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小冰河期

小冰河顧名思義指的是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但是比主要的冰期還要暖和,維持的時間也比較短。一般而言,小冰河期泛指15世紀至19世紀中葉氣溫偏低的時期。大約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地球上廣大地區出現了寒冷氣候,人們稱為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 2012年2月,據美國媒體報導,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並開始冷化,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英國《每日郵報》因此宣稱2012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名詞解釋

小冰河期始於13世紀,在17世紀達到巔峰,並最終在大約200年前減緩了活動趨勢。在它的巔峰時期,北歐一帶飢荒肆虐。有人認為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飢荒中喪生。與此同時,全球各地冰雪蔓延:埃塞俄比亞的部分地區白雪皚皚,中國的農作物歉收,蘇必利爾湖面開始結冰。

科學家無法斷定小冰河期開始的確切日期,因為歐洲各地氣候變冷的時間都不相同;但是,回暖的時間則大致相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歐洲大部份地區皆經歷了數百年的寒冷惡劣的氣候。有關小冰河期的相關資料以歐洲地區最齊全,在世界其他地區資料則殘缺不全。但是冰河學家發現公元1600年左右,世界各地許多冰河開始向低處延伸,而在過去一百年,世界各地的冰河則明顯往高處退縮。雖然尚缺乏顛撲不破的證據,許多資料皆顯示小冰河期是一個全球性現象。各種古氣候資料證實了這一觀點。譬如,中英格蘭的溫度、加州白山的樹木年輪寬度,皆顯示氣溫在13世紀開始下降,一直到19世紀才明顯回升。這些資料取自不同地點,估算方法也各自不同,但是都指出小冰河期曾在世界上許多地區發生的事實。

歷史狀況

在小冰河期之前,地球氣候較暖和的狀態亦達數百年之久。此一情況在13世紀逐漸改觀,天氣逐漸變冷,海冰覆蓋面積增加,海上惡劣天氣頻繁不利於航行。在歐洲大陸,惡劣天氣出現的頻率也逐漸升高,農作收成及漁獲量皆明顯下降。歐洲北大西洋沿岸頻頻遭受風暴侵襲,海岸受到侵蝕而且洪水不斷發生。 13世紀後葉及14世紀前葉,飢荒更是頻頻發生。此後歐洲氣候一直處於偏冷的狀態,在16世紀雖有回升的跡象,但是到了17世紀,氣溫又明顯下降,低溫狀態維持到19世紀中葉。

小冰河期的另一特色是天氣變異相當大,亦即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較高。中英格蘭的氣象資料顯示,在1659-1979年之間,最冷及最熱的冬天與夏天多發生在小冰河期。倫敦的泰晤士河河面在1664-1665到1813-1814之間結凍20-22次,倫敦市民甚至在冰凍的河面上舉辦舞會等活動。此段期間,荷蘭的運河也經常結冰。冰雪覆蓋的地貌成為常態,也因之成為畫家筆下常見的景色。

小冰河期也在中國發生。當歐洲仍處於中世紀暖期時,中國就已進入長達數百年的冷期,在南宋期間,氣候曾經一度回暖,但是仍舊偏低,而且維持不久,之後的元、明、清三代大多屬於寒冷的年代。明代中葉及後葉,氣候寒冷乾旱,極度寒冷的時期驟然加劇,糧食產量驟然下降,這對於一個人口龐大的帝國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這導致了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後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並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在16世紀中,旱災發生次數高達84次,居歷史上各世紀之冠。

相關研究

對有些人來說,小冰河期只是一段歷史奇聞——一直溫和的世界上的一次偶然的氣候波動。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小冰河期預示著今天的氣候將發生變化的危險。而在過去的3年裡,有人又提出了第三種解釋。紐約帕利塞茲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質觀測所的傑勒德·邦德認為,小冰河期是世界氣候系統中普遍存在的一種“脈動”的最近徵兆。這種大約每1500年出現一次的氣候脈動,看起來基本上不受冰河作用(即大約每10萬年一次的“大冰河期”)的影響。小冰河期的歷史可能要比後者長得多。

