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中國青年黨

中國青年黨  初名“中國國家主義青年團”。 1923年12月2日成立於法蘭西共和國巴黎。主要發起人有曾琦、李璜、李魯之、李不韙、張子柱、胡國偉、何魯之等人。 1924年3月1日在巴黎召開第一屆代表大會,發起人均被推選為中央委員,還推選曾琦為委員長,何魯之、李璜、張子柱、李不韙、胡國偉、段震環分掌內務、外務、宣傳、組織、訓練、總務各部。 1929年8月20日在瀋陽舉行第4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定名為“中國青年黨”。該黨由地主、資本家、軍閥、政客及部分知識分子組成。抗日戰爭期間,一部分成員公開投靠日本。解放戰爭期間,進一步依附國民黨政權。該黨於1949年隨國民黨去到台灣。

該黨赴台初期,在政壇上尚能發揮些微小影響,在一些民意代表選舉中還能獲取一些席位。但在50年代後,其實力明顯衰退,在政壇上難以發揮制衡作用。導致這種狀況的內因是黨內派系林立,外因是國民黨分化控制。在台灣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退職之前,青年黨在“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中有50多個席位,但在台灣的第二屆中央“民意機構”中則無一人當選。

青年黨自成立之後,內部一向不統一,到台灣後,各派別間的鬥爭逐漸公開化。 1986年12月27日,青年黨召開第14屆三中全會,通過了15項黨務革新提案,確定了爭取報禁開放、制定政黨法、政黨地位平等、政黨經費應由國庫平均負擔等為該黨未來目標。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3.5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