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遠東

遠東(英文:Far East)是歐美人使用的地理概念,他們以歐​​洲為中心,把東南歐、非洲東北稱為“近東”,西亞附近稱為“中東”,把更遠的東方稱為“遠東”。遠東一般包括今天的東亞(包括俄羅斯的東部)、東南亞和南亞,即阿富汗、哈薩克以東、澳洲以北、太平洋以西、北冰洋以南的地區。 [1]

解釋一

西方國家開始向東方擴張時對亞洲最東部地區的通稱。通常包括中國東部、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和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地區也就是蔥嶺以東的所有地區。遠東與東亞相關。在不列顛帝國時期這個詞作為不列顛印度以東的統稱而流行於英語中。在一戰前,近東一般指奧斯曼帝國附近地區,中東指南亞和中亞的西北地區,而遠東則是指環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在許多歐洲語言包括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德語和荷蘭語中也有類似的稱呼。

在東方學者的用語中,遠東不僅僅是個地理概念同時也是個文化概念。比如它從來不會把從屬於西方文化圈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國家稱為遠東一部分,即使這些國家比很多東亞國家離歐洲更東。在這個意義上遠東是從屬於東方文化圈國家的統稱。

二戰後,西方國家對遠東一詞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這是因為它體現了一種歐洲中心主義思想以及它與歐洲國家在亞洲的侵略殖民活動聯繫在一起。在經濟研究中都用更精確的術語比如東亞和東南亞,或者更大範圍的泛太平洋地區代替。近東和中東則合稱中東,通常指以色列以及阿拉伯世界國家和地區。 [1]

解釋二

原蘇聯遠東經濟區的簡稱。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國、朝鮮相鄰,東臨太平洋。包括哈巴羅夫斯克(伯力)、濱海邊疆區、雅庫特自治共和國、阿穆爾、馬加丹、堪察加及薩哈林州。面積621.6萬平方公里。人口753.2萬(1985年),有烏克蘭人、雅庫特人等。境內四分之三面積為山地。平原及低地主要分佈在勒拿河及黑龍江中下游、北冰洋沿岸。從北到南有苔原帶、森林苔原帶和森林帶。有金、金剛石、煤、鐵、錫、鋅、鉛、鎢、汞、雲母、螢石、石油和天然氣等礦藏。 40%的地表被森林覆蓋。木材蓄積量和水力蘊藏量各約佔原蘇聯的30%。工業以採礦為主,金、錫和金剛石產量居原蘇聯首位。其次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魚類加工、艦船修造及農、畜產品加工等。農業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結雅-布列亞平原和烏蘇里-興凱湖平原。主要作物有麥類、水稻和大豆。畜牧業以乳、肉用為主,北部普遍飼養馴鹿。工農業、城市、人口、鐵路和海運主要集中在南部,大部分地區人煙稀少,交通不便。主要城市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共青城、彼得羅巴甫浴夫斯克(堪察加)、雅庫茨克和馬加丹等。 [1]

歷史

史前時期

在今中國和朝鮮半島等遠東地區生活的部族有,華夏族部,夫餘族部,肅慎族部(也稱勿吉,靺吉,末曷),沃沮族部,穢佰族部等部落,他們的大致分佈情況如下:

⑴華夏部族,起源於今天河南、陝西等地,及黃河中下流一帶,最南至長江中下游,後南下北上分佈東亞各地;

⑵夫餘部族,主要生活在今天的吉林中西部,及松嫩江交匯處;

⑶沃沮部族,主要生活在今天嫩江以東,吉林中南部,及圖們江流域;

⑷穢佰部族,主要生活在今天大同江上游,及大同江流域以南的地區,(即今天北朝鮮的東部和東南部.);

⑸末曷部族,主要生活在烏蘇里江流域,黑龍江流域中下游地區.;

⑹三韓部族,主要生活在漢江流域以南(與今天38線以南地區差不多)。 [1]

西周時期

⒈分封燕侯,轄今天河北,遼寧,後及至大同江流域(平壤周邊地區).;

⒉商箕子率部至吉林中南部及圖門江流域,建立國家,受西周分封為"朝鮮",史稱“箕子朝鮮”。後來“箕子朝鮮”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地區(即大同江流域-平壤地區)發展。箕子朝鮮的形勢包括其西南面為燕侯國,其北面為餘,其東面為沃沮,其西南為穢佰.穢佰以下為三韓.。 [1]

戰國時期

燕國在全盛時期,國力曾一度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大同江流域。有關地域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亦歸入秦朝的統治之下。 [1]

秦漢時期

秦統一中原後,連接了秦、趙、燕長城,西起臨洮,東跨鴨綠江中游至大同江(今平壤之西北)。

漢初,燕國人衛滿叛亂,逃入箕子朝鮮,推翻箕子朝鮮政權,建立衛滿朝鮮。根據《史記》所記載,漢高祖劉邦時,燕王盧綰背叛漢朝,前往匈奴亡命,衛滿亦一同前往,並帶同千餘名黨徒進入朝鮮半島。之後,衛滿召集戰國時齊國和燕國亡命者成軍,推翻了箕子朝鮮的俊王(一說哀王),並取得古朝鮮的首都王險城。衛滿即位,史稱衛滿朝鮮。衛滿即位後,積極建立國家,並輸入中原文化,使國家愈來愈強盛。後佔大同江流域(平壤),並征服穢佰.即取得今天北朝鮮大部分地區.與三韓分為南北,以漢江流域分水嶺為界(也與38線差不多).

直到漢武帝時期,有感衛滿朝鮮對漢朝的威脅愈來愈大。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起兵遠征朝鮮。公元前108年,衛滿朝鮮被滅,國土分為四郡,分別為: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及玄菟郡,合稱為漢四郡。東漢時期在今平壤設樂浪郡,於漢江流域以北設帶方郡,並在今天瀋陽設玄菟郡(轄今天遼寧全境,今北朝鮮西部)。此時今北朝鮮東部為沃沮,半島南部仍為三韓。

此外,公元前37年,朱蒙自夫餘國出逃,至原箕子朝鮮故地,建立高句麗國,其面積範圍大致在今天吉林中南部,圖門江中上游地區,向南最多不過達今天北朝鮮東北高山地區。 [1]

魏晉時期

中原政權取得大同江流域東部,打通黃海和日本海,南面漢江流域,東北為高句麗,高句麗此時佔有鴨綠江上游及今天北朝鮮東北高山地區。

公元350年左右,東晉十六國之一的前燕掌控遼東的政權。高句麗取得今北朝鮮全境,與前燕劃鴨綠江為界,但前燕仍有今遼寧全境,此時的高句麗始與漢江流域以南的新羅、百濟相鄰。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