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德日進

德日進(1881∼1955) Teilhard de Chardin,Pierre 德日進一位在中國生活了二十餘載的法國人,從1923至1946年先後八次來中國,在中國地層、古生物、區域地質研究中作出過重要貢獻。曾與中國政府合作繪製中國地圖,參與了對史前文明的研究,參與了周口店著名的“北京人”的發掘工作,還參與了法國雪鐵龍公司組織的往返北京、阿克甦的“黃色遠征”汽車探險,也經歷了日本侵華戰爭的考驗,在淪陷的北平和天津,參加了一個多國研究小組,與他一手培養起來的中國年輕學子合作。人物生平

法國哲學家,神學家,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本名泰亞爾·德·夏爾丹,德日進係其中文名字。 1899年加入耶穌會並在耶穌會學院就讀,31歲時受神職,當過戰地救護員、大學教授,並長時間在中國進行古人類學、地質學考察。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外從事教學和科研。他是“北京猿人”的發現者之一。他對進化問題有著特殊的興趣。他從考古發現出發,大膽的提出關於宇宙、生物、人類、精神逐層進化的觀點。他認為世界是進化的,從物質到生命,再到人類和精神,最後將走向上帝之中的統一,即俄梅戛點,而基督處於進化過程的核心,基督通過在人當中實現其俄梅戛點,向人類確保了它的實在性,而且在超越自我之愛的基督教社團中,這個點正在得到實現。其觀點遭到教會當局譴責。

中國

德日進在中國一個天主教傳教機關工作,這個機關與其說是關心宗教,不如說是關心科學。所以,德日進在中國人心目中不是以一個傳教士出名,而是以一位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著稱。民國初期,特別是1915至1925年,北京是個新思想,政治和社會智力活躍的城市。上面提到的科學家大部分在北京從事科學研究。當時公認葛利普教授是中國科學家及外國學術團體的領導者。他的職責是為地質調查所出版科學論著,特別是《中國古生物報》。他是國立北京大學地質學教授,同時也是地質調查所古生物學方面的主要領導人。

《中國古生物報》的出版為中國首都提供了一個新學科和獲得這種知識的方法,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是新生事物。

《中國古生物報》由地質調查所主辦,大部分文章用歐洲語主要是英文出版,基本思想是使科學上的各種發現引起專家和大眾注意。中國教育界只有幾個單位獲益,但也應看到這刊物對其他方面的影響。它是科學資料的介紹、收集和保存方法的榜樣,有準確的說明和慎重的推論,所有這些讀者當然是很熟悉的。這期間中國年青一代掌握了一種歐洲語言,初步接受了現代科學教育,他們逐漸把這些出版物作為衡量許多學派各種研究活動的科學價值的標準,在生物學和考古學方面尤其如此。從歷史觀點看,這種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於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從來沒有這種實例。但問題是怎樣將這些文章澤成漢語使對此感興趣的普通中國人容易看懂和得到所需要的資料。

著作

他的所有著作已收入《德日進全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人的現象》、《人的未來》和《神的氛圍》等。

De Chardin,Pierre Teilhard: Teilhard de Chardin en Chine: Correspondance inedite,1923—1940 (Edisud,1Vol. )

德日進在中國:未出版的書信集,1923—1940(法文)

主要論述

《人的現象》是根據科學的進化論來立論的。它突破各門學科之間的界限,統攝精神與物質、智慧與肉體的關係,把宇宙的一切演變過程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加以研討。從宇宙的基本物質開始,經過複雜的演變過程,到生命和思想的出現,德日進全給予有機的綜合。全書共分四部分:第一篇——生命出現之前:第二篇——生命;第三篇——思想;第四篇--生存之道。 (34-35頁)

