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洛陽橋

洛陽橋

洛陽橋,歷史上指洛陽的天津橋,現在的洛陽橋連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龍門大道,是洛河上第一座現代橋。老橋於1955年12月底建成通車,1982年、2010年又先後兩次增建新橋,現已成為洛陽市溝通洛河兩岸的重要橋樑。

歷史洛陽橋

指洛陽市天津橋。唐·李益《上洛橋》詩[1]:“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宋岑象求《吉凶影響錄》:“ 韋丹未第時, 洛陽橋見漁者得一黿甚大,丹異之,買投於河。” 明張昱《感事》詩:“ 洛陽橋上聞鵑處,誰識當時獨倚闌。”現代洛陽橋

洛河上第一座現代橋

洛陽橋連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龍門大道。現代老洛陽橋,就是如今供非機動車和行人通過的洛陽橋,於1955年12月底建成通車,是滔滔洛水上的第一座現代大型橋樑。他見證了洛陽新中國成立後的飛速發展,在洛陽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前期,她都是洛陽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她已經成為洛陽人心目中的功勳橋和聖橋。

這座大橋之所以被洛陽人稱作“老洛陽橋”,就是相對於在老洛陽橋東側建成的“新洛陽橋”而言。

新橋於1982年建成,新大橋對開四車道,比老洛陽橋威風得多了。新橋自竣工通車以來,接替退居二線的老洛陽橋,為促進洛河南北兩岸的交流融通和經濟發展繼續做著貢獻,也使洛河上出現了雙橋飛虹的景象。

洛陽橋的擴建

2010年,洛陽橋改擴建工程開始,新建洛陽橋位於現有洛陽橋東側,全長559米,橋面寬19米,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為一級公路,設7級防震度,設計時速為40公里/小時。新建橋投用後,洛陽橋的格局如下:雙向6車道,每幅橋面都設有慢車道和人行道;給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地址

洛陽市定鼎南路與龍門大道交接的橋樑。

泉州洛陽橋

原名萬安橋,在洛陽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834米,寬7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其“筏型基礎”、“種蠣固基法”,是中國乃至世界造橋技術創舉。

簡介

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樑式大石橋——洛陽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在洛陽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834米,寬7米。橋上現存亭2座,石將軍2尊,石塔5座。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間石刻“天下第一橋”橫額。中亭傍有崖刻​​“萬安橋”、“萬古安瀾”和12方碑刻。 [1]

洛陽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它是當時廣東、福建進京城的必經之路。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於社會動盪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現在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泉州,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當時洛陽江“水闊五里,波濤滾滾”。人們往返只能靠渡船過渡,每逢大風海潮,常常連人帶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為了祈求萬無一失地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橋也因此稱之為“萬安橋”。據《泉州府志》記載,舊萬安渡是北宋慶曆初郡人李寵甃石作浮橋,後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橋。洛陽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耗資一萬四千多兩銀錢才建成。洛陽橋原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28尊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七百棵。

洛陽橋的建造,是對世界橋樑科學的一大貢獻。由於當時洛陽江潮狂水急,橋基層被摧毀。造橋工匠創造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認識的新型橋基——一筏形基礎,成功地採用了“筏形基礎”和“種礪固基法”,在全世界史無前例地解決了建造大型石橋的基礎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在全國堪稱第一的海港大石橋,而且一直保留到現在,成了泉州人民的驕傲。在泉州,“站著象東西塔,臥倒像洛陽橋”的俗話,代代相傳,而且遠播海外,不是沒有道理的。

泉州因為最早在這裡建設瞭如此宏偉的洛陽橋,創造了古代建造樑式石橋的成功經驗,所以有宋一代,泉州橋樑建築空前興盛,著名的安平橋、石筍橋、順濟橋、盤光橋等相繼建成,因而得到了“泉州橋樑甲閩中”的美譽,文人墨客也寫了大量詩文,傳頌千秋,歷久不衰。連京劇傳統劇目,也以此作為題材,描述了當年建橋之艱鉅,以及橋成之後“三百六十行過橋”的歡樂情景,感染了觀眾,使洛陽橋更加名聞天下。

歷史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北宋泉州太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曆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三百六十丈, 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結構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寰宇。

福建洛陽橋

建橋八百餘年以來,先後修復十七次。大修有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颶風、橋壞。邵守趙思誠修復;明宣德間(公元1426-1435年)橋址下沉,潮至,橋樑俱沒。知府馮楨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424年),地大震,橋樑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禮修復;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橋崩,知縣工之琦修復;民國二十年(公元1932年)蔡廷鍇軍長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橋面增高2米。抗日戰爭時期受到嚴重破壞;1993年3月—1996年10月,國家撥出600多萬元專款,實施洛陽橋保護修復工程。

現在為保護古橋,在上游百米處另建公路橋及水閘,並在附近規劃建設遊樂區。國家文物局還組織專家勘察古橋於1993年春動工,對洛陽橋全面修建,使其恢復古橋舊貌。

傳說

相傳一千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荒村古渡,名叫“萬安渡”。這里水深浪急,過往船隻每遇狂風則檣傾楫摧,不少舟舶沉埋海底,無數渡客葬身魚腹……原來這是江妖水怪在興風作浪。當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時,曾掏出腹中腸肚拋入洛陽江中;不料年深月久,這些腸肚變成了龜精、蛇怪,常在洛陽江中攪浪掀波。

有一日,渡船離岸駛近江心,忽然龜蛇兩怪浮出水面,頓時狂風呼嘯,濁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噬的危險,突然從空中傳來連聲呼喊:“蔡大人過江,休得無禮!”龜蛇聞聲慌忙遁逃。霎時風平浪靜,渡船安然抵岸。旅客十分驚奇,不知誰是“蔡大人”。有一位莆田的孕婦,丈夫姓蔡,她心想將來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許願:將來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陽江上修建一座大橋。那婦人回鄉後生了個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謨,號端,十分聰穎靈慧。蔡襄長大懂事,蔡母便對他講當年過江遇險約處逢生的經過,殷殷叮嚀兒子要實現她所許下的造橋夙願。蔡襄默默地把母親的囑咐記在心裡。不久,朝廷開科取士,蔡襄以才學廣博,被擢選入朝為官,頗受皇帝的器重。他心裡惦記著母親的夙願,卻又感到苦惱:老是呆在京都,何時才有機會到泉州建造洛陽橋呢?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3.*.*)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