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任仁發

中文名:任仁發

出生地:松江(今屬上海市)

出生日期:一二五四

逝世日期:一三二七職業:元代官員、水利家、畫家

主要成就:元代官員、水利家、畫家

代表作品:《出圉圖》卷,《二馬圖》等

年代:元

字:子明

號:月山

元(一二五四至一三二七)元代官員、水利家、畫家。書學李北海,畫學李公麟。字子明,一字子垚,號月山,松江(今屬上海市)人。

簡介

宋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舉人,入元官都水庸田副使。究心水利,學擅專門。以浙東道宣慰副使致仕,築來青樓、攬輝閣於青龍江上終老焉。工書法,學李邕。長繪畫,工人物、花鳥,尤善畫馬。嘗奉旨畫渥洼天馬圖其熙春天馬二圖,仁宗詔藏祕監。工力足與趙孟頫相敵。故宮繪畫館藏有畫馬數幅,俱極精。任仁發還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水利專家,曾先後主持修治浙西吳松江、大都(今北京)通惠河等工程,並有水利工程著作傳世,在中國水利史上做出過有益的貢獻。卒年七十四。

人物墓誌

1953年,在上海青浦縣出土了一批元代的文物,其中竟然有一方是任仁發的墓誌,雖然字跡剝蝕漫漶,顯示很多字已然無法辨認,但從中還是得知,任仁發生於南宋寶祐二年(公元一二五四年),與著名書畫家趙孟頫同歲,卒於元泰定四年(公元一三二七年),與史籍記載年七十三歲完全吻合。

1953年1月,在本縣重固鄉章堰北廟村的高家台出土。墓誌長90.5厘米,寬、49厘米,石質。文共11行,行19格。楷書。下半截5格,因埋入地下,字​​體猶新,近地部分5格左右,字體雖模糊,尚可隱約審視,這是墓誌文字的重要部分。上半截9格左右,缺110個字。今藏上海博物館。

元任仁發墓誌

(先)(考)(任)(公),(諱)(仁)(發),(字)(子)(明),(號)月山。 (世)居嘉禾青龍(鎮)(東)。 (父)(珣),(故)贈(中)(順)(大)夫,高(郵)府(知)府上騎都尉(封)(樂)(安)(郡)。 (妣)(高)氏,(追)(封)樂(安)(郡)君。先考歷仕至中(憲)(大)(夫),(浙)(東)(宣)(慰)(副)(使)泰定四年冬,逝於正寢。嗚(呼)! (公)(生)(於)(寶)(祐)(二)(年)七(月)十二日午時,卒於丁(卯)(十)(二)(月)(日)(時),享年七十三。娶高氏先歿,(繼)(黃)(氏)(子)(四)人,女八人,孫男十二人,孫(女)(人)。以泰定五年三月初九日(安)(葬)(於)(新)(江)(鄉)(松)(澤)(裡)郭(巷)(涇)南之祖塋。姑記其(梗)(概)(納)(諸)(塘)。

(孤)子(任)(賢)(才)(等)泣血謹書。 (明)(威)口(將)(軍)(張)世澤填諱。 [3]​

傳世作品

傳世作品有:至元十七年(1280)作《出圉圖》卷,《二馬圖》卷,《張果見明皇圖》卷,藏故宮博物院;《秋水鳧鷖圖》軸,藏上海博物館;《飲中八仙圖》《貢馬圖》《橫琴高士圖》《秋林詩友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神駿圖》《三駿圖》《九馬圖》在美國;《飼馬圖》在英國;《文會圖》《牽馬圖》等在日本。著有《浙西水利議答錄》十卷。 《書史會要》、《書畫史》、《六研齋隨筆》、《黃渡鎮志》、《海上墨林》、《練水畫徵錄》。

代表作品

《二馬圖》 絹本設色,縱28.8cm,橫142.7cm此作品採用描物代人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現狀,從二匹馬的造型,色彩和線條處理上不難看出,作者的思想認識是非常深刻的,以隱喻的手法,諷刺了那些“肥一己而瘦萬民”的貪官污吏,而為那些“瘠一己而肥一國”卻不被重用,終生不得志的士大夫鳴不平,藉以表達自己剛正不阿的心態。

他在跋語中先敘述了所畫的肥、瘦二馬:“肥者骨骼權奇,縈一索而立峻坡,雖有厭飫芻豆之榮,寧無羊腸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剝落,囓枯草而立風霜,雖有終身擯斥之狀,而無晨馳夜秣之勞”。在寫完對兩匹馬的評語後,作者筆鋒一轉,進一步議論道:“世之士大夫,廉濫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國,不失其為廉;苟肥一己而瘠萬民,豈不貽淤濫之恥歟?”

任仁發是藉用兩匹馬來評論官場的得失利弊。他將畫中的肥馬,比喻成為官不正的貪官,他們吸食民脂民膏,故而肥壯;又將畫中的瘦馬,比喻為廉明勤政的清官,因為忙於政務而累得皮毛剝落,骨瘦如柴。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作者在畫中還安排了一個不大為人注意的細節,那就是那匹肥馬馬首挽著籠頭,但是韁繩卻鬆開了,拖在地上;而瘦馬不但有籠頭,韁繩還套在馬脖子上。一匹是沒有約束的脫韁之馬,失去了控制,就會無法無天,魚肉百姓而肥己。另一匹是有約束的拴著韁繩的馬,有了管束才能盡心盡力,克勤克儉。在這裡任仁發似乎又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對於官吏管理的看法,其用心可謂十分良苦。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