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赤頸鶴

物種信息

中文學名: 赤頸鶴

中文目名: 鶴形目

中文科名: 鶴科中文屬名: 鶴屬

同物異名: Ardea antigone Linnaeus, 1758

拉丁文目名: GRUIFORMES

拉丁文科名: Gruidae

拉丁文屬名: Grus

拉丁文種名: antigone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俗名: Sarus Crane

簡介

赤頸鶴(Sarus Crane)全身羽毛大致呈淺灰色,成鳥頸部裸露紅色的皮膚。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為黑色,白色而修長的內側飛羽垂直的覆蓋著尾部。嘴灰綠而腳粉紅。赤頸鶴棲息於多草的田壩、沼澤濕地及森林邊緣。在我國僅分佈於雲南。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形態

赤頸鶴體形比丹頂鶴略大,但小於白鶴,主要的特點是頭、喉部和頸上部裸露無羽,皮膚為粗糙顆粒狀,呈橘紅色,此紅色在繁殖期間更顯;

頭頂平滑,呈灰綠色;體羽蘭灰色或淡灰色,而初級飛羽、初級复羽為黑色或深灰色;跗蹠和趾肉紅色或粉紅色[1]。

赤頸鶴是鶴類中體形最大的,體長為140∼152厘米,體重12千克左右。頭部和頸部裸露,顏色為鮮紅色,嘴的基部有一個灰白色的羽斑。眼先有少許黑色的剛毛,頸的基部有時有一個白色的頸環緊鄰裸露的上頸部。初級覆羽和初級飛羽為黑色,內側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延長,覆蓋於淡灰色的尾羽上,其餘體羽均為灰色。虹膜橙色,嘴灰色或綠角色,腳肉紅色或紅色[2]。

分佈

赤頸鶴在國外分佈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共分化為2個亞種,我國僅有南部亞種,分佈於雲南盈江和西雙版納等地。

習性

赤頸鶴為留鳥,棲息於開闊平原草地、沼澤、湖邊淺灘,以及林緣灌叢沼澤地帶,有時也出現在農田地帶。常單獨或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秋冬季節有時亦集成數十甚至上百隻的大群。性膽小而機警。主要以魚、蛙、蝦、蜥蜴、穀粒和水生植物為食,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在水邊和原野覓食,尤以清晨和傍晚覓食活動最為頻繁。

叫聲:響亮而持久的喇叭聲,通常成對地日夜於地面或飛行時鳴叫。叫時頸伸直,嘴朝向天空。

繁殖

7∼12月份繁殖,築巢於沼澤地帶成團的植物叢中,以水生植物莖、葉築成。每窩產卵2枚,綠色或粉紅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點。雌鳥孵卵,雄鳥守衛,孵卵期30天,由雙親共同照料幼雛。

瀕危等級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I

生效年代: 1997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

生效年代: 1989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