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蠶叢

蠶叢,又稱蠶叢氏,是蜀國首位稱王的人,他是位養蠶專家,據說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向左交叉(通常漢族傳統衣服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後來蠶叢為了養蠶事業。率領部族從岷山到成都居住。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將軍扁攻​​打蠶叢和有緡氏,於是蠶叢跟有緡氏說用美女來讓夏桀沒有打仗的心情,果然夏桀被美女迷惑後,宣布要回到朝廷。西周時期,蠶叢被其他部落打敗後,蠶叢的子孫後代,都各別逃到姚和雟〈兩地於今四川西昌一帶〉,最後由新勢力魚鳧來結束這次戰爭。釋義

1.借指蜀地。

2.見“蠶叢路”。

3.蜀國首位稱王的人。

釋義3相關介紹

蜀人祖先

神話中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蜀與“鐲”通,即野蠶。蠶叢“目縱”,居岷山下的石穴裡,蠶叢、柏砱、魚鳧三代都有數百歲,“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績是“教民蠶桑”。從《蜀王本紀》到今日川西民間口頭故事都有很多這方面的故事。 《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著這樣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蜀王本紀》)”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 《華陽國志》)還有一個版本的《蜀工本紀》則說:“(魚鳧)王獵至湔山,便仙去,今廟祀之於湔。”(引《御覽》卷八八八)這就紿後來的學者和作家留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蜀人的祖先,從“教民養蠶”的蠶叢到“教民捕魚”的魚鳧,到“教民務農”的杜宇,治水的開明,都和農業生產有關。

人物介紹

蠶叢何許人也?他是“蜀”的化身,是中國華夏第一個把山上野蠶變為家蠶的人。是古蜀國第一個蜀王。他“衣青衣,勸農桑,創石棺”,以其偉大的膽略和超群的智慧,在成都平原發展生產和經濟,鑄就了古蜀國的歷史輝煌。瞿上城,是蠶叢在成都平原立國治蜀建立的第一個都城(在今天成都市雙流縣城南牧馬山),是蠶叢王創造輝煌古蜀國歷史的第一個“指揮所”。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文中感慨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他說的是傳說中的古蜀國。

成都歷史

成都正式的建城史始於張儀築龜化城,那麼成都的人文歷史從哪裡開始呢?我們說,應當從一個名叫“蠶叢”的酋長開始。

《蜀王本紀》載:“蜀之先王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魚鳧。”一開始就說蜀之先王名“蠶叢”,多麼乾脆利落,彷彿有開天闢地之概。

那麼,這個“創世紀”的蠶叢到底是成都平原的人還是盆地周邊的人呢?他是從蜀地百姓中成長起來的,還是從其他地方遷徙入蜀並最終取得統治地位的呢?據章樵注《蜀都賦》引《蜀王本紀》說:“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按史家考證,這個蠶叢氏部落是氐族的一支,他們世代居住在岷山一帶,由於山高路險,當然不能像平原居民那樣建起“木骨泥牆”的房屋,使生活過得比較舒適,而是因地制宜,在山崖上鑿起窯洞似的“石室”來居住。這是一個善於養蠶的部族,他們的長相和穿著都很奇特,“是時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縱,不曉文字,未有禮樂”。也就是說他們的眼睛是像螃蟹一樣向前突起的,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的樣式是左邊斜著分了叉的。蠶叢氏成天坐在密不透風的石室中思考問題,想尋找一塊更好的地方安居樂業,因為山地生活十分艱苦,對養蠶事業的發展也十分不利。後來,他聽說成都平原地勢開闊,沃野千里,於是就率領他的部族從岷山嚮成都平原遷徙,一路風餐露宿到了廣漢三星堆一帶。可能當時三星堆一帶已有部落聚居,但勢力都不夠強大,自然很快就被蠶叢氏吞併或同化了。這一次遷徙在沿途留下了許多古地名,從中可以看清當時蠶叢從岷江向南遷入成都平原的線路,如《蜀中名勝記》就先後記載有蠶崖關、蠶崖石、蠶崖市等。

考古研究

從今天的考古材料看,三星堆的確出土了不少與蠶叢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縱目式面具和椎髻左衽服飾等,這是否就是蠶叢部族留下的生活遺跡呢?廣漢三星堆一帶建城很早,而且曾經多次發生過部族間的爭鬥,這其間是否有蠶叢取代其他部族或魚鳧、柏灌取代蠶叢的爭鬥呢?明曹學詮《蜀中廣記》引《仙傳拾遺》記載一則故事,就說到當時三星堆一帶部族間的爭鬥情況:“蠶女者,當高辛氏之世,蜀地未立君長,各所統攝,其人聚族而居,遂相浸噬,廣漢之墟,有人為鄰土掠去已逾年,惟所乘之馬猶在。其女思父,語焉:'若得父歸,吾將嫁汝。'馬遂迎父歸。乃父不欲踐言,馬蹌嘶不,父殺之。曝皮於庖中。女行過其側,馬皮蹶然而起,卷女飛去。旬日見皮棲於桑樹之上,女化為蠶,食桑葉,吐絲成繭。”

