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花山崖壁畫

花山崖壁畫狹義是指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花山的崖壁畫,廣義是指考古工作者先後在憑祥、龍洲、寧明、崇左、扶綏、大新、天等等壯族聚居區的左江流域各縣發現的崖壁畫。因寧明縣的花山崖壁畫的畫幅最大,人物畫像最多,內容也最複雜,是上述各地崖壁畫的代表作。所以,人們把左江流域各縣的崖壁畫統稱為花山崖壁畫。簡介

以寧明的花山崖壁畫而言,畫幅中有人像、獸像、物像(似銅鼓或銅鑼的圖案、環首刀等)等。人像線條粗獷有力,形象古樸。所有畫像全部是土紅色,雖長年經風雨侵蝕,但有部分色澤依然清晰。花山崖壁畫不愧是壯族的藝術瑰寶。它那古樸粗獷的筆法和風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態,體現了古代壯族人民的審美情趣和高超的藝術水準。有關學者專家公認:左江花山崖壁畫就其分佈之廣,作畫地點之陡峭,畫面之雄偉壯觀,作畫條件之艱險,都是國內外所罕見,在世界美術史上應享有崇高的地位。現在花崖壁畫這一壯族藝術瑰寶已蜚聲國內外。 [1]

地理位置

花山崖壁畫位於位於寧明縣馱龍鎮的左江岸邊,距縣城約25公里,離南寧市180公里。經過科學的分析和歸納,在廣西的寧明縣、大新縣、憑祥市、龍州縣、天等縣、扶綏縣、崇左縣(今為崇左市江州區)等7個縣市中,“共有84個地點,183處,287組”的山崖壁畫。其中多數是分佈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平而河、黑水河兩岸的200多公里內。這些壁畫的畫面一般高出江河水面的20-40米,最高的達到120米。

傳說

從前,寧明那利有一個叫做勐卡的青年,力氣非常之大,吃得非常之多,一餐六十斤米只夠吃粥,一百二十斤米才夠吃飯。有一次,他去坡寧拜訪朋友,飲完了酒,走到村邊,看見有一頭黃牛偷吃田裡的禾苗,就拿一塊高五、六尺,長一、二丈的大石頭來打牛。由於用力過大,石頭從坡寧一擲到晚馱,有三、四十里遠。收谷時,他母親請人來割禾,乾了一天,不見他來挑,急得要死,催了幾次,他才動身。他用橫梁做扁擔,砍竹破蔑做捆索,把幾十個人割了一天的禾捆做一擔,末了還叫割禾的人坐在上面,一聳肩就挑了回來。後來勐卡想造反,反對皇帝,但沒有兵馬,於是在紙上畫。他畫的兵馬,經過一百天就可以變成真人真馬。可是,不能給任何人知道。所以勐卡只好白天一人在屋子裡畫,晚上才去做工。因為白天大家都去田裡做工了。秋收時,勐卡已經畫了九十多天,但這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母親見他白天不做工,非常懷疑而且著急,有一天,趁他不在家,就悄悄地走進他的房間,打開箱子察看,誰知剛把箱打開,所畫的兵馬就都飛出來了。岜萊洞的兵馬勐卡的兵馬飛哪裡去呢?大家不知道。後來寧明岜耀屯有一個靠打柴為生的窮人到岜萊(花山,壯語叫岜萊。“岜”是壯語的“山”的意思,“萊”是壯語的“花”的意思。壯語岜萊直譯為漢文就是花山。)打柴,不小心,柴刀掉落到崖邊,順著懸崖滑落下去。砍柴人順著陡崖爬到山腳下,不知不覺到了明江邊。這時,突然聽到敲鑼、打鼓、彈琴、唱戲的聲音從一個岩洞里傳出來。砍柴人覺得很稀奇,便往洞口走去。一走到那裡,便看見有很多兵馬在那裡駐紮。他們見生人到來,就都圍攏上來查問:“你是什麼人?” “你來幹什麼的?” “我是靠打柴為生的窮人。”砍柴的照直說,“我在山上把柴刀弄掉了,特地來找刀的。” 武士們見他為難的樣子,都很同情與憐惜。有一個人說:“你想要什麼東西,我們這裡都有,你自己選吧!” 這時,打柴的才發現這個山洞非常寬大,裡面堆滿金銀珠寶,閃閃發光。但他什麼也都不要,只要一把柴刀和兩斤,說:“夠我今天吃的便可以了,我今天砍不了柴羅。” 從此以後岜耀屯的人生活遇到困難,便都到岩洞去找他們解決,年青人走親戚也去借一兩套衣服,姑娘們趕歌圩就去借首飾。但用完了就拿去還,不得私佔。後來有個貪心的人借了不還,岩洞就自動關閉了。那個貪心的人懷恨在心,把這件事告訴了皇帝,皇帝認為那岩洞裡的兵馬一定是勐卡的兵馬,便派了許多人來打,山洞裡的兵馬們寡不敵眾,結果全部被殺光。血、人頭和屍首到處都是,映到明江邊的峭壁上,就形成了現在的壁畫。傳說花山崖壁畫形成以後,凡是遇到陰雨天,人們走到河邊或山​​邊,還能隱約聽到號哭的聲音。人們都懷著沉重的心情,惋惜武士們的不幸遭遇,便商議請僧道來打醮,祈禱他們的英靈升天。 [2]

