺院全體被稱為“銀閣寺”,這一名稱與同在京都的“金閣寺”(正式名稱為鹿苑寺)相呼應。慈照寺是把足利義政在文明14年(1482年)在東山山角上營造的東山別墅改成禪寺的。東山殿是模仿西芳寺而建立的。寺院以水池為中心設有觀音堂銀閣,持佛堂東求堂等建築物。廣受當時讀書人的愛戴。雖然荒廢過一段時間,但是17世紀的中期開始又恢復到了昔日的風光。銀閣是長享3年(1489年)建設的二層樓閣,下層是東洋式書院,上層是禪宗的佛堂。東求堂是祭祀守護神的持佛堂和書房並兼的建築物,是文明18年(1486年)修建的,位居在東側的面積為4帖半的同仁書房設有最古老的付書院和遠架子。慈照寺的庭院雖然在戰國時代荒廢過一段時間,但是到了元和元年(1615年)復興時得到了修建。以水池為中心的名石,樹木和石組上凝聚著工匠的心血。地理簡介

京都從794年成為日本的首都,名為“平安京”。至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建設以來,它接受了無數次歷史風雨的洗禮之後,變化頗為巨大。但是,總是有時導入當代最先進的技術設備裝置,在產業,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到如今,也展示著古而不老的風姿。與此同時,京都完整的保留住了它千餘年的歷史文化遺產。以寺院神社為首,具有古代風格的房建築物的存在,成為歷史的見證。各種祭禮和精湛的手工藝技術充分顯示出了們繼承發展的意志。古代京都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南北約5.2km,東西約4.7km。以朱雀大路為中心(寬度約85m)分為左京,右京兩區,曾經擁有在最大15萬大在住人口。左京,右京兩區分別有國營市場,儲存著全國各地的豐富物產。手工業也是政府直接經營。高技術人材雲集此處。古都的北部有天皇的皇居,和政府機關。它是日本政治的中心。以天皇為首,貴族,官員,武士等都生活在這裡。周邊地區是政府官員的官邸,宅院井然有序,形成官邸街。京都這個名字在中世紀初被人們固定下來。朝廷的軟弱無能促成的武士政權的誕生。京都作為一國之都也變得有名無實。鴨川河東的耳家町成為武士政權的根據地,新的都市景觀在東山一帶形成。歷史並不這麼簡單。中世紀,京都成為新佛教興起的中心,北山,東山,西山的山麓建起了許多寺院。在平安京原則上除東寺和西寺之外不可有其他寺院,但在市民的支持下也陸續建起來了。 13世紀,14世紀,15世紀,隨著時代的推進,作為宗教文化都市,京都被給予了特有的新的景觀和性格。

歷史沿革

1473年(文明5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將將軍職位讓於嫡子足利義尚,從1482年開始,在東山的月待山麓開始建造東山山莊(又稱東山殿)。這一地區還建有一所淨土寺(在應仁之亂中被燒毀),因此近代以後,該地區被稱為左京區淨土寺。應仁之亂平息後不久,京都地區民生凋敝,經濟疲弊,但是足利義政為了繼續建造東山殿,仍大肆向百姓徵收稅金(段錢)和課以勞役(夫役),獨自過著風雅安逸的奢華生活。東山殿的建造共耗時8年,直到義政逝世前不久才正式完工,但義政在其完工前就急於遷至此處居住(1483年)。東山殿內建有會所、常御所等大規模設施,儘管無法與足利義滿建造的北山殿(後來的金閣寺)相媲美,但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功能。然而,保存至今的建築物只有銀閣和東求堂。

1490年(延德二年)2月,為供奉逝世的義政的化身菩提,東山殿被改為寺院,後作為相國寺的末寺,創立為慈照寺。日本戰國時代末期,慈照寺也曾被關白近衛前久當作別墅,這是因為慈照寺的歷代住持多出自近衛家。近衛前久死後,慈照寺作為相國寺的末寺,再次興盛起來。

