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石頭記

賈府中秋開夜宴,賈母邀大家一起到凸碧​​山莊賞月,眾人擊鼓吃酒。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嘆人少,不似當年熱鬧,不覺對景感懷。湘雲過來陪她,二人來到凹晶溪館聯詩,湘雲聯寒塘渡鶴影,黛玉對冷月葬詩魂(一作“花魂”),湘雲贊黛玉詩句新奇,妙玉聽見亦誇讚,將剛二人的詩謄寫出來並結了尾。晴雯被王夫人以勾引寶玉為由,趕出抱恨而死。賈寶玉無可奈何,聽小丫頭說晴雯當了芙蓉花神後寫《芙蓉女兒誄》祭她,後竟成黛玉讖語。薛蟠娶妻夏金桂後,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媽不准,夏金桂和婆婆吵鬧。薛蟠無法在家。只得外出。 [2]

續四十回

迎春出嫁,寶玉心中傷感。賈政逼寶玉上課。襲人來瀟湘館探口風,婆子說了些造次之話,黛玉甚覺刺心,驚噩夢染上重病。元妃身體欠安,賈母、賈政等前往宮內探視。賈寶玉、妙玉走近瀟湘館,聽得黛玉撫琴悲秋之音,後琴弦崩斷,寶玉疑惑,妙玉走火入魔。寶玉見晴雯補過的雀金裘,心中悲傷並祭奠她。

黛玉聽到寶玉定親的消息,千愁萬感,把身子一天天糟蹋起來,杯弓蛇影,一日竟至絕粒。侍書與雪雁說寶玉親事未定,老太太要親上作親,黛玉聽了病情轉好。賈母知黛玉心事,主張娶釵嫁黛,王夫人、鳳姐附和。金桂暗戀薛蝌,與寶蟾借送酒戲之。賈政、王夫人商量娶寶釵的事,寶玉來到瀟湘館,黛玉與其參禪。怡紅院海棠冬天開放,賈母辦酒席賞花。寶玉丟玉,全家忙亂,請妙玉扶乩。

元妃薨逝,賈家懸賞尋玉。寶玉變瘋傻,老太太要給寶玉沖喜,鳳姐獻掉包計。黛玉從傻大姐那裡得知寶玉娶親後迷失本性,黛玉咳血病重,焚燒詩稿。寶玉、寶釵成親。寶玉欲死,寶釵說黛玉已死,寶玉昏死做噩夢。賈府人去瀟湘館哭黛玉。賈母禱天寬宥兒孫。主上宣旨革去賈赦、賈珍世職,發配邊疆,賈政襲賈赦的世職。雨村落井下石,包勇醉罵雨村。王夫人將家事交鳳姐辦理。賈母拿出銀兩給寶釵過生日,寶玉中途退席經瀟湘館聞鬼哭。寶玉夢黛玉而不得,錯把柳五兒當做晴雯。

賈母病重。迎春被“中山狼”(即孫紹祖)折磨死,史湘雲丈夫得了暴病。賈母壽寢,鳳姐辦理喪事,可辦事力詘,失去人心。鴛鴦自盡殉主。何三引賊盜來賈府,妙玉為賊所搶不知所終。趙姨娘中邪被折磨死。劉姥姥哭賈母,鳳姐欲將巧姐託付給她。寶玉找紫鵑表白心思。鳳姐死,王仁混鬧給鳳姐大辦喪事,平兒幫賈璉籌錢。甄應嘉進京拜會賈政。賈寶玉與甄寶玉貌象而異,寶玉斥之祿蠹。

寶玉病​​重,和尚送來通靈寶玉,寶玉死而復生。寶玉二歷幻境,看淡兒女情長。賈璉看望賈赦,將女兒託於王夫人。惜春出家修行,紫鵑陪伴。寶釵勸勉寶玉,與之辯論赤子之心。賈政回京行至毗陵,雪中見寶玉隨僧道而去。香菱難產而死,襲人嫁蔣玉菡。雨村遇士隱,歸結紅樓夢。 [2]

