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推窗

基本信息

詩名

《推窗》是清代乾隆年間極負盛名的“性靈派”詩人袁枚的代表作品,他認為作詩要表現詩人的真性情。這首小詩構思精巧,比喻貼切,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和對山水田園的熱愛。隨著詩人推開具體實在的窗戶,心靈的窗戶也隨之豁然開朗,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原有的不快被滌蕩一盡,煙消雲散。名詞

為房屋窗戶設計的一種,目前比較流行,也稱作為推拉窗。與傳統窗戶設計相比,推窗有不佔據室內空間的優點,外觀美麗、價格經濟、密封性較好。多采用滑軌設計,輕輕一推,開啟​​靈活。配上大塊的玻璃,既增加室內的採光,又改善建築物的整體形貌。大致分為左右推和上下推兩種,窗扇的受力狀態好、不易損壞,但通氣面積受到一定限制。

詩人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詩歌鑑賞

《推窗》

袁枚(清)

連宵風雨惡,蓬戶不輕開。

山似相思久,推窗撲面來。

賞析

前兩句:一夜風雨交加,不敢開窗,作者無奈悶在屋裡,渴望呼吸新鮮空氣。於是第二天早晨經過了一整夜的狂風暴雨後,風雨平息,作者迫不及待地打開窗戶,呼吸新鮮空氣。

後兩句:把山擬人化,山兒善解人意,好似知道“我”渴望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心情,於是一開窗,便撲面而來。從側面烘託了作者對大自然無比的熱愛。

解析

本來不經意的一件事,下雨,閉門,開窗,在著名才子袁枚的筆下,卻寫得極有韻味。

由於風雨大作而將門窗關緊,風雨過後將其打開本是生活中極為平常的事情,而用“山似相思久,推窗撲面來”將其昇華,以山的撲面而來表現人對山的喜愛之情,詩意頓出。整夜的狂風暴雨,使窗戶不能輕易打開,而主人和青山卻好像“相思日久”,待天亮雨停,主人甫一開窗,青山就撲面擁來。這人,與青山為伴;這山,“萬水千山總是情”,兩者已融為一體。

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取決於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感知,取決於對事物的審美情趣:比如這首詩,大雨,蓬戶(茅屋),青山,窗戶等,有了認識和感知,有了審美情趣,才能把所見,所聞,所思訴諸筆端,把詩寫“活”。

“推窗撲面來”,一個“撲”字,寫的極活。

這一源自生活的小小片段,成了作者陶冶性靈的窗口,這種探索精神,值得學習。

作品生涯

袁枚是個重視生活情趣的人,他愛金陵靈秀之氣,在他任江寧縣令時,在江寧小倉山下以三百金購得隨園。隨園舊為織造園(即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當時「園傾且頹,……百卉蕪謝,春風不能花。」荒廢已久,袁枚購得後,加以整治,由於是「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因此稱為「隨園」。他在《雜興詩》描寫隨園景緻:「造屋不嫌小,開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魚長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愛荷花,未敢張網羅。」如此詩情畫意,令人想往,也難怪袁枚怡然自得,放情聲色,不復作出仕之念。隨園四面無牆,每逢佳日,遊人如織,袁枚亦任其往來,不加管制,更在門聯上寫道:「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

袁枚手植藤

袁枚以文學為終身事業,是清代的文學家,性靈派創作理論的提倡者。性靈即性情也。他以為「詩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無詩。」又說:「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他認為詩歌是內心的聲音,是性情的真實流露。文章以駢體最為擅長,頗得六朝體格,享文章之盛名數十年。其為人亦如作文,坦白率真,討厭矯情,卻極重情義,其友沈鳳司死後,因無後嗣,袁枚每年為他祭墳,三十年未曾間斷,對友人的情義深重,令人感動。

袁枚致力為文,著述頗豐,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隨園食單》……。其中《隨園食單》是一部有系統的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著作,全書分須知單、戒單、海鮮單、雜素菜單、點心單、飯粥單……茶酒單等十四個方面。在須知單中他開宗明義地說:“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此篇可作為飲食通則,而戒單云:“為政者興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飲食之弊,則思過半矣,作戒單。”此篇正好與須知單互為表裡。

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單”一篇,此篇對於南北名茶均有所評述,此外還記載著不少茶制食品,頗有特色。其中有一種“麵茶”,即是將面用粗茶汁去熬煮後,再加上芝麻醬、牛乳等佐料,面中散發淡淡茶香,美味可口;而“茶腿”是經過茶葉熏過的火腿,肉色火紅,肉質鮮美而茶香四溢。由此可以看出袁枚是一個對茶、對飲食有相當研究的人。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2.*.*)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