1952年3月29日,慈照寺的庭園被日本政府指定為特別史蹟和特別名勝。 1994年12月17日,慈照寺作為古都京都文物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義政的死後,該寺被改為臨濟宗相國寺派禪寺,名稱也隨義政的法號被命名為慈照寺。一般認為1482年營造的當時,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園周圍散落著大小12棟的建築物。現在,只有通稱銀閣的觀音殿(國寶)東求堂(國寶)是當時的遺留建築。觀音殿的1層叫做心空殿,2層叫做潮音閣。同時,東求堂內的同仁齋是現存最古老的書院式建築。還有代表東山文化的別緻庭園。

寺內構造

銀閣寺垣庭園(特別史蹟、特別名勝)——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園。庭院建造的初期模仿了通稱為“苔寺”的西芳寺庭園(夢窗疎石設計),但在江戶時代,庭院被大規模改修,失去了原來的面貌。 “銀沙灘”(ぎんしゃだん)、“向月台”等兩處沙礫造型,是在江戶時代後期成型的。此外,1931年被發掘的枯山水庭園,位於東方山麓,據說保留了室町時代的風貌。銀閣(日本國寶)——足利義政的山莊東山殿內建造的觀音殿,後經常被用於和義政祖父·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建造的金閣相對比,因此得現名。該樓於1489年(延德元年)開始建造,同年不久即完成。正式名稱為“東山山莊觀音殿”。建築結構為雙層、寶形結構、柿葺,平面為長方形,正面寬8.2米,縱深7米。底層的“心空殿”為普通住宅風格,上層的“潮音閣”為方形三間(正面側面均為三間)的禪宗式樣(唐樣)的佛殿。

雖然鹿苑寺金閣名副其實地在建築物表面貼上了金箔,但是銀閣卻沒有貼過銀箔的痕跡。關於這一點,有種說法認為,起初建造者計劃使用銀箔,但後來由於政府財政窘迫,沒有按計劃完成。 (也有說法認為,由於該樓是義政的隱居場所,因此起初就希望使用木材原色,而沒有使用銀箔的計劃)。慈照寺的庭園內配有眾多名貴的石材和樹木,體現了當時東山文化中註重茶道和禪宗文化的思想,因此也有人認為貼銀箔更符合當時文化的風氣。東求堂(とうぐどう)(日本國寶)——義政的佛堂和茶室,建於1486年(文明18年)。該樓面對水池,正面寬三間半,平面為正方形。正面左面為方兩間的佛殿,右側為義政的書房和茶室(稱作同仁齋)。書齋北側的副書院和違棚是現在最古老的座敷裝飾風格的房間,是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被視為日本建築史上寶貴的遺產。此外,研究表明,該樓建造當初的位置比現在的位置更靠近南側的銀閣。

銀閣寺垣——從慈照寺寺門到庭園的入口處道路兩邊,保存有圍牆遺跡,被稱為“銀閣寺垣”。

寺藏文物

慈照寺是公元15世紀末,當時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足利義政”效仿其祖父曾建造的金閣寺而下令興建的別墅。足利義政死後,根據他的遺囑,這座別墅被改建成寺院。由於寺院境內有一棟被稱作“銀閣”的建築物,所以這座寺院也被稱作“銀閣寺”。寺內的庭院,具有當時“東山文化”的獨特風格。 “東山文化”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段輝煌的文化。 “銀閣寺”的庭院又被當作“東山文化”的典範而聞名。庭院佔地面積達2萬平方米。庭院內的“觀音殿”、“東求堂”保留了當初的原貌,它們均已被指定為國寶級文物。國寶——銀閣、東求堂

重要文化財——絹本彩色畫卷春屋妙葩(しゅんおくみょうは)像(2003年指定)

特別名勝·特別史蹟——慈照寺庭園

旅游資訊

門票:參觀500日圓(東求堂,本堂襖繪為申請制另收費1000日圓)

營業時間:8點30分1∼7點(12月10日∼2月為9點∼16點30分)

交通:JR京都站→市內巴士5・17系統25分,巴士站:銀閣寺道下車,徒步7分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