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臨淄齊國故城

臨淄齊國古城是中國西周至戰國齊國都城遺址。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舊臨淄縣城)的西、北面,東臨淄河,西依古系水。總面積達20餘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臨淄齊國故城

周武王滅商後,封姜尚​​長子丁公於齊,建都營丘(一說營丘即臨淄),後六世胡公遷都於薄姑(今山東博興)。獻公元年(公元前859)遷都臨淄,至公元前221年齊亡。秦代為齊郡治所。西漢前期和東漢為諸侯國齊國都城。臨淄作為齊國都城達600 多年,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1926年日本人曾作調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多次進行調查,1958年山東省文物幹部訓練班對遺址進行鑽探和發掘,1964∼1966年山東省文物管理處與北京大學等單位,對遺址進行全面的鑽探和試掘,1971和1976年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再次進行發掘。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是我國歷史上周代齊國的國都,以後長期為“海內名都”。曾為京、為城的臨淄故城,歷盡滄桑,延續的時間1300多年。故城內外,地上地下、文物浩繁,歷史陳

跡遍布,譽為宏大的“地下博物館”。

臨淄齊國故城,位於今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是國務院1961年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齊國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兩部分,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兩城相連接。大城南北4.5公里,東西3.5公里餘,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小城南北2公里,東西1.5公里,是國君居住的宮城。兩城面積15.5平方公里。

故城的城牆殘垣尚存,夯築痕跡依稀可辨,城門十三座。城內道路縱橫,多與城門相通。現已探明主要交通幹道十條,小城內三條,大城內七條。道旁居住、作坊遺址遍布。東周墓殉馬坑、齊故城排水道口、孔子聞韶處、桓公檯等十幾處文物景點已向遊人開放。

範圍佈局

齊城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為郭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最長處4.5公里,東西最寬處近4公里,周長14公里餘。東牆因臨河修築,多曲折。城牆用夾板夯築,從東周至漢代經多次增築和修補,基寬20∼30米,最寬達43米。地面保存最高處達 5米以上。早期夯層較薄,多小杵夯,晚期夯層厚,多平夯。已探出城門6座,東西面各1座,南北面各2座,門道寬一般10米左右。城內已探出7條主幹道路,大多與城門連接,有的貫穿全城,路寬6米以上,其中兩條南北主幹道路寬達20米。這些道路多十字交叉,把城內劃分為若干街區。小城為宮城,在大城的西南方,東北部嵌入大城,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1.5公里,周長7公里餘。城牆基寬20∼30米,最寬處達60餘米。有5座城門,東、西、北面各1座,南面2 座。東、北門通向大城,門道外口兩側城牆皆向外凸出。探出的3條主幹道路分別與南門、西門和北門連接,路寬8∼17米。沿城牆內側還有寬6米左右的“環塗”。城內有排水明渠。大城西部有一條南北幹渠,南與小城東北角城壕相接,北部分為2支,一支出北牆注入北護城河,一支向西北出西牆注入系水。東北部也有水渠分別注入北護城河和淄河。小城有曲尺形水渠,經宮殿區穿西城牆注入系水。在城牆處均有自然石疊砌的排水道口,已發掘的西牆排水道口東西長16.7米,寬約7∼8米,高約3米。有3層流水孔,每層5孔,各層孔互相錯列。水孔一般高50厘米,寬40厘米左右。排水道口及東西進出水道的兩壁均用石塊壘砌,底鋪石塊。

墓葬特點

大城內發現兩處墓地,一處在城東北部河崖頭、東古城一帶,已探出大中型墓20餘座,有的大墓墓口面積40米見方,有南北墓道。在其中1座甲字型大墓的東、西、北三面發現有殉馬坑,據已發掘部分推算,共殉馬600餘匹。這一帶墓葬中出土的隨葬品中有不少精美的青銅器,均屬西周和春秋時期,當是姜齊的公墓地。另一處在大城南部劉家寨、邰院一帶,這裡的墓葬都是積石、積蛤殼的中型墓。城南一帶有多處東周墓地。在南城外約0.5公里的郎家莊發掘一座戰國早期人殉墓,槨室周圍埋有17個女性殉葬人,年齡最小的15歲,皆有墓坑和棺槨,陪葬者均有豐富的隨葬品。臨淄故城南10公里左右的牛山一帶,今猶存高大的封土堆10餘座,有稱“四王塚”、“二王塚”,當為田齊時的王陵。