⑴“物之裡”、“物之表” 和“結構複雜性與意識定律”。德日進從分析地質和古生物資料中斷定,宇宙是一部進化的歷史,進化貫串宇宙發展的全過程。他指出,進化使物質的結構越來越複雜。然而如果只注意物質外表結構的複雜化,而無視物質裡面還有一種內在的力量,必然會得出宇宙最終格毀滅的結論。例如有人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的推斷,任何物理化學的變化不會產生新的能量,而能量在變化成熱時卻又部分地在消失,所以宇宙中可用的能量在微粒組合過程中是在不斷消失的。再根據熵的定律.一切組合最終趨於瓦解,所以宇宙將會毀滅是必然的趨勢。而人們深入觀察宇宙的進化現象時卻會發現,儘管物質在越變越複雜時,宇宙中可用的能量在微粒組合過程中有所消失。可是由於物質裡面內在的力量使物體獲得了新的能量。物質除了可以測量的表面外,還有一個甚為隱秘的“內在天地”,在這內在天地裡簡直藏有無窮的力量。 (想一下耗散結構理論)德日進隨即提出了他的—對新術語:“物之裡”(Dedans des choses)和“物之表”(Dehors des choses)。

德日進提出,物質從外表看來是靜止的,其實裡面卻蘊含著動力。例如生物有其生命力,人有意識能力。即使在有生命之前,也不無生命,在有意識之前,也不無意識,只是不到一定程度,不為人們所發現而已。好比物體必須接近光速時,人們才覺察其質量的變化,它的溫度必須高達五百攝氏度時,人們才覺察其放射性。同樣,物體在未達到100萬或50萬原子的複雜結構時,看來是沒有生命的,其實,它已蘊含著生命的種子。總之,在生命出現之前,必然有“生命的種子”(Previe),在意識未出現之前,必然有“意識的微粒”(Grans de conscience).只是由於濃度不夠,不為人們所覺察。正是由於“物之裡”的作用,物體結構的複雜化不會受到能量消失的影響,相反。由於它,才促進進化,保障更新的複雜結構的出現。或者說,“物之裡”這東西如生命力或意識能力越強盛,結構也越複雜;反之亦然。所以,在任何進化過程中,結構的複雜化同意識的增強是互相聯繫的,而且是成正比的。簡言之,結構的複雜性與意識是並進的。由此,德日近得出結論說,在進化過程個有一條重要的規律.即“結構複雜性與意識定律”(Loi de complexite conscience)。

⑵“切線能”和“軸心能”。為了闡明“物之裡”與“物之表”以及“結構的複雜性”與“意識”之間的關係,德日進又提出“切線能” (Energie tangentielle)和“軸心能”(Enrgie radiale)兩個新概念加以解釋。

所謂“切線能”,相當於一般科學上所指的能量,故有人譯作“物質能”。所謂“軸心能”,德日進自認要給予科學界說實在不太容易。有人譯作“心靈能”。德日進指的是精神力量,所以對照“物質能”,亦可譯為“精神能”。 “切線能”即“物質能”起排列組合的作用,把同類的物體如原子和原子、細胞同細胞等組合在一起,建立純粹的外在聯繫,使物體增多或擴大。 “軸心能”即“精神能”則具有向深度和高度發展的功能,它指導物體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使物體本身越來越複雜,而出現生命或意識,如它使物體從量到質的飛躍、無機體變為有機體、人類意識的出現和增強,等等。

德日進還說,這兩種能是各自獨立的,但互相之間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它們彼此之間有某種關係,但又不是直接的。顯然物質能和精神能之轉變不是直接的轉變,物質的增加不一定使精神成正比地增加,但它們之間具有不可否認的關係。 “切線能”即“物質能”雖然主管物體外部結構,但物體的組織結構會增進“軸心能”即“精神能”;而“軸心能”雖然屬於物體內部的指導性力量,但也能作用於“切線能”。特別物體意識形成之後,即物質發生質變、跨過了思想這—臨界點之後,“軸心能”起全面的主導作用,引導整體向更高層次進化。所以,“切線能”和“軸心能”是相互依存的,有​​時是相輔相成的,有時則互為因果的。在意識形成之前,即在宇宙和生物的生成階段,“物質是精神的模型”、“物質能”起主導作用;在意識形成之後,“精神居臨物質之上”,“精神能”起主導作用。任何時候,二者都缺一不可。由於它們,才出現進化現象。最初,由於它們,宇宙得以形成;爾後,依然由於它們,出現生命、思想等。總之,由於它們,宇宙包括人類才得以不斷進化,並向著越來越高的層次邁進,一直到精神化,使宇畝和人類達到最終的完滿境界。

