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人體寄生蟲學

人體寄生蟲學是一門研究與醫學有關的寄生蟲及其與宿主關係的科學。主要研究寄生蟲的形態結構、生態規律,重點研究寄生蟲與人體及外界因素的相互關係,並從病原學和病原種群動力學角度,揭示寄生蟲病發病機制及流行規律,為控制、消滅與預防寄生蟲病提供病原學的依據。作為病原生物學重要組成部分,人體寄生蟲學是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一門基礎課程,同時也是聯繫基礎與臨床的橋樑課程。人體寄生蟲學由原蟲學、蠕蟲學和醫學節肢動物學三部分組成,研究對象包括寄生原蟲、吸蟲、絛蟲、線蟲及醫學節肢動物等。概念

人體寄生蟲學是一門獨立的醫學基礎課,屬於病原學範疇.也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及生態,闡明寄生蟲與周圍環境的對立統一關係.認識寄生蟲病的發生與流行.控制與消滅的基本理論根據,它與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免疫學等學科有密切的聯繫,而且與預防醫學也有密切的關係.

簡介

人體寄生蟲學是一門獨立的醫學基礎課,屬於病原學範疇。也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及生態,闡明寄生蟲與周圍環境的對立統一關係。認識寄生蟲病的發生與流行。控制與消滅的基本理論根據,它與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免疫學等學科有密切的聯繫。而且與預防醫學也有密切的關係。人體寄生蟲病是危害人類健康、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疾病。聯合國開發計劃暑/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倡議的熱帶病特別規劃(英文簡稱TDR)要防治的10種熱帶病中有8種為寄生蟲病。日本血吸蟲病、包蟲病、肝吸蟲病等仍然是中國常見的人體寄生蟲病,在局部地區,寄生蟲病的流行仍較嚴重。因此,防治寄生蟲病是中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也是一項較長期、艱鉅的疾病防治任務。因此,人體寄生蟲學是醫學生不可缺少的醫學基礎知識。

人體寄生蟲學是研究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寄生蟲的形態結構、生活活動和生存繁殖規律,闡明寄生蟲與人體及外界因素的相互關係的科學。它是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一門基礎學科。人體寄生蟲學由醫學原蟲學(medical protozoology)、醫學蠕蟲學(medical helminthology)和醫學節肢動物學(medical arthropodology)三部分內容組成。學習本學科的目的是為了控製或消滅病原寄生蟲所致人體寄生蟲病,以及防制與疾病有關的醫學節肢動物,保障人類健康。

原蟲研究

在這一時期對危害人類健康較大的原蟲性疾病,如瘧疾、黑熱病、阿米巴病等做了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

瘧原蟲

瘧原蟲所引起的瘧疾是危害中國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寄生蟲病之一,在中國長江以南流行尤為嚴重。本世紀30年代許多學者對各地區人群進行了廣泛調查,對發病季節及瘧疾的種類進行了分析。這些調查結果顯示了三種瘧原蟲在全國的分佈輪廓。

1935年胡梅基報告了上海高橋地區瘧疾的季節分佈與中華按蚊密度間的關係。此外,馮蘭洲等還對瘧疾的傳播媒介的確定、對一些按蚊在瘧疾傳播中的作用等問題作了一系列調查研究。 1936年姚永政等證實盛行於中國西南各省山嶺區域的所謂“瘴氣”實際上就是惡性瘧疾。 1941年姚永政與吳征鑑在昆明首次證實卵形瘧原蟲在中國的存在。

在舊中國,儘管一些專家學者進行過一些“點”的調查研究,在雲南省曾設立了瘧疾防治所,進行小範圍的防治工作,但全面的抗瘧工作在當時無法開展,據估計每年瘧疾患者至少3000萬以上,病死率約為15%。

黑熱病

黑熱病也是中國重要的原蟲病之一,流行於長江以北,主要在黃河流域。 1904年Marchand與Ledingham報告的由青島回國的德國籍患者為在中國發現的第一例患者,隨後許多學者相繼在許多地方發現了黑熱病患者,從而初步肯定了當時中國18省有黑熱病流行。關於黑熱病的傳播問題,中國學者等根據一系列調查研究,證明中華白蛉為中國黑熱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溶組織內阿米巴