遺跡與遺跡保護

宮殿區在小城西北部,地下分佈有大面積的夯土基址。其中心建築為一高14米、南北長86米、東西寬70米的夯土台基,俗稱桓公檯,頂部分為3層。台東北發掘了1處宮室建築遺址。建築分為2層,上層屬西漢時期,下層為東周時期。小城東北部有一較小夯築台基,俗稱金鑾殿,四周以自然石甃砌,與桓公檯遙相呼應,周圍地勢低窪,當是臺榭別館遺跡。小城西門外有泉,古有中池,是齊國的苑囿。現存高台基址“歇馬台”可能是《左傳》中提到的“遄台”遺跡。西北約10公里有“梧台”,高

28米,上部有花紋鋪地磚、陶排水管等遺跡,當是齊的別館離宮遺跡。

大城中部偏西和南部有大片戰國、漢代冶鐵遺址,東北部和北部有東周與漢代製骨遺址,中部闞家莊東南有漢代冶銅、鑄錢遺址,中部偏南劉家寨周圍有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小城南部有煉鐵、冶銅和鑄錢遺址。

大量的手工業作坊遺址,就分佈在這些文化堆積之中。今已發現冶鐵遺址六處、煉銅遺址兩處、鑄錢遺址兩處,制骨遺址四處。分述於下:

冶鐵遺址

Ⅰ、小城西部冶鐵遺址:在小城西門東北200米處。範圍南北約150米、東西約100米,屬下層堆積(這一帶有兩層堆積,厚二米左右)。周圍有許多夯土遺存,其間並有10米寬的道路通向西門。

Ⅱ、小城東部冶鐵遺址:位於今臨淄城關麵粉廠北400米處,西距辛(辛店)、東(東​​營)公路約100米。範圍南北約70米、東西約60米。經鑽探得知,屬第二層堆積(這裡一般有三層堆積,厚二米左右),曾有探孔在鐵渣之下的路土中瓷片,可能是一晚期的冶鐵遺址。

Ⅲ、大城西部冶鐵遺址:在大城南北河道以西,石佛堂村及村南一帶,範圍約四至五萬平方米,屬第三層堆積(這一帶有三層堆積,厚二米下下),應是一東周晚期的煉鐵遺址。

Ⅳ、大城中部偏西的冶鐵遺址:在南北河道以東,位於付家廟村西和西南一帶,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屬下層堆積(這一帶一般有兩層堆積,厚一米至二米)。

Ⅴ、大城南部冶鐵遺址:位於小城東門以東,韶院村西,劉家寨村南的大片地區都​​有冶鐵遺跡存在,但中心地區似在大城南牆西門以內,大道的兩側,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屬於二、三層堆積(這一帶一般有三個地層堆積,厚二至三米以上)。這是六處冶鐵遺跡中規模最大,遺跡最豐富的一處。在遺址內,特別是它的北部一喧有許多夯土基址,曾在此發現過漢“齊鐵官丞”,“齊採鐵印”等封泥,當是漢代的“鐵官”所在。

Ⅵ 、大城東北部冶鐵遺址:在闞家寨村的東南和村北,崔家莊的東北和村北,河崖頭村西等大片地區都​​有冶鐵遺跡存在,分佈較廣,但不集中。遺跡較豐富處在崔家莊東北至村西北一帶,面積約30,000—40,000平方米,這一帶地層堆積厚,離地一般都在三以上,有三層堆積,冶鐵遺跡屬第二層,當屬東周時期。

煉銅遺址

Ⅰ、小城南部煉銅遺址:分兩片,一片是在小徐村北,其範圍東西約80米,南北100餘米,屬下層文化堆積(這一帶地層堆積三米左右,共兩層);另一片位於西關石羊村北頭,其範圍東西約150米,南北100米,層位與前者相同。皆屬東周時期。

Ⅱ、大城東北部煉銅遺址:位於闞家寨東南及東北方向的“韓信嶺”一帶,探知這一帶地層堆積有四層,銅渣、爐渣、燒土等發現於二至三層之間,第三層是灰綠土,質堅實,從試掘中知是春秋前期的地層。

鑄錢遺址

Ⅰ、齊刀幣鑄址:位於小城南部居中安合村南,靠近城​​牆。其範圍自安河村南東西路起,向北200米,村南南北路向東向西各100米。上層已受到嚴重擾亂,曾出土過“齊法化”刀幣和鑄範。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44.202.*.*)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