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鄭採

元代詩人鄭採

鄭採(1307-1365)字季亮,號曲全,溫州平陽招順鄉湖井人(今蒼南縣赤溪鎮信智湖井村),元代著名詩人.。鄭東與兄東移居江蘇常熟刻苦學習,採工詩,與兄鄭東合編有《鄭氏聯璧集元詩選》傳世。採性情狷介,從來不屑屈處人之下。二十歲時喪父,便挑起書笈行裝出門。途經婺州(金華),肅訪使早知其名,欲薦為椽吏,鄭採堅決謝絕。到崑山會見長兄鄭東,從此埋頭於經史子集。他聽說常熟山水秀麗,便移居就讀。當地顧老有一個女兒,賢而慧,多年擇婿不就。見到鄭採,就主動地把女兒許婚給他。此後,鄭採便與哥哥鄭東在常熟顧家長期寓居下去。宜人顧氏、繼取陶氏。陶氏生四子一女。長思本,次思先、思宗、思祖。女明月,適殷宗信。臺閣宏麗之規,無山林枯槁之氣。明初宋濂作序中說:曲全之文,則規矩峻整,如齊魯大儒,衣冠偉然,出言不凡,曲盡情態。然皆有傳於世。鄭東(1269-?),字季明,號杲齋。客授崑山,晚寓常熟。幼嗜書,明《春秋》。天分絕人。應舉試不合主司意,即棄去。肆力於古文辭,日試萬言,滔滔不休。歐陽玄奇其才,欲薦之,會疾作而卒。其弟採,字季亮,又字曲全,性狷介,州里不能容,因來就寓讀書,晚又同寓海虞(今常熟)。東弟採亦工詩,並有文名。東,文多不留稿,僅存百篇;採三十餘篇。元末兵亂,遺文散落,採子思先合寫成《鄭氏聯璧集》,厘為四十卷。宋濂為之序,曰:“杲齋之文,則氣質沉雄,如老將帥師,旌旗火鼓,繽紛交錯,咸歸節度。曲全之文,則規制峻整,如齊魯大儒,衣冠偉然,出言不凡,曲盡情意。然皆有臺閣弘麗之觀,而無山林枯槁之氣。”

鄭黼,鄭採祖父,信智湖井人,南宋進士,為宋室郡馬。祖父鄭黼是一個仁厚長者,他娶了宋朝皇族之女為妻,卻從未自覺高人一等或仗勢欺人。人們因為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九十,平日又多行善事,所以就稱之為“九十佛”。

鄭愉(1222?-1326),鄭採父,信智湖井人。約於南宋淳祐二年(1242)壬寅科釋褐進士。十三歲通讀五經,二十歲中詞科。但由於南宋的滅亡,並沒有獲得出仕的機會,只有在家鄉過著隱居的生活

鄭思先,鄭採子,洪武八年(1375),鄭思先任磨勘司令,鄭採也被追贈為奉議大夫、磨勘司令。在此之前,鄭思先還在國子監任過職,與國子司業宋濂有交情。他把父親和伯父的詩文合編為《鄭氏聯璧集》,請宋濂作序。 《鄭氏聯璧集》共十四卷,其中鄭東的文章有一百篇,詩四百八十首,鄭采的文章有三十篇,詩一百首。鄭思先後來升任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又請宋濂為鄭采寫墓誌銘。現在,《鄭氏聯璧集》國內已無傳本,只有清代顧嗣立所編的《元代選三集》還保存了鄭東、鄭采的三十九首詩。而關於鄭氏兄弟的生平,最詳細的資料也就數宋濂的序文及其為鄭採所作的墓誌銘了。

《鄭東鄭採傳》

祖黼,尚宗室女,未嘗挾貴驕人。其第行九十,人以九十佛呼之。父愉老,年十三通五經,弱冠舉詞科,會國亡,隱居不出。 (宋濂磨勘司鄭公墓誌銘)

東少嗜學,天資絕人,兩試行省,不合主司程度,遂棄去。 (舊志)  遊浙東西,大肆力於古文辭。久之思如泉源,滾滾出不休,日試萬言,倚馬可待。翰林學士承旨歐陽元奇其才,將薦於朝,未上,遂以疾卒。

遺稿有文百篇,詩四百八十首。從子思先裒錄之,合其父採文三十篇,詩百篇,寫成厘為一十四卷,題之曰:《鄭氏聯璧集》,宋濂序之曰:杲齋之文,氣韻沉雄如老將帥師,旌旗金鼓繽紛交錯,咸歸節度。曲全之文,則規制峻整如齊魯大儒,衣冠偉然,出言不煩,曲盡情意。然皆有臺閣宏麗之觀,而無山林枯槁之氣  (宋濂鄭氏聊璧集序)   長洲顧嗣立以為深得二鄭旨趣。 (元詩選小傳)