歷史記載

根據史料和考古資料記載,花山崖壁畫群壁畫寬220米,高45米,人物圖像1800多個,繪畫年代在東漢以前,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了。

據有關史料記載,花山壁畫於南宋時期已被人發現,《寧明州志》也有簡單的記載。但真正的科學調查卻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為了揭開花山壁畫那神秘的面紗,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紛紛前來探奇考察。廣西有關部門組織的大的考察活動也有七八次之多,其中龐大的一次考察活動是1985年4月至11月間由廣西人民政府、人大和政協組織的來自北京、內蒙古、湖北、四川、雲南、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市十多學科(包括歷史、民族、民俗、考古、美術、舞蹈、化學、碳素年代學等)的專家,他們對花山崖壁畫的作畫年代、內容性質、族屬問題、藝術風格等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考察和研究。多數專家認為,崖壁畫製作的年代應屬戰國至東漢時期(距今約2000多年)。從畫面取樣分析,作畫的顏料主要為赤鐵礦粉攔合動物脂肪稀釋調勻,用掃把或鳥羽直接刷在崖壁上而成。至於崖壁畫所表現的內容(或主題),學者們各執一詞:有的認為是語言符號,有的認為是樂事慶典或是戰事盛會,有的認為反映祈天求雨或宗教祭祀,還有的認為是戰前誓師或是戰后慶功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千年不解之謎,有待人們進一步去探討,由些更增添了花山崖壁畫的無窮魅力。

特色

在花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是花山崖壁畫,位於廣西寧明縣馱龍鄉耀達存。花山崖壁畫畫面寬大、圖像繁多、種類豐富、氣勢恢宏,整個壁畫“寬221.05米,高約40米,距離水面15——18米,還能辨認的圖像有1819個”,絕大多數圖案是人像,其次是圓點(目前學界普遍認可為銅鼓),此外還有狗、人踏船形圖、交媾圖,等等。

花山崖壁畫群主體畫面長達一百七十​​二米,高120米,面積約8000平方米,現遺存各種圖像1900多個,包括人、馬、獸、銅鼓、刀、劍、羊角、鈕鐘、道路等,構成岩畫主體的人像皆作曲肘、蹲腿的半蹲式造形,古樸粗擴,小者高30厘米,整個畫面由各種圖畫組成111組神秘的圖案;宏偉壯美,神奇莫測。

花山整座峭崖畫滿了各種呈土紅色的人像和物像。人像中有正面和側面兩種姿勢。正面人像兩手高舉、兩腳叉開成立馬式。側面人像兩手平伸、兩腿微蹲成跳躍式,既像練兵習武,又如狂舞歡歌。物像中有似馬似狗的,有像藤牌、鑼鼓、太陽的。畫像中的人物線條粗獷,栩栩如生。正畫人像中有佩刀劍的,有戴桂冠的,是這些人物中的頭人或指揮者。其周圍都有一群“小人物”朝著他,組成了一幅幅神情各異的畫面。 [3]

文化意蘊

外顯性

花山崖壁畫的文化外顯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多樣性- 綜觀散落在左江流域範圍的花山崖壁畫之遺址,充分展示了它們獨特的多樣性,這些壁畫多樣性闡釋了花山文化多樣性的外顯特徵。促成花山文化的多樣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左江流域多樣性的地形特點是花山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基礎。這是因為:第一,左江流域內的地形呈現多樣性的特徵,有小塊的平原、有高峰矮山、有寬闊的谷地、有曲折的峽谷等等。這些多樣性的地形決定了花山文化之外顯多樣性,而花山文化的外顯多樣性則體現在花山文化之外觀(壁畫)上。

2.神奇性- 審視斑駁不堪的花山崖壁畫,呈現在眼前的是引起人無限神奇感的圖案。這些怪異、動感的人物和動物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動作,他們到底想要做什麼,到底要反映一種什麼樣的心情,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學界目前尚無準確的定論。但是,綜合左江流域的地理和氣候,現有的文獻進行分析。可以粗略判斷有一下幾種可能:一是祭祀水神,這是目前比較為人們所接受的觀點;二是放映當時人們準備出征時而舉行的出征儀式;三是放映當時人們喜慶豐收的情景;四是反映人們渴望能過上幸福生活的祈禱儀式;五是歡迎貴賓的隆重場面。