⑶“先行的東西”與“後繼的東西”。德日進以其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知識一再肯定,宇宙是以物質為基礎的,宇宙間生命的出現,是由於物質內部包含著生命的種子,只是在生命出現之前,其色彩不夠濃厚,不易為人們所覺察。事實上,生命之前已有生命的蛛絲馬跡,因為如果物質早先沒有原始的內涵,真的生命怎能浮現呢?人們大概無法肯定,曾有一個時期是絕對無生命約。既然有生命存在,那末追到最初,必然有所潛在。因而,如果沒有生命的種子,就不可能出現生命。由於存在著生命的種子,一旦達到一定的條件,就突變而出現生命。

必然存在著“先行的東西”,然後才會出現“後繼的東西”,“先行的東西”與“後繼的東西”存在著內在的聯繫。臨界點前後,“先行的東西”與“後繼的東西”有極大的區別,但它們本身俱有內在的聯繫。

⑷宇宙進化史。在德日進的宇宙整個的進化過程理論中,物質與精神的對立、質與量的鴻溝、無機物與有機物的界線,是完全不存在的。

宇宙的歷史就是—部進化的歷史。進化本身並不是盲目的,而是一種不可逆的向上運動。 “沒有正向演化,生命只能得到擴展;由於正向演化(orthogenic原譯為:直向),生命就有了不可戰勝的昇華運動”。不過,他不贊成達爾文等生物學家的進化論觀點,只承認外部刺激是宇宙進化和生命發展的動力;他不反對外部影響的作用,但認為物體的內在動力才是物體直向演化的主要動力。宇宙一直是依靠自己的內在力量而逐漸進化的,結構複雜性與意識並進的規律就是直向演化的有力證據。

在結構越來越複雜而意識越來越增強的進化過程中,每一次進化,即每一次出現新的現象,部必然經過這樣三個階段:第一是擴散(Divergence),第二是收斂( convergence),第三是表現(Emergence)。所謂擴散,指任何事物都具有不可壓制的發展自己的傾向,使自己增加,如原子的增多,生物的繁殖,人口的增長。所謂收斂,指事物繁殖增加後產生一種綜合或統—的集中條理的傾向,人口的控制和集中等。所謂表現,即事物經過收斂後出現一個新的狀態、新的層次,如原子組合而成的新分子,細胞變成有生命的生物,人類組成社會等”。對於這種進化三階段的論述,個別學者曾把它同黑倍爾的辯證法相類比,但更多的學者認為,德日進的進化三階段理論是獨特的,毋寧稱之為“德日進的自然辯證法三階段論”。德日進認為,宇宙的每一次進化無不經過這三個階段。事物每經一次擴散和收斂,就出現一個更複雜、更高級納新層次:如此不斷發展,逐漸出現細胞、生命、植物、動物,最後—直到出現人類和思想。進化進程中的第一個完整現像是宇宙生成,這時候宇宙具備物質和精神這兩種基本素材,物質表現為占主導地位。隨著物質的不斷運動,逐漸出現進化的基本規律,如“結構複雜性與意識定律”。儘管進化是極其緩慢的,但一直在演變,一直在向複雜的結構和意識方向邁進。繼第一個現象的第二個現象,就是生物生成。在這時期,由於結構的複雜化和意識的增強,水平明顯提高,生命便出現了。從而,物質和精神成為相輔相成的相互依存關係。生命的出現是宇宙進化史上第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接下來第三個現像是人類生成,即人及其思想的出現。這時候,生命起了本質的變化,進化達到了嶄新的、自覺的階段。人成為宇宙進化的主人。根據大量的考古資料分析得知,腦是動物意識的標誌,哺乳類動物意識的深化同腦的進化是相聯繫的,具體地說,它們的發展是成正比的,這就意味著腦的進化使生物界達到又一個轉折點,也就是說,腦化現像是生物進入另一個新狀態的有力證明。顯然,當人們回顧生物界時,不難發現,大自然正在給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建造強有力的腦的區域,於是人類誕生了,思想出現了。正因為人有思想,人要觀察宇宙,宇宙的一切因而也開始明朗化了。正因為人及其思想的出現,還意味著意識跨過了反思這一門檻,因為人不僅有思想來思考宇宙,而且還意識到自己在思考。由於這反思,人與動物有了實質性的區別,人的現象“不僅僅是程度上的差異,而且是存在狀態上的改變”。總之,人和思想的出現,“就是一個新天地的產生。

