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大浦

大埔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中上游,地處北緯24°01'∼ 24°41' 、東經116°18'∼116°56' 之間,東北緊靠福建省平和縣、永定縣1- 2,東南連接饒平縣,西依梅縣,南鄰豐順縣。全縣總面積2467平方公里。

簡介

建置沿革

大埔縣建置於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秦漢時屬揭陽縣地。東晉義熙九年立義招縣,屬義安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義招為萬川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廢萬川併入海陽縣,屬潮州。歷宋、元及明前期,仍屬海陽縣光德鄉。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立饒平縣,縣地域屬之。明嘉靖五年(1526年)析饒平縣之清遠、氵戀洲二都置縣,改名大埔縣,屬潮州[1]府。 1949年解放後,先後屬興梅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 1965年隸屬梅縣地區,1988年屬梅州市。 1961年春,縣治由茶陽遷至湖寮五虎山麓。行政區劃

全縣轄14個鎮(湖寮、茶陽、楓朗、西河、三河、大麻、銀江、高陂、光德、桃源、洲瑞、青溪、百侯、大東)和豐溪林場,鎮、場下設254個村委會(居委會、場)。

人口·民族

全縣總人口534461人,主要為漢族,此外,還有少量蒙、回、壯、滿、瑤、土家、黎、高山等少數民族居民。全縣語言屬客家方言,光德鎮九社、高陂鎮古野蒲田等村間有漳州、潮州語。

氣候特點

全年氣溫正常,雨量正常。年平均氣溫21.2℃,年降水量1659.5毫米,年≥0.1毫米降水日數134天,年日照時數1661小時。全年各氣象要素值與歷年平均值比較:年平均氣溫高0.2℃,年雨量多107.2毫米,年≥0.1毫米降水日數少19.4天,年日照時數少2.1小時。一日最大降水量161.1毫米,出現在6月9日。前汛期(4∼6月),總降水量961.1毫米,與歷年比較屬偏多,後汛期(7∼9月),總降水量496.1毫米,與歷年比較屬正常。 6月7~10日受高空槽和西南低壓影響,全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出現了持續強降水天氣過程,全縣性洪澇、山體滑坡等災害頻繁發生。

物產·資源

大埔縣主要有鐵、鎳、鉛、鋅、鎢、鉬、錫、銅、金砂等金屬礦;有磷、水晶石、長石、石英石、稀土、瓷土、紫砂陶土等非金屬礦;還有天然礦泉水、瓷器、茶葉、菸葉、蜜柚等。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為70萬千瓦,可開發量為53.1萬千瓦,其中小水電理論蘊藏量14.52萬千瓦,易開發的7.32萬千瓦。

地形地貌

縣境山脈為北南走向,四周高,中間低,層巒起伏,千巖萬壑,縱橫交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7處,均散佈於四周邊陲,最高峰為西南部的明山嶂銀窿頂,海拔1357米,最低處是高陂黃竹居的韓江岸,海拔26米。中部丘陵廣布,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約佔10%,海拔100∼500米之間的高中丘約佔80%,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小盆地約佔10%。

發展概況

簡述

2008年,大埔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工作部署,按照縣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縱深實施“四增”發展思路,抓關鍵、攻難點、促落實,全縣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重點項目進一步推進,發展優勢進一步提升,城鄉面貌進一步改變,社會各業進一步發展,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縣生產總值35.1億元,比增10.3%,增幅排在全市第三;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2億元,比增22.5%,增幅排在全市第四,實現了3年翻一番,獲得了省、市財政的三項獎勵;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15億元,比增16.48%;消費品零售總額21.01億元,比增23%;外貿出口總額5268.2萬美元,比增11.6%,其中一般貿易出口2092.8萬美元,比增22.4%,實際利用外資805萬美元,比增14.2%;農村人均純收入4613 元,比增7.2%。主要表現在:

經濟提升

成立陶瓷產業管理辦公室,採取有效激勵措施,扶持陶瓷企業克服困難穩步發展,陶瓷產業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全年陶瓷銷售收入5.15億元,稅收達3000萬元;努力推進粵電大埔發電廠前期工作,積極跟進內河核電項目,加快茶陽電站、埔城電站、溪背坪電站等工程建設步伐,切實抓好現有水電企業挖潛改造,全年發電產值2.54億元;邀請廣東省地質勘查局七二三地質大隊對全縣礦產資源進行勘查,著手對全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科學規劃,完成了外業調查工作;積極組織民營企業參加各類經貿洽談會,做好民營企業技改項目的申報跟踪服務,促進了民營企業發展。此外,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轉制工作,重點抓好縣針織廠等11家企業的轉制和改革工作。

農業發展

按照“六四一”要求,積極推進蜜柚、茶葉、烤煙、生豬、桑蠶、南藥等六大農業基地建設。全年新發展蜜柚12800畝、茶葉3500畝、油茶1000畝,新建萬頭以上豬場2個、千頭以上豬場5個,推進“畜-沼-果”農業生態模式,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1094個。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扶貧龍頭企業1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11家,楓朗鎮被省科技廳評為“茶葉技術創新專業鎮”,西竺牌單叢茶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西竺牌烏龍茶、凱達牌烏龍茶、晨露牌烏龍茶和星奇泰蜜柚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同時,積極打造西岩山茶場、大東坪山千畝梯田為主線的旅遊觀光和康樂農業。

建設加快

全面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縣領導、協管縣領導的責任,制定《大埔縣重點項目管理辦法》,切實抓好涉及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市政等領域,總投資320多億元的20個重點項目建設。北環大道、文化中心等5個項目已完成,大埔(土嶺)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他8個項目正積極推進,其中重點項目梅大高速公路下半年可動工;大埔發電廠基本完成了電廠大橋建設和徵地拆遷工作,內河核電初可研報告已通過專家組的審查。

招商引資

以省出台“雙轉移”政策為契機,認真落實《大埔縣招商引資責任制考核辦法》,把任務分解落實到縣直各單位和各鎮(場),對鎮(場)實行招商引資獎勵政策,明確領導責任,強化責任追究。從全縣抽調精兵強將,組成招商小分隊,積極參加市組織的山洽會,以及深圳、東莞、香港招商推介會等。全縣新引進項目16個,投資總額58.2億元,在建和投產14個。

旅遊產業

認真做好人文古蹟、名人名居、自然景觀、紅色旅游資源的普查、建檔和保護工作,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我縣旅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強特色民居保護工作的意見》等文件,邀請深圳榜樣旅遊規劃有限公司對全縣旅遊產業發展進行總體規劃,把我縣的文化、生態、平安優勢與旅遊業發展有機結合,豐富了旅遊內涵,提升了生態文化旅遊品牌;完善了三河壩景區等一批文化旅遊景點,西岩茶鄉度假村已向上申報國家3A級景區。全縣接待境內外遊客40.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15億元,分別比增17%和41%。

財政金融

認真抓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開闢新增稅源;加強財稅徵管,認真實施財稅考核激勵機制,全面完成國、地兩稅收入任務,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大關,比增22.51%;積極爭取上級的項目資金和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加縣級財力;同時,優化支出結構,強化支出管理,確保全年收支平衡。制定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支持經濟發展獎勵辦法,進一步發揮好金融部門作用,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41.09億元,貸款餘額7.51億元,增加6.89億元和8486萬元,增幅分別為20.16%和12.75 %。

基礎設施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23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