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白衣渡江

白衣渡江是一次三國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偷襲戰之一。這是呂蒙策劃,由呂蒙與陸遜共同實施的針對當時最負盛名的大將關羽的一次大陰謀。先是呂蒙抱病,推薦陸遜接手軍隊事務。陸遜以其年少,關羽必不防備,加上託書示弱,關羽為人驕橫,自然落到了這個圈套之中。最後關羽在重奪荊州無望之下,只得率領餘下殘兵退守麥城,最終因彈盡糧絕,被俘被殺。事件經過

歷史背景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被關羽打得喘不過氣來,一面盡全力阻擋關羽,一面派人“許(諾)割江南以封(孫)權”,叫孫權起兵襲擊關羽的後方來減輕曹魏的壓力。

東吳集團中的有識之士,一直都有關於全佔荊州的主張。甘寧:“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魯肅:“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之前因為“聯劉抗曹”的重要性大於了荊州的重要性,江東以魯肅為代表的聯盟派一直攻打荊州的沒有動靜,而此時關羽攻打襄陽、樊城,進展頗為順利,若置之不顧,劉備實力大增,足以和曹操抗衡,而東吳淪為最弱勢的一方。關羽的威脅更大,他佔據著長江的中上游,順江而下來吞併吳國是十分容易的事。 “聯劉抗曹”的重要性已經小於了荊州的重要性。

發展過程

呂蒙秘密向孫權建議,說如果現在命令徵虜將軍孫皎守南郡,潘璋駐守白帝,蔣欽率領流動部隊一萬人沿長江上下活動,哪裡出現敵人,就在哪裡消滅,而呂蒙本人在上游據守襄陽,這樣,“何憂於操?何賴於羽?”還說:關羽為人自負、實力雄厚,對我們並不是真心相待。現在關羽之所以未立即向東進攻我們,是因為您聖賢英明,我和其他將領們還沒死。如今,不在我們強壯時解除這一後患,一旦我們都死去,那時再慾和他較量是一定會失敗的。孫權仔細考慮了一下,決定攻打荊州。

呂蒙來到陸口,發現關羽雖然去征討樊城,卻留下很多軍隊防守,急促之間也不能有什麼新的突破。呂蒙就對孫權建議,說要用一個還沒有什麼知名度的人來接​​替自己,讓關羽不再擔心東吳而放鬆戒備,並且推薦了陸遜,說他“才堪負重,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

孫權同意了呂蒙的建議,而陸遜一到陸口就寫信給關羽,全方位地歌頌了關羽的功德(稱其功美),同時一再地表示自己很年輕,沒有經驗,願意再為兩方的和平友好繼續努力,並且還希望關羽能夠多多關心和支持自己(為盡忠自託之意)。關羽果然上當,對東吳不再存有戒心(羽意大安,無復所嫌),便逐漸把東線的軍隊北調趕赴樊城前線。

得到消息的呂蒙來到潯陽,把精銳士卒都埋伏在船艙裡。在甲板上搖櫓、揚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帶甲胄(使白衣搖櫓),把自己裝扮成商人(作商賈人服),沿著長江向江陵進發,沿途關羽的巡哨都沒有引起警覺,反而所有的崗哨包括站崗的軍士都被“盡收縛之”。由此可見,關羽對呂蒙如此巨大的軍事行動竟一無所知。

等關羽得到消息已經太晚了,最終關羽敗走麥城。 [1]

攻打原因分析

從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赤壁大戰的後一年)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孫權與曹操在這十年之中所打的仗,比劉備對曹操所打的仗更多。事實上就在公元219年孫權還在進攻曹魏的合肥。孫權之所以不停地和曹操交鋒,是為了自己的地盤與性命,若不是這樣,被曹操吞併,或者被劉備吞併,二選一的答案而已。

從外交意義上看:

劉備作為江東的盟友,在江東外患嚴重的情況下,做了一連串不僅足夠激怒孫權,而且也令孫權失去安全感的事:1.在赤壁大戰以後,劉備以閃電般的速度攻取了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和桂陽郡,一舉把荊州南部收為己有。 2.和孫權的妹妹相處得很不和諧。 3.孫權建議共同進兵取益都,而劉備大義凜然、義正詞嚴地加以拒絕。後來,劉備竟然自己單獨行動奪了劉璋的地盤。 4.劉備又進軍漢中,做了漢中王,卻沒在事前和孫權這位盟友有所商談。 5.關羽拒絕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孫權的一個兒子,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自比為虎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稱孫權為犬就未免太過分了。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關羽攻打襄陽、樊城,進展頗為順利,若置之不顧,劉備實力大增,和曹操抗衡,而東吳淪為最弱勢的一方,怎麼看都是被吞併的命運了。

從戰略意義上看:

長江從四川東出到湖北,江流出於崇山峻嶺之間,江面若不是狹窄,就是彎曲,一般有險可守。可從湖北開始,江流變得寬闊。若是佔據上游,則長江天險與下游共有,順流而下,勢如破竹,很快就可以威脅到下游的核心地帶。

於蜀而言,沒有荊州尚能在地形相對封閉的四川盆地中割據,只是失去了與魏抗衡的基地;於魏而言,拿下荊州則可俯視長江,佔領東吳,挺進西川,統一中國;而對於東吳而言,東吳立國,所憑仗的是長江天險。而荊州正在長江的上游,沒有荊州將無以立國。

“敵在淮南,而長江之險,吾與敵共;敵在上游,而長江之險,乃制之於敵矣。”(《讀史方輿紀要南直方輿紀要序》)荊州正處在東吳的咽喉,南陽和襄陽在攻防上的唇齒相依之勢,長江天險本身固守的本錢,怎可反受他人箝制。 [2]

結論

荊州對於東吳來說如此重要,若是當劉備勢力大增的時候,孫權依然沒有荊州,天下三分很可能變成兩分天下,孫權盤踞江南,毫無發展空間。

而奪取荊州以後,東吳消除了來自關羽的威脅,全據長江,進可攻,退可守,實力大增,從此開始天下三分。

訛傳糾正

“白衣渡江”中的白衣,並非穿戴白色衣服,而是指身著便服,未穿甲胄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戰船都改裝作商船,讓兵士躲在船艙裡。並非一律穿上白色衣服。也就是說,不穿作戰人員的衣服,而是只穿平民百姓,商人的衣服,避免別人的注意,達到偷襲的目的。

史籍記載

(陸遜)至陸口,書與羽曰:“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廩良規。”又曰:“於禁等見獲,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勳足以長世,雖昔晉文城濮之師,淮陰拔趙之略,蔑以尚茲。聞徐晃等少騎駐旌,窺望麾葆。操猾虜也,忿不思難,恐潛增眾,以逞其心。雖云師老,猶有驍悍。且戰捷之後,常苦輕敵,古人杖術,軍勝彌警,願將軍廣為方計,以全獨克。僕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雖未合策,猶可懷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羽覽遜書,有謙下自託之意,意大安,無復所嫌。遜具啟形狀,陳其可禽之要。權乃潛軍而上,使遜與呂蒙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遜徑進,領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3]

相關人物

關羽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2.*.*)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