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大乘

大乘,梵文Mahāyāna(摩訶衍那)的意譯。佛教基本派別之一。相傳為佛為發大心眾生所說之甚深之法。在印度後來發展出了中觀學派、瑜伽行派和密教這三個主要學派。北傳中國以後﹐又有所發展。

大乘

大乘:梵語Mahàyàna【3】。 mahà意為大,含有崇高、高級之義;yàna為車乘,運載之義。謂能將無量眾生從生死此岸運載至覺悟彼岸,故名“大乘”。指三乘菩提中的菩薩乘(或佛乘)。 [1]古印度大陸20個主流的部派佛教,大多都傳入了中國。其中不僅有大乘教法,也包括三個最著名的小乘部派,並形成了中國漢地的大宗派中的三個小乘部派。因此,漢傳佛教是以大乘為主,大小兼修的。 “漢傳佛教”又稱“漢語系佛教”,之後又傳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

密乘佛教後來流傳到西藏,吸收了當地的文化信仰而形成“藏傳佛教”或“藏語系佛教”,之後又傳到蒙古、尼泊爾、不丹等地。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為是從印度往北傳播而形成,故合稱為“北傳佛教”。他們與南傳上座部佛教並稱為當今世界的三大語系佛教。 [2]

釋義

"大乘(讀做“成” ,見《辭海》第六版第360頁[3])"強調利他,普度一切眾生,提倡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 ,如發大心者所乘的大車,故名"大乘"。

佛教派別。梵語摩訶衍,華譯為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三賢,僅算是資糧位,十位稱為十聖,才是修習位。論時間,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道教派別。

道教也有如佛教以普度眾生為己任的思想。如大羅金仙的法門,《東海青元真人《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上特別指出:“若空有兩忘,結習俱盡,乃升種民。脩大乘之道,可以證引,謂之真人。”《太霄經》稱:“人行大道,謂之道士。又云:從道為事,故稱也。”行大道者,以道為事之人叫道士。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一《太上出家經訓》說:“道士者,謂行住坐臥,舉念運心,惟道是修,惟德是務,持齋禮拜,誦經燒香,奉戒修身,然(燃)燈懺悔,布施願念,講說大乘,教導眾生,發大道心,造諸功德,普為一切,後己先人,不雜塵勞,惟行道業。”又卷一引《太真科》稱:“道士修習經業,以五千文為先,講說通解,度人濟己,開化無窮,此為大乘之人。”作為道士,必須成為具有“度人濟己,開化無窮”精神的“大乘之人”,而且要把這種“造諸功德,普為一切”的大乘之道廣為宣講,教化普度眾生,從而獲得“天上地下,六道四死”的敬仰。這才是大乘真人、道士。

歷史

大乘佛教發揚廣大於中國,而後傳播至中亞、日本、朝鮮、越南、印尼以至斯里蘭卡。它是漢傳的主流。大乘思想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倫理中倡導慈悲一切眾生,力主以功德迴向他人,或散財,放生,捐獻等等。

特徵

大乘同樣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作為預備功夫的理論,思索了存在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其對最高體驗的追求和修持實踐可回溯至印度的瑜伽傳統。這種禪定止觀的修持目的在於排除分別心,達到無所見,體會不可言說的絕對境界。被稱作般若智慧的理性活動是受到鼓勵的,但它最終仍然是為了導向對空性的認知。大乘理論中的涅槃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流轉,它是佛的境界,故又可以稱法身、佛性、真如等,即我們所謂的絕對者或本然之體。涅槃是無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的說法,它不是某種世間的知識,而是明淨的心識之體,它反映世間一切生滅而本無的諸相卻不為其所染。這種狀態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尋求的空。通過觀想,修習者可以有無量諸佛現前,因為空是一切緣生相有者之母,秘密咒術和陀羅尼一類的經典被合法地吸收到大乘中來。大乘佛教派別包括中觀派、瑜伽行派等,以及別的一些或以經典為宗依,或以修持主張為差別形成的宗派,如法相宗、華嚴宗、淨土宗、三論宗、禪宗等,它們代表了大乘思想從印度向中國和日本傳播的千餘年間的演化結果。中觀派的思想依據在般若經類中,其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為龍樹及提婆等。依據他們的論著,以後形成了中國的三論宗。龍樹的《中論》,在從緣起而顯示相待性相對性,從不生不滅之八不而肯定空性與中道;從世俗與勝義二諦來看待緣起、空、假,從而得出中道正觀。中觀思想對於天台、華嚴、禪宗都有所影響。在印度,中觀思想刺激了瑜伽行派的產生。無著、世親等將《楞伽經》等的思想系統化。其學說可概括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它描述世界的虛幻性及本體真實性用三性三無性的理論;認為解脫過程無非轉染成淨,轉識成智。主張通過修習瑜伽功夫而培養正智。瑜伽行派的特徵是瑜伽觀想和瑣細的心理分析。在中國及日本這一學說通常稱唯識宗或法相宗。真諦(6世紀)譯出《攝大乘論》為瑜伽行哲學流通之始,玄奘師徒是中國以及日本法相宗的創立人。玄奘的學術淵源可回溯至那爛陀寺的護法一系。華嚴宗的思想根源在印度,但宗派成立是中國才有的。該宗成​​立的依據是《華嚴經》,該經主旨是說大日如來為世間萬法本源,一微塵一剎那均同全體和永恆是同一的圓融的。由此引出華嚴宗的宇宙論及世界觀——法界緣起,以及一整套關於頓悟的信解行證理論。華嚴宗在中國的思想前導是依於《十地經論》的地論學派.天台宗也是佛教在中國和日本發展的產物,但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印度經典《法華經》。該經由鳩摩羅什譯出並由慧文慧思加以發揮,但該宗真正的創立者是在天台山傳教的智?。 《法華經》的要義可歸結為開仍實,會三歸一。