令人著急的是,這種氣候脈動的起源仍然是個謎。地球軌道的擺動被普遍認為是冰河作用的起因,但​​是沒有公認的天文資料能夠解釋這種新發現的氣候循環。不過,一些有趣的說法可能會有助於我們了解未來氣候可能出現的變化。

若干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無意間跟踪著行星脈動的踪跡,但他們對其規律卻不甚了了,因為他們所“聽到”的只是偶然的波動。 80年代初,德國一位研究生取得了第一個突破,他發現了現在被稱作海因里希活動的現象。

在戈丁根大學學習期間,哈特穆特·海因里希發現在北大西洋海底的沉積物中埋著若干奇怪的岩石碎片層。這些岩石碎片層從加拿大沿海一直延伸到不列顛群島以西的海域,甚至在南邊很遠的百慕大海底鑽取的沉澱物樣本中也發現了它們的存在。碳-14年代測定法檢測表明,這些呈帶狀的岩石碎片層,是1萬年前上一次冰河作用結束之前,以大約8000年的時間間隔斷斷續續地沉積下來的。

奇怪的是這些岩石碎片來自加拿大北部的哈得孫貝地區。它們怎麼能往南移動得那麼遠?海因里希得出的唯一解釋是,它們是由從北美主冰原上分離出來的冰山帶來的。他說,浩浩蕩蕩的冰山“艦隊”,在最終融化並把所攜帶的岩石碎片沉到海底之前,肯定往南漂流了幾千公里。

90年代初得到的另外一項重要發現,是丹斯加德/厄施格循環,即D/O循環。它指的是同樣是在上一次冰河期發生於格陵蘭島上的一系列突然而且巨大的氣溫變化。哥本哈根大學的維利·丹斯加德在分析格陵蘭冰層中氧同位素的組成時發現了這一循環,他發現該地區氣溫的波動平均至少在2攝氏度以上。

形成原因

這兩種週期性活動的重要性,並沒有馬上被人們認識到:最初看起來,它們都是局限於上一次冰河作用範圍內的不同尋常的小規模局部事件。海因里希活動被歸因於冰原固有的不穩定性,而D/O循環則被歸因於格陵蘭島附近洋流的局部變化。

後來的兩個發現改變了這種觀點。同樣是來自拉蒙特—多爾蒂地質觀測所的海洋學家華萊士·布勒歇爾發現,與D/O循環有關的海洋環流變化,是被稱為“傳送帶”的全球海洋環流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一種對於全球熱量分配十分重要的機制——相當於地球的溫度調節器,因此,它的作用不大可能是局部性的。

於是邦德開始懷疑海因里希活動同D/O循環是有關係的,並且是與其他地方的氣候變化——如歐洲和北美冰河的擴張或縮小——同時發生的。他推測它們可能有共同的原因。

為了證實這一點,邦德重新檢查了從北大西洋海底鑽取的沉積物樣本。過去的5年中,他分析了取自​​大西洋底3個不同地方的沉積物。其中有些是幾年以前由拉蒙特—多爾蒂地質觀測所的韋瑪號科學船從愛爾蘭附近的海底和格陵蘭島與冰島之間的海峽中鑽取的,另一些則是邦德自己在紐芬蘭附近海域重新鑽取的。他仔細研究這些沉澱物樣本,尋找過去3萬年裡的氣候信息,這段時間涵蓋了上一次冰河期的末期和冰河期之後的全新世——即我們現在所處的被認為是溫和平靜的時期。

當然,邦德發現了海因里希觀察到的每隔8000年出現的岩石碎片。但他還發現了另外一些頻繁得多的意外氣候變化跡象。沉積物樣本都顯示了大約每1500年出現一次的層狀物,其中包含了兩種外來的物質,即被格陵蘭和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赤鐵礦染紅的石英和長石顆粒。邦德斷定,它們都是被冰摩擦下來,並隨著從冰原上分離出的冰山一起往南漂流到北大西洋的。在樣本中還有在冰島歷史上不斷發生的火山爆發中形成的熔岩速凝體。邦德認為,這些通常散落在冰島附近海洋裡的暗棕色玻質碎片,定期隨巨大的冰山隊伍漂流到溫暖的大西洋水域,最後沉到海底。