採性介,特不屑屈人下。年二十喪父,州里群少年肆狎侮之,採奮然自勵曰:“大丈夫有髯如戟,肯受鼠輩侵凌乎?”束書出遊,道經婺州,肅訪使某聞採至,欲闢為掾史。採以為辱,力辭去。

時仲兄東講授崑山,採趨就之,年已二十有四矣。東勉勗以學,於是始致力於六經群史。冬大雪,輒擁重衾厚幪而坐;夏熱,蚊蚋且噆人,熱蓻蒿煙逐之。夜參半,猶隱隱聞讀書聲。東歡其勤,每謂人曰:“異日以文行亢吾宗,必吾弟也夫。”

科舉法門,採投牒省闈,以持論太高報罷。退而歡曰:“試藝所以困天下英才,吾尚可溺而未省乎?”改轍攻古文辭,聞常熟多佳山水,將卜居以卒業。顧翁有賢女久未擇婿無當意者,一見,翁歡曰:“才俊如此,氣局如些,尚有敵之者乎?”竟歸之。採遂與東俱寄籍焉。

採正直不阿,見諂諛取富貴者,人道其名,輒唾去。家雖匱乏,一發不以千人。或勸其隨俗浮沉,怒曰:“我豈不知多田兒有粟帛耶?”弗聽,後屢自懲創,取老子語以曲全自號,終亦不能改也。州被水災,有司循故事督賦急,民不堪命。採率父老三四人,往江浙行中書泣白平章政事某曰:“水潦殺禾,民已無食,又欲得徵之,數万生靈將化為枯骨矣!”辭甚切直不少,貶得蠲賦一萬五千。

知州張某思行均役法,問計於採,採曰:“役未易均也。”張問其故,採曰:“公館人之家,其產甚夥,法當居上上,能平之乎?”張變色而作,後竟罷不行。宣城貢師泰,中書右丞相託克之客,來為都水庸田使,採以其儒者,作長書贄之,師泰覽其文,論議英發,憚不敢近。採遂不復上謁,君子多之。

採雅好賓客,雖甚貧必留連款洽,惟恐其亟去。士窮無歸者,或館之終歲,衣且食之無厭怠。所洊飢,客持券謁採,採視其家僅餘粟五斗,貸其五之三,故人瞿氏子將之淮南,囊橐為群盜所掠,裸跣走訴。採盡以衣衾巾履遺之。採消搖於門,見敝衣躡履而踏雪中者,呼之前,予以泉布,終不問其姓名。鄰有錢叟,闔門病疫無一治爨事者,採命家人煮粥藥日噉之,皆得更生。其急義大率類此。然剛而能容,士有忌其才高者,構為篇章以詬,或尤採不之答,採曰:“吾豈不能文哉?顧所見與彼異耳。”未幾遇諸途,邀與共飯,且贈以白金,其人大慚而退。

至正乙巳(即1365年),卒年五十七。思本、思先、思宗、思祖。俱籍常熟。思先明福建承宣布政使,以文學政事聞。 (宋濂磨勘司鄭君墓誌銘)  採才名與東埒,而其文集皆亡。東詩存者,多恢奇偉異,變化不可方物。采詩則溫醇雅正,循循然矩矱先民,蓋別標一幟雲。

鄭采詩

○出門膏吾車

出門膏吾車,欲登崑崙丘。崑崙在西極,我家東海頭。十步若九輟,鄰巷亦阻修。況茲幾萬里,而乃復悠悠。但當努其力,歲晏非所憂。聞道夕可死,聖謨實吾舟。

○去婦詞

敝衣尚可澣,古鏡尚可磨。郎心一昏蔽,反覆將奈何!緬懷初嫁時,同心指江河。江河固上流,郎恩中道休。娟娟芙蓉花,托根在芳洲。驅妾出門去,妾身將焉求。安得明月珠,置之郎心頭。

○送姚子章之浙東帥掾

南紀四明雄浙左,孤城百雉接風濤。越裳客去得犀角,日本船來看寶刀。元帥旌旗開外閫,掾郎才略服諸曹。帳中羽檄何須草,政愛夔州詩法高。

○送果上人遊雁山

雪消山色漲東州,最好天台雁蕩遊。背負青天緣鳥道,面承□雨看龍湫。深春林麓多金剎,落日江湖自白頭。石上玉芝應拾得,念吾無物可銷愁。

○題復古秋山對月圖

天〈四天〉〈四天〉兮月朤朤,山〈四山〉〈四山〉兮水〈沝上沝下〉〈沝上沝下〉。木森森兮竹〈三竹〉〈三竹〉,勢〈三寒〉〈三寒〉兮墨鱻鱻。

注:     <四天>音hao 浩,朤音lang 朗,<四山>音zhuo <四水>音man 漫<三竹>音zhi <三寒>音lin凜

朤,音、義具'朗',出自漢代《西江賦》”。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52.1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