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化男

基本信息

拼音:huà nán

語出:《聊齋誌異》(卷八)第十四篇

原文內容蘇州木瀆鎮,有民女夜坐庭​​中,忽星隕中顱,僕地而死。其父母老而無子,止此女,哀呼急救。移時始蘇,笑曰:“我今為男子矣!”驗之果然。其家不以為妖,而竊喜其得丈夫子也。此丁亥間事。

譯文內容

在蘇州木瀆鎮,有一位女村民夜間坐在庭院中,忽然被從天空​​墜落下來的隕石砸到了頭部,而倒地死去。她的父母只有這一個女兒,於是十分悲傷,趕緊搶救。過了一段時間,那女孩便開始甦醒過來,只見她笑著對大家說:“我現在已變成男兒身了!”大家一查驗,果然不假。她的家人不認為這是妖孽在作怪,而暗暗地慶幸:竟意外地得到個兒子。這事發生在丁亥年間。

注:當今,通過醫科手術,完全可以讓女兒身“變性”為男兒,從而使古時的“妖言”成為現實。

相關評價

人中殞死,死而復生,這是不可能的事。女因死而化男,更是不存在的事。然而,聊齋卻這樣寫了。正因為這樣寫了,它才是聊齋,才有述奇志怪的色彩,才能給人以恍惚迷離之感。

人說蒲松齡先生常常於村頭擺桌,邀各色人等閒聊,隨之記下他人所言奇事,我想,此篇一定是在這種情況下蒐集記錄下來的。

對蒲閒聊者,或者真的信有其事,因為當時的科學遠沒現在昌明,一些迷信的事情,許多人信,或處於半信半疑之間。或者本來不信,只是作為街談巷議之資,言之求趣罷了。

而蒲氏複寫此文,述之雖短,但也有內容加工,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當然,對其思想內涵的加工深度,遠不如其他一些精典篇幅大。

通過此文,反映了中國老百姓重男輕女的思想,以至於夢想將女兒變為兒子,其願望之強烈,可見一斑。這種思想,不是人們硬要這樣,而是社會生活造成的。在生產力不發展,各村封閉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女兒嫁到他處,很少有照顧娘家親人的機會,而缺少兒子的戶,自然有許多的現實問題,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以及社會威望上,都是這樣,這當然使人們更期望自己有兒子孫子。這種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地變化,象今天的城市中,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父母對子女,無論是居住的遠近還是照顧的方便與否,都沒有多少差別,尤其是女兒心細,為父母考慮得更周全,所以,從父母一方考慮,生男生女都差不多了。但是,我們看到,在一些欠發達的農村,重男輕女的問題還是有的,甚至是嚴重的。這除了思想教育的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還是農村的社會現狀造成的,只有徹底改變了這種現狀,才能從根本上實際計劃生育的目標。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2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