海因里希認為,這些冰山“艦隊”肯定是大陸冰原不斷擴展的結果。冰原擴展到某種不穩定的程度時便開始瓦解。邦德證實了這種說法不足以解釋他所發現的每1500年一次的脈動。首先,在冰川期和間冰期,無論是否存在冰原,寒冷期都會以長度相似的間隔出現。其次,來自格陵蘭島和冰島兩地的岩石數量是同時達到高峰的,如果它們是由區域事件決定的,就不大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氣候變冷的脈動呢?邦德再次分析了從海底鑽得的岩芯。在顯示冰河跡象的那些岩層中,還含有數量異常龐大的冷水浮游生物遺骸和數量明顯稀少的暖水浮游生物遺骸——這表明海水錶面溫度在低溫脈動期間比現在大約要低2攝氏度。至關重要的是,海洋似乎在冰山艦隊啟航之前大約500年就開始變冷了。看來是海洋溫度的降低引發了冰山漂流,而不是相反。

結論似乎是再明顯不過了。快速的氣候變化不斷出現於冰川期和冰川期之後的時期——直到最近,科學家還認為冰川期之後的時期是風平浪靜的。此外,這些以脈動形式出現的快速的氣候變化,並未因為上一次冰河期的結束而改變。脈動幾乎是定期出現的——當然不會像音樂節拍器那樣按部就班。邦德說,脈動的間隔會有差異,從1300年到1800年不等。但這種脈動是可以辨別的,就像人的心跳加速或變緩是可以辨別的一樣。邦德說,這種脈動“決定了氣候變化的速度”。

這樣的脈動已成為歷史,抑或仍將是以後氣候變化的一部分。邦德1998年在紐芬蘭附近海底鑽取的新岩芯首次表明,小冰河時期的海底沉積物中含有這種脈動的所有特徵。火山熔岩速凝體層、被赤鐵礦染紅的岩石層和冷水浮游生物層都出現在相應的位置上。因為小冰河時期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所以有人認為20世紀氣候變暖是地球逐漸從寒冷時期恢復的證據。難怪布勒歇爾說,理解人類在全球變暖趨勢中所起作用的關鍵“也許在於解開小冰河時期終止之謎”。

相關推論

是什麼造成了神秘的脈動?大多數研究者認為,重要的線索在於海洋環流以及海洋與大氣的密切關係。海洋與大氣關係的關鍵是北大西洋,即出現冰山艦隊的地區。向北的墨西哥灣流就是在該地區停止向前,並降溫結冰的。冰冷的、含鹽量逐漸增加的海水下沉至海底,使被稱為“傳送帶”的全球海洋環流中的慢速系統得到維持。布勒歇爾稱這種環流系統為我們氣候的“阿喀琉斯之踵”。

邦德說,“傳送帶”自發的內在擺動可能會導致大氣的脈動。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推測可能存在著外部力量的作用。這種外部力量可能是到達地球的太陽射線的變化,或者正如最近出現的引人入勝的理論認為的那樣,可能是對地球潮汐產生影響的宇宙引力。

研究氣候的美國科學家查爾斯·基林早些時候指出了有關海水潮汐的值得注意的東西。他發現地球、月球和太陽排列的不斷變化改變著潮汐的大小,這些變化的發生頻率與邦德發現的氣候週期的頻率基本一致。基林同時提出了原因。他說,強烈的潮汐加強了海水在垂直方向的混合,把海底冰冷的海水帶到海面,從而降低了上空大氣的溫度。

基林計算出上次潮汐強度出現峰值大約是在1425年——這恰巧也是小冰河期的高峰時期。這種令人吃驚的說法引起了邦德的注意,他說這種說法至少與其他的說法“一樣有道理”。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52.1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