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大奎

大奎,俗姓廖,字恆白,號夢觀,泉州人,是元末閩南著名愛國憂民的詩僧。他生於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卒年不詳。大奎生於元末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空前嚴酷、階級鬥爭和民族關鍵極其激烈的時代,他的詩文有同情人民苦難生活,歌頌人民反抗鬥爭的一面,確是研究元末泉州和閩南社會情況的珍貴史料。

軼事典故

大奎自幼資性聰慧,初習儒學,博極群書,擅長詩文。大奎長大時,篤信佛教的父親廖休庵居士對他說:“為父學佛不果,今以兒許佛,望兒勿違吾志!”大奎遵從父教,到泉州開元寺當和尚,拜高僧廣漩為師。共三歷寺職,而至分座秉拂。

大奎“學博識端”,由儒入釋,故能貫儒釋而一之。他曾說:“不讀東魯書,不知西來意。”泉州開元寺古稱紫雲寺,大奎曾在寺西築有夢觀堂,故名其所著開元寺高僧傳曰《紫雲開士傳》,所著詩集曰《夢觀集》。 《夢觀集》共五卷,為浙江鮑士恭家所珍藏,今泉州文管會有藏本。大奎詩似東晉詩人陶淵明,文似唐代古文家柳宗元。昔人評其詩“簡嚴高古,無山林枯槁氣”、“氣骨磊落,無元代纖穠之習,亦無宋末江湖蔬筍之氣”。時人三山(今福州)吳鑑稱大奎為“圓機之士”,序其詩曰:“華實相副,詞達而意到,不雕鏤而麗,屏耕鋤而秀”。大奎雖然為僧,但關心國家人民。他有很多政治時事詩,大都寫於泉州阿拉伯伊斯蘭上層分子發動的“亦思巴奚兵亂”(1357-1366年)之前,深刻地反映了元末泉州的政治經濟情況。

相關事件

元順帝至正年間(1341-1368年),泉州水、旱、風、震、疫諸災紛至沓來,人民無以為生。如至正十三、四年(1353、1354年),泉山大旱災大饑疫,“種不入土”,“五穀歉收”,“餓殍載道”,“死者相枕藉”。

慈善人士趙深道會合僧眾,造船通過城壕與八卦溝,進城拉​​運死者到郊外埋葬,“日不下數次”。人民乃“相卒就食永春”,甚至發生“人相食”的慘劇!

作品特點

大奎的詩,深刻全面地反映了天旱稻枯,糧貴民飢的嚴重災情:“春秧黃槁百泉枯,龍骨聲中泣老夫。”(《苦旱》),“菜色萬人同” ,“民間楮已空”(《南國》)。任是穀價飛騰,“斗米而今已十千”(《哀殍》)。可是以蒙古人、色目人為首的統治者,仍然不顧人民死活,還拼命乘機哄抬糧價,催稅逼債,“長官秋至索王租” (《苦旱》)。更悲慘的是因之導致“吾郡從來稱佛國,未聞有此食人風。凶年竟遣心術變,末俗何由古昔同?”(《吾郡》)詩僧大聲疾呼“肉食”之輩,“急為饑民散腐紅!”(《吾郡》)然而,這美好的願望是不能實現的。

在蒙古貴族統治的八十九年間,漢族和各族人民備受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反抗鬥爭始終不息,元末更為劇烈,至正十一年(1351年)終於爆發了紅巾軍大起義。在這前後,泉州農民起義也彼伏此起,連綿不斷。如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安溪湖頭張治囝起義,至正三年(1343年)泉州劉應總起義,十四年(1354年)安溪李大定、南安呂光甫起義,都圍攻泉州府城,嚴重威脅元朝在閩南的統治。

大奎雖然未能擺脫統治階級的偏見,稱起義軍為“盜”、“賊”,卻能正確分析起義的原因是官逼民反,天災人禍,“民已竭膏脂”,饑民竟投義軍,是義軍能為之“療飢”,因而“干戈正此時”(《次韻詹生因所見有感》)。

為了阻止農民軍的進攻,元朝統治者驅使人民修築泉州府城。偰玉立當泉州“達魯花赤”(元代路州地方官名)時,正值兵亂,便開拓南羅城,以就翼城,周圍三十里,又疏浚城濠。大奎的《築城曲》寫道:“吏胥督役星火催”,“城下人語哭連聲”。詩人以南宋末蒲壽庚關閉泉州城不納宋帝趙昺為例,說明“為國不在城有無”,要在“收取人心養民力”。

元朝統治者無力對付農民起義軍,便強抓和尚當僧兵,強迫他們違背教義,參與屠殺義軍,這也是“泉南佛國”的一大奇聞。大奎的《僧兵嘆》和《僧兵守城行》寫道:“毆僧若毆羊,持兵衣短裌。”“朝朝上城候點兵,群操長竿立槍槊。”“那知今日墮卒伍,使守使攻受官約。”他呼籲統治者,既有官兵,何必驅僧為兵? “願放諸僧臥雲壑!”

社會評價

在戰亂頻繁,災難連綿的歲月裡,詩僧渴望人民能過上太平安寧的日子,“秫田釀酒終朝醉”,“能尋樂土更無愁”(《送錢介夫如臨漳別墅》 )。這種美好願望,當時也是不能實現的。然而,當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大奎五十八歲,看到“亦思巴奚兵亂”平定,人民稍得安寧之時,他便欣喜地寫詩道:“將謂一向皆左秹,豈朝今日見主師?”(《清源麗史》)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