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中國漢字,意指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凝結(冰塊等)。

基本信息

拼音:dòng

注音:ㄉㄨㄥˋ部首:冫,部外筆劃:5,總筆劃:7五筆86&98:UAIY

倉頡:IMKD

鄭碼:TDHK

筆順編號:4115234

四角號碼:3419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 51BB[1]

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1)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凝結:∼結。 ∼害。 ∼餒。

(2)湯汁凝成的膠體:魚∼。肉∼。

(3)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得慌。防∼。 ∼傷。 ∼瘡。 [1]

詳細字義

〈動〉

(1)形聲。從仌,東聲。本義:結冰。

(2)同本義。

凍,仌也。 ——《說文》

壯冰曰凍。 ——《風俗通》

水始冰,地始凍。 ——《禮記·月令》

風掣紅旗凍不翻。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又如:凍柱(凍住);凍浦(結了冰的河川)

(4)受凍;感到寒冷。

夜凍寒。 ——《管子·五輔》

人馬凍死者相望。 ——《資治通鑑·唐紀》

(5)又如:凍草(使草受凍);凍樹(寒霜凝結在樹木上);凍筆(因寒冷而凍結的毛筆)[3]

詞性變化

〈名〉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