作者簡介

在20世紀初,“《紅樓夢》原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中國學界的爭論,這個爭論至今仍然存在。但大多數學者取得了共識——《紅樓夢》是由曹雪芹撰寫的前八十回,高鶚與程偉元續全的,但也有觀點認為八十回後是由無名氏所續,高鶚與程偉元不過是編纂者。

曹雪芹

曹雪芹,中國清代偉大的小說家、詩人、畫家,名沾(讀作“zhān”),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先世原是漢人,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是為旗人。大約1715年(也有說法為1724年)出生於清朝江寧府(今南京),卒於1763或1764年。祖籍河北唐山豐潤(一說遼寧遼陽、江西武陽,尚無確切定論。)

曹雪芹的高祖因隨清兵入關有功得受官職,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祖父曹寅,父輩的曹顒和曹頫等祖輩多代相繼擔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禦使,達60餘年之久,頗受康熙帝寵信。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負責接駕,並住在曹家。曹家也因此成為當時財勢熏天的“百年望族”,曹雪芹自幼便是在這“秦淮風月”之地的“繁華”生活中長大。

雍正初年,由於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牽連,曹家遭受多次打擊,曹頫被革職入獄,家產抄沒,舉家遷回北京,家道從此日漸衰微。這一轉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更清醒地認識了社會制度的實質。從此他生活一貧如洗,但他能詩會畫,擅長寫作,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小說《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出了這部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巔峰的文學巨著。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曹雪芹陷於極度的憂傷和悲痛之中,到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注:也有說法是死於次年除夕,即公元1764年2月1日,曹雪芹逝於1763年的說法見甲戌本脂硯齋甲午淚筆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入葬費用由好友資助。現存最早手抄本是乾隆甲戌年(1754年)的,但只有不連續的16回。後來又發現了若干手抄本,較重要的如乾隆庚辰年(1760年)抄本,今存78回。這些手抄本都題名《石頭記》,並且有署名“脂硯齋”等人的許多評語,所以又被稱為“脂評本”,簡稱脂本;脂本何以出現並流傳,尚有爭議。

高鶚

高鶚(約1738—約1815) 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云士。因酷愛小說《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漢軍鑲黃旗內務府人。祖籍鐵嶺(今屬遼寧),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程偉元

程偉元:江蘇省蘇州人,乾隆後期,在京花數年之功,搜羅《紅樓夢》殘稿遺篇,並邀友人高鶚共同承擔“細加厘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的編務,三印《紅樓夢》。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萃文書屋活字印本《紅樓夢》(程甲本)序據張問陶《船山詩草·贈高蘭墅鶚同年》詩自註說:“傳奇《紅樓夢》80回以後,俱蘭墅所補。”一般認為長篇小說《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是高鶚所續。一說是程偉元與高鶚共同續成,也有據乾隆間萃文書屋本《紅樓夢》程偉元“序”及“引言”談及陸續購得後40回續書殘抄本事,認為另有續寫之人,程、高只做了修補整理工作;但無論如何,程高均是紅學的功臣,他們對《紅樓夢》的傳播及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

作者之謎

《紅樓夢》第一回正文中,將作者歸之為“石頭”,這自然是小說家言。緊接著又提到,此書經“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則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語:“若云雪芹披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係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據一部分紅學家研究,脂批還多次說《紅樓夢》的故事很多取材於曹家史實,也可作為旁證。由於脂批中透露作批者與曹雪芹及其家族關係緊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參與了《紅樓夢》的創作,因此脂批可以說是曹雪芹作為《紅樓夢》作者的最直接證據,但有些派別認為脂批純屬後來者杜撰,不能作為研究證據。