不過,德日進承認,大概誰也無法知道思想最初究竟是怎樣出現的。真想弄明白,不妨想像小孩在成長過程中,理智是怎樣達到覺醒的,這個例子就夠了。可見,在轉折點的前後,狀態是不一樣的。然而。誰也指不出其中間的過渡點,這是從零到全的突變,從不能思想,變成能夠思想。它彷彿一個門檻,只要邁一步.就能夠“跨過”,那“跨過”的過程,科學無可奉告。不過,一過這門檻,人們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全新的天地。 (54頁)

在闡述思想和生命的出現時,德日進特地強調,物質和精神一開始就具有內在的聯繫,否定了把物質和精神割裂開來或彼此對立的觀點。物質的演變,​​促使物質內涵的精神具體呈現。反過來,精神的出現,同樣也影響著物質的發展。物質和精神都是宇宙進化中的自然現象。用德日進本人的術語來說,物質無非是“物之表”,精神無非是“物之裡”,它們本身是同一對象的兩方面。在進化過程中,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在程序上,可以說一是“先行的東西”,一是“後繼的東西”。 “後繼的東西”為“先行的東西”所準備;最初,“先行的東西”起主導作用,後來,“後繼的東西”起決定作用;一旦越過“臨界點”,出現新的狀態時,例如生命出現之後,“後繼的東西”則比“先行的東西”表現得更為複雜,層次更為高級。德日進拒絕把精神之類的“後繼的東西”說成是與物質無關的東西,更不承認是由某種超自然的外在力量授予的非事物本性的特殊現象。

⑸關於人類前途。自從二次大戰以來,一種“對於存在的憂慮”普遍流行。德日進說,根據這些人的看法,人的前途似乎可能出現以下三鍾情況:一是悲觀失望,二是逃避現實,三是全面解體。

德日進認為,這證明人類面臨成功與失敗、生存與滅亡的重大快擇。德日進認為,把人類的前景描繪成,人們將越來越關心自己而越加自私,人類的處境將變得越加困難,大地將遭到嚴重破壞,面臨毀滅的危險,人的前途是令人悲觀失望的,――這種思想和言論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它們與大自然的進化規律背道而馳的。宇宙既然開始了它的偉大工程,為了產生人,奇妙地克服了許多幾乎難以想像的困難,難道人們不應該同它一起冒最後一次風險,全力以赴地走到盡頭麼?說到底,最有力的保證是,這項偉大的工程本身已顯示出必然的趨勢:生命既然使人們走上思想之路,人們便不能不沿著進化的規律,進一步向前發展,走精神化之路。全人類同心同德建設大地的新精神。

德日進滿懷信心地說,前途是絕對樂觀的,理智要求我們拿出這信心。人類由於心智層的發展,業已從原先分散的狀態逐漸聚集​​起來,遵循大自然的進化規律,既本能地又理智地即自覺地朝向統一的方向邁進。由“個別反思”進入到“集體意識”,注意並關心整體,向著整體化(Totalisation)邁進。人類在“人化”進程中必然會進行“社會化”(socialisation)和“全球化”(P1anetisation)的活動。個人與個人之間互相聯合起來,國家與國家、種族與種族之間互相聯合起來,所有距離都消失了,全人類終於達到合而為一的大團結。世界正在進行最終的大綜合(Mega--synthese),通過這大綜合,人類進化終於達到其“最終點”(Point omega)。這“最終點”不僅是尚未存在的理想中心,而反應該是真實存在的中心。由於它具有無限的吸引力,它能使心智層實踐宇宙進化最後一次飛躍,突破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揚棄物質,使人們進入到“超個人”、“超國家”、“超種族”、“超意識”和“超時空”的完全精神化境界,即人們長期以來所渴望的最完滿的神聖境界。德日進作為極其保守的天主教的一名神職人員,發表如此大膽的論斷和充滿信心的預測、確實不無驚人之處。在保守的天主教人士看來,簡直是無視上帝,褻瀆神明,違背傳統教義,宣講異端邪說了。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德日進依然堅持其科學探討,進行其進化論思維。

孟德爾獎章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德日進“既是科學家,同時又成了精神界的巨人”。是他在中國最早發現了人類化石,是他研究鑑定並確認“北京猿人”頭蓋骨為猿人顱骨。德日進在中國生活二十餘載,是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奠基者和領路人。 為了自由與真理而流亡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4.22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