由溶組織內阿米巴所引起的阿米巴病也引起當時許多學者的注意,並在全國各地先後開展了調查。 1943年盧婉卿及馮蘭洲以實驗方法證明蠅在傳播阿米巴病中的重要作用。在這一時期除最常見的阿米巴痢疾外,還報導了有關阿米巴肝膿腫、肺膿腫以及皮膚、生殖器與泌尿器阿米巴病的許多病例。

張孝騫等用乙狀結腸鏡診斷阿米巴痢疾。認為方法簡便可靠。鍾惠瀾等用碘油空氣造影診斷阿米巴肝膿腫可顯示膿腫形狀與位置。劉效良及吳執中用中藥鴉膽子治療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均獲滿意效果。

蠕蟲研究

日本血吸蟲

1905年Logan在湖南常德縣的一例下痢患者的糞便中檢出了日本血吸蟲卵。差不多同時,一位英國醫師在解剖一例福建籍華僑的屍體時,在其腸系膜血管中發現了日本血吸蟲雌、雄成蟲,從而用現代醫學手段科學地證實中國有日本血吸蟲病的流行。

早在20年代對日本血吸蟲在中國的危害性已引起了全國的注意,因此在不少地方,如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福建、四川、廣西、雲南、廣東等部分流行區開展了小規模調查,至1949年,血吸蟲在中國地區分佈的輪廓已被初步確定。 1949年以前,對中國日本血吸蟲中間宿主,已證實並確定其種名者有6種,分別屬於3個螺屬。此外,陳方之、甘懷傑、姚永政、李賦京等對釘螺的地理分佈、感染率、感染強度以及生態習性進行了觀察,並開展了滅螺試驗。

肺吸蟲

1880年,曼鬆在廈門於一福州籍病人痰中查見並殖吸蟲卵,但直到1930年應元岳在浙江紹興蘭亭發現兩例並殖吸蟲病人,才最終確定肺吸蟲病也存在於中國。此後草藥中國學者對該病的流行病學、病源學及地理分佈等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並發現了新種。 1934年,吳光、屈蔭傑等在浙江紹興的蟹體內發現並殖吸蟲囊蚴;1942年Asada證實在東北地區的三種喇蛄有並殖吸蟲囊蚴感染,從而確定了石蟹與喇蛄為中國肺吸蟲病的傳播媒介,浙江和東北為中國肺吸蟲病的流行區。

與此同時,陳心陶在廣州怡樂村發現一新種,命名為怡樂村並殖吸蟲。 1940年唐仲璋在福建發現兩種並殖吸蟲,一種定名為林氏並殖吸蟲,另一為感染囓齒動物之並殖吸蟲,並分別在螺及蟹的體內發現了相應的幼蟲。

絲蟲

近代醫學文獻中有關中國絲蟲病的記載始於1871年,在海關和教會醫院工作的外國醫生,先後記述了中國絲蟲病的發現與感染情況。 1878年Manson在廈門首次證實蚊子為班氏絲蟲的中間宿主及傳播媒介。

1926年以後中國學者也進行了絲蟲病流行病學調查。馮蘭洲於1931年在廈門除發現班氏絲蟲外,又查到了馬來絲蟲,從而證明中國存在著兩種絲蟲,並於1933年對這兩種絲蟲的鑑別要點作了描述,確定中華按蚊是當地馬來絲蟲的主要傳播媒介,並對馬來絲蟲的幼蟲在中華按蚊體內的發育情況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但在當時條件下,調查工作多局限於交通方便的城市及其近郊,因此到解放前夕,中國對絲蟲病的了解很少。至於防治工作則無人過問。

鉤蟲

鉤蟲病在中國的分佈雖為廣泛,據當時報導,中國學者在遼東省7市、北京、山東濟南、河南焦作煤礦區、南京、南通、上海、浙江蕭山、湖北、四川、福建閩南、江西萍鄉煤礦區、湖南、海南島、廣西賓陽、雲南昆明等地的調查中均發現有鉤蟲病患者,可見鉤蟲病在中國分佈甚為廣泛。

其它蠕蟲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23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