基本教義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履行艱苦的十波羅蜜修行而歷經十地。前六地仍屬初發意的預備階段,七地以上雖有缺陷,但已具佛性而不退轉,第十地則至於來生成佛的候補階次了。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變化身、受用身、自性身。變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受用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自性身即是作本體之法身。法身已見於較早的《法華經》。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佛同無為法是同一的,從而與菩提與涅槃也就沒有差別。大乘佛教很多經典被認為是釋迦牟尼佛或別的佛為天人或聖者講述的。有資格聽聞這些經典的是聲聞及菩薩二眾。部分經典保留在雪山\天界或龍宮,等到機緣成熟時才向人們顯示,為此,它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當然這也是漢傳佛教為了與南傳佛教爭“正統”的手段。

主張

但在天台宗體系中,佛陀教說被歸納為五時八教。天台宗的中心教義是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禪定修持則主張一心三觀。淨土宗經典主要是《無量壽經》,該經宣揚了對無量光佛的信仰及其果報。 3世紀時這一信仰傳至中國並逐步成為重要的派別。在日本,起初淨土信仰與天台宗合流,至13世紀才分立為一大派別。淨土宗認為解脫之道不在讀經和習禪,而主要應取念佛法門。印度的淨土信仰取何種儀軌並不清楚,但大約不外稱名念佛或觀相念佛。大乘佛教宗派中最重要的還有在中國和日本發展了千餘年的禪宗。禪宗的經典依據在《楞伽經》和《六祖壇經》。前一部經說眾生皆具佛性,亦即空性。悟入此理即是菩提。佛性或空性不可言說,因為它是離言分別的。只有個人的直接體證才可以把握它。 《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的著作。禪宗以後發展為五家七宗。其中的臨濟與曹洞禪法傳到了日本。在日本另有一個依《法華經》而持淨淨土信仰的日蓮宗。它創立於13世紀並一直流傳至今。

大乘佛教

大乘精神

大乘佛教認為:

佛祖在世的時候,已經說到未來大乘佛教就在中國,而後傳播世界。

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眾生,把將眾生在苦難中解救出來。中國若干千年來災難重重,而在此大乘佛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眾在佛門之中得到無盡的法益,災難和痛苦得到了安撫,深受快樂。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國的重要地位,故出現了戶戶觀世音,家家彌勒佛。

大乘佛教在中國原有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基礎,增添了菩薩行的教育。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心修行至於福德有餘,深涉國家社會服務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有情,也能覺悟真理。

以廣行六波羅蜜多來成熟自己,以廣行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去成熟其他一切有情,心胸廣大而行事細膩是其特性。

整個大乘佛教就是透過六度、四攝,積極地提升自己慈悲和智慧的能力,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培養。自利益人,也提升人們量大福大,心大功德大的博大胸懷,無論布施一錢,乃至常施恩惠於萬眾,不望其報,於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福慧雙運。故此,大乘佛教影響了中國歷代無數民眾,為國家和平和安康做出巨大的貢獻。 (方海權著)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5.153.*.*)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