清代詩人富察氏明義在其《題紅樓夢》詩序中說:“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明義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時代人,雖然沒有證據表明他們認識曹雪芹,但他們與曹雪芹的朋友敦誠、敦敏兄弟有密切往來,因此他們的說法被認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事實上,在《紅樓夢》成書後的近二百年間,作者一直是個謎。程偉元在活字印本《紅樓夢》的序中,第一句話就談到了這個問題:“《紅樓夢》小說本名《石頭記》,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書內記雪芹曹先生刪改數過。”文字間透露,關於作者是有多種說法的,儘管坊間傳說是曹雪芹所撰,程偉元做了研究,最終還是採取了審慎和保留意見的態度。

判定曹雪芹為《紅樓夢》的作者是胡適的功勞。胡適作為新紅學的開山鼻祖,在1921年完成的《紅樓夢考證》一文中,主要引用了清朝文學家袁枚的文獻記載作為證據。袁枚《隨園詩話》:“康熙間,曹楝亭為江寧織造,每出,擁八騶,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輟……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餘之隨園也……雪芹者,曹楝亭織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3]

曹楝亭即康熙朝的文學家曹寅,胡適考證出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據此斷定《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通過大量論證,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體小說。魯迅先生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也認為《紅樓夢》是一種帶有自傳性的作品。魯迅先生是這麼說的:“敘述皆存本真,聞見悉所親歷。”《紅樓夢》的特點是八個字:“正因寫實,轉成新鮮。”它寫實寫到力透紙背的程度,“轉成新鮮”,賽過那些純虛構的、純幻想的作品。這是魯迅先生對《紅樓夢》的評價。

但問題是,袁枚在文中兩次提到曹雪芹是曹寅的兒子,很令人費解,因為曹寅只有兩個兒子,曹顒和曹頫,曹顒早逝,要寫書的話只能是曹頫。而且,袁枚在南京做過江寧知縣,他明確說是曹寅嗣子(過繼的兒子),這個嗣子只能是曹頫。同時,袁枚“嗣子”之語寫於晚年的1790年代,是針對曹寅的兒子小時候在南京作詩有名而提到的,曹頫生於1690年代,說“相隔百年”沒有問題,而曹雪芹是曹頫的兒子或侄子,其生年近於或晚於袁枚,不可能引起袁枚的百年感嘆。另外,自雍正1722年上台,曹家就開始戰戰兢兢地過日子了,曹雪芹此時只有七八歲,甚至還沒出生,他在少年時曹頫就被入獄抄家,沒有條件和可能過大觀園的那種日子,自然也不會是賈寶玉的原型。清人裕瑞在其《棗窗閒筆》一書中明確說賈寶玉原型是曹雪芹的叔父輩人,證實了這一點。脂硯齋作有“元春省親實寫南巡”,“真有是語,真有是事”、“作者曾經”、“真有是事,經過見過”等批語,但康熙最後一次南巡時,曹雪芹並未出生。胡適的考證是存在重大紕漏的,主要源於當時並無有關脂批及曹家被抄等相關史料面世。

脂硯齋批語在作者問題上也閃爍其詞,模糊不定。批語稱“石頭”是《紅樓夢》的作者,屢屢稱石頭為“石兄”,稱賈寶玉為“玉兄”,有時候石兄和玉兄混用,例如第八回,寫賈寶玉“大醉絳芸軒”回房後撒酒瘋,甲戌本此處有眉批:“今加'大醉'二字於石兄,是因問包子,問茶,順手擲杯……石兄真大醉也。”但脂硯齋從未稱曹雪芹為“芹兄”,並且從不將作者和雪芹等同和混用。在甲戌本第一回“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處批此八字是“作者一生慚恨”。 “慚恨”是作者寫書的緣起和動機,曹雪芹開始寫書的時候二十幾歲,即使脂硯齋寫此批語的時候曹雪芹也才三十幾歲,都談不上“一生”之說。親人和朋友都對《紅樓夢》大加讚揚,也談不上“慚恨”。

正因以上諸多矛盾,近些年《紅樓夢》作者再次變得撲朔迷離,引起眾多紅學愛好者的探究,各種有關作者的學說和著述層出不窮。

相關版本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8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