3.和諧性- 依據花山壁畫斑駁的圖案和以往的資料,不難知道,花山壁畫圖案中有人、有娃、有鳥、有獸、有船、有鼓等,而且這些動物與人的關係並不是呈現一種敵對的關係,而是呈現一種和睦相處的狀態。這就足以表明,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尊重自然、崇尚自然、有著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理念,且這些理念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生活的起居。如壯族稱“房子”為“欄”、“干欄”。一般分上下兩層或三層,上層鋪以木板,供人居住,下層用作豬牛圈、堆放雜物等。而“干欄”或“欄”則起源於“巢居”,也就是把住所直接構築在一棵或數棵樹上,後來就演變為“構木為巢”的“柵居”。南朝的沈懷遠在《南越志》中曾記載:“柵居,實惟俚之城落。”,而“俚”則是東漢至宋代之間對壯族的一種稱呼。由此可見,古老的花山文化的和諧性外顯源遠流長、綿綿不絕。

內涵

花山崖壁畫的多樣性、神奇性與和諧性的花山文化之外顯,是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在惡劣的環境下、艱苦的生存條件下,生生不息地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改造自身的成果展現。它充分顯示了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堅忍自強、崇尚和諧、兼容並蓄的性情特徵,具有豐富的文化和精神內涵。 [4]這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花山文化孕育了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苦幹、敢干、實幹、巧干的精神。左江流域多山、少地、缺水,生活條件極為惡劣,使得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異常艱辛。因為自然條件的惡劣,古來的左江流域的生產條件也相當落後,嚴重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即使是身處惡劣的自然環境,左江流域壯族先民並不恨天怨地、顧影自憐,而是憑著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創造出了許多豐富多彩、舉世聞名的文化成果,花山壁畫就是其中一支美麗的奇葩。從當時的科學技術角度來分析,左江流域壯族先民能創造出如此的文化奇觀,完全是憑著一股苦幹、敢干、實幹、巧干的精神創造出來的。

綜觀花山壁畫,巨大的猛獸能和赤手空拳的人和睦相處、載歌載舞,這些都充分證明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具有勇敢無敵的精神。此外,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極為落後,他們如何在如此高度的懸崖陡壁上作畫,這不僅是一個令人費解的難題,更是充分展現了左江流域壯族先民不怕艱險、不畏犧牲、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敢干精神。

花山壁畫成於何時?學界目前尚無定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花山壁畫最少有兩千多年的時間。從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繪畫用的顏料、壁畫所處的位置進行綜合分析,如果左江流域壯族先民缺乏一種紮紮實實、老老實實的實幹精神,那麼花山崖壁畫絕對是“豆腐渣”工程,經不起2000多年的日曬雨淋、風吹霜蝕。

巧干:花山壁畫的圖案筆劃粗獷、古樸,用現代化學分析法,雖然能夠得知塗料的成分,但依照按圖索驥製成的塗料,卻達不到這樣超絕的效果。此外,從花山壁畫的構成圖案來看,它們的比例、粗細、色彩等都呈現出一種巧奪天工的態勢。因此,如果沒有一種心靈手巧的內在精神作為基奠,那是不可能繪畫出如此精美絕倫的壁畫的。

再從古壯字上看,“馱”是古代的壯族文字,讀音為“大” (ta),在壯族文字中的意思為“河”;“龍”音為(lŋ),在壯族語言中的意思是“大”。因此,“馱龍”在壯族語言中的意思就是“大河”。花山的壯族文字是phja lai,phja是“石山”的意思,lai是“麻點、花斑”的意思。因此,phja lai高度概括了花山的外顯和內涵,充分顯示了壯族人民創造文字具有音、形、意高度統一的技巧,表現了左江流域壯族人民具有過人的智慧。

由此可斷,花山文化孕育著左江流域壯族先民苦幹、敢干、實幹、巧干的精神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的。

2.花山文化孕育著左江流域壯族先民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精神。左江流域地處低緯,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域。常年氣溫較高,夏季長而炎熱,冬季短而暖和,且熱量豐富,雨季也比較長,雨熱同季。因此生物種類繁多,資源也相當豐富,這都是發展生產的有利因素。但是由於左江流域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多地少。石山面積大且分佈很廣。因此,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即使外在的條件這麼惡劣,但是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並沒有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自強不息、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地創造除了眾多令人驚嘆的文化成果。

從上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左江流域壯族先民不屈服於惡劣的自然環境,而是憑藉自己自強不息、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勤勞地從事物質生產和文化創造,在人類的文化歷史畫卷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濃濃一筆。雖然花山崖壁畫中的一些圖案的真實性尚未可以斷定。但是,即使這些圖案不是真實生產和生活的反映,是虛構的,那也充分論證了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在惡劣的條件下,沒有庸碌無為;在艱難的道路中,沒有裹足不前;在貧瘠的土地上,沒有等天靠地!而是對未來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自強不息、奮發有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地努力改變惡劣的條件,去踏平艱難的道路,去改造貧瘠的土地。因此,才能給後世留下了悠久燦爛的花山文化。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23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