故事大意

故事大意說:有個叫蠶女的嫻淑女子,生活在“高辛氏”年代,當時蜀地沒有蜀王,都是些零零星星的小部落,人民也在這些部落首領的統攝下各自過著聚族而居的生活,這樣的生活狀態難免會引起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吞併和戰爭。有一次,廣漢城址被相鄰的部落燒殺劫掠,蠶女的父親也被抓去做了人質,家中只剩下一匹父親平時乘坐的老馬。蠶女非常思念父親,於是就對馬說:馬啊,如果你去把我父親救回來,我就嫁給你做老婆。這馬聽了蠶女的話,高興得不得了,便偷偷地跑去把主人馱了回來。但是這個被救回的父親一聽說要把女兒嫁給馬做老婆,就不干;馬當然很生氣,又是跳又是嘶鳴,還以絕食相威脅,蠶女的父親也不是好惹的(可能他是部落中的一個首領),就一氣之下把馬殺了,剝下的皮和肉都晾在廚房中。這天蠶女從廚房中經過,那張馬皮突然跳起來,一陣風似的把蠶女捲走了;過了幾天,人們看見馬皮落在對面的桑樹上,蠶女變成了一條蠶,正在一邊吃桑葉,一邊吐絲把自己裹住成為一隻繭。這則故事雖為神話,但它記錄了古蜀時期“廣漢之墟”各部落間的矛盾關係,故顯得十分珍貴。

相關推測

蠶叢在蜀地三星堆一帶做了多少年的部落“酋長”? 《蜀王本紀》記載說:“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可見蠶叢氏在蜀統治的時間有“數百歲”,當然這不可能是指蠶叢氏本人做了幾百年的部族首領,而是以蠶叢為名號的時代持續過幾百年。蠶叢死後,《華陽國志》記載說:“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塚也。”看來這個蠶叢也是故鄉觀念濃厚的人,人都死了,還念念不忘當年居住在石室中的那份感覺,因而把棺材和墓坑都做成石頭的,以後人們看見類似的墳墓都會說,嘿,你看,這就是那些“縱目人”的墳。

蠶叢氏在蜀為王的年代,據有些考古學家推測,應早在商之前的夏代,因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城牆築於早商時期,是魚鳧王統一蜀國後才修建的,而蠶叢又比魚鳧早兩個“數百歲”,所以其年代應與夏代相當。當時蠶叢雖然“始稱王”,但明顯地還不具備國家君主的性質,可能僅是以血緣為紐帶的部落集團酋長,當時正處於原始社會末葉的晚期,而奴隸制的曙光正在慢慢到來。

由來

西周以前是否存在著古蜀王國?有關古蜀初期蠶叢和魚鳧兩代的記載,只有史料中的寥寥數十字而已。他們究竟是古蜀人想像中的祖先?還是確實存在過的君王?史學家們長期沒有定論。

1929年,四川廣漢三星堆月亮灣的一位農民在挖掘水坑時,發現了一塊雕刻精美的玉器,這是古蜀文明展露給世人的第一縷光輝。幾十年來,零散出土的文物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直到1986年,對三星堆遺址的大規模考古發掘才揭開了古蜀王國的面紗。遺址的出土文物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在川西平原上曾存在過一個獨特的高度發達的文明,蠶叢和魚鳧也確有其人,他們統治的時代就是以他們的名字來稱呼的。

《華陽國志》雲:“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三星堆遺址祭祀坑中出土了幾件大型縱目人面和鷹鳥形象的青銅器與文獻所載對照,印證了古蜀傳奇人物——蠶叢和魚鳧的存在。 “縱目”是蠶叢的形象特徵。三星堆青銅縱目人面像的眼球向前凸出於眼眶十幾厘米,有些人面的鼻樑上還鑄有一條龍。魚鳧就是魚鷹。鷹鳥等飛禽目光敏銳,足爪有力,御風而行,古蜀先民對他們充滿了幻想和仰慕,是我國古代敬鳥最甚的民族。古蜀人將鳥的形象賦予祖先,還不辭辛苦地鑄造了巨型鷹首、人首鳥身、人身鷹爪等形象的青銅禮器。這些文物在三星堆遺址的二號坑多有出土。

學術界比較認可一種說法:上古西南的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包括四川甘孜、阿壩兩縣、青海和西藏的全部地面)的古羌族支派。公元前五世紀前後,他們向東進入平原,與土生的華人雜居融合,孕育中華文化。他們的一支向東南遷居進入岷山地區,依山勢而居,壘石為穴。後又循河谷進入成都平原,開始漁獵生活,並撿拾野蠶抽絲。後人將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稱為蜀​​山氏。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給黃帝為妃,所生的後代就是古蜀王國的開山鼻祖——蠶叢,他是後來三星堆蜀人的嫡系祖先。

蠶叢之前的古蜀人以牧業為主要生活來源,兼營狩獵和養殖。養殖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養蠶繅絲。蠶叢帶領族人繼續向東南方向遷徙,他們經過今茂縣與汶川之間的茂汶盆地後,逐漸發展農耕。夏商之際,是第三代蜀王魚鳧時代,蜀人再次東遷,從茂汶盆地東南而下經過成都平原北端進入廣漢平原。這時的古蜀王國已經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的轉變,魚鳧是這個奴隸制政權的第一位統治者。

有關古蜀人與他國的戰事並無傳世記載,但考古實物卻證明確有其事。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辭中,出現了“蜀受年”、“徵蜀”、“至蜀有事”的記載,可見當時商蜀之間紛爭不斷。魚鳧時代,商王朝的政權已接近沒落,蜀國順理成章地參加了周武王的會盟,懷著復仇的心態在伐紂的隊伍中勇往直前,故《尚書》說:“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根據年代分析,三星堆遺址至少有兩個祭祀坑是屬於魚鳧王時代的,出土的大量戈、劍、矛等兵器和禮器是蜀人尚武之風的最佳印證。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1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