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短尾猴

中文學名:短尾猴

拉丁學名:Macaca arctoide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目:靈長目

科:猴科

屬:獼猴屬

分佈區域:西南、廣東、廣西

短尾猴,俗名:紅面猴,英文名:stump-tailed macaque ,拉丁學名:Macaca arctoides 。短尾猴體型比獼猴大,體長50~56厘米。幼體顏面肉紅色,成體鮮紅色,老年紫紅色。耳較小,尾短光禿無毛。體背毛色棕褐,披毛較長,腹面略淺;頭頂毛較長,由中央向兩側披開。短尾猴食性較雜,既取食野果、樹葉、竹筍,也捕食蟹、蛙等小動物。短尾猴分佈在西南及廣東、廣西,以胎生方式繁殖。短尾猴棲息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生活在樹上,也常集群在地面活動。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短尾猴

中文目名:靈長目

中文科名:猴科

中文屬名:獼猴屬

中文別名:紅面短尾猴、紅面猴、紅面斷尾猴又稱華南斷尾猴,土名叫黑猴和泥猴。

拉丁文名:Macaca arctoides

學名:Lyssodes Speciose melli,英文名Stump-tailed monkey

英文名:Stump-tailed monkey; Pere David's macaque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I.Geoffroy,1831

中國保護等級: II

國際保護等級: II

動物界Fauna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哺乳綱Mammalia →真獸亞綱Tberia →靈長目Primates →類人猿亞目Anthropoidea →猴科Cercopithecidae →獼猴屬Macaca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

簡要概述

短尾猴是體型最大的猴科動物,因較為罕見故常被誤傳為“野人”。其食物幾全為植物。冬季分堆坐在石壁上而夏季又分散在樹上睡眠。交配和產仔有明顯的季節性,雌性5∼6歲、雄性7歲性成熟,雄猴成年後有換群現象[1]。

生活環境

短尾猴系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特有靈長類。主要棲於熱帶雨林、季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以及中山針闊混交林。棲息高度可從沿海低地至海拔2650m的中山林區。棲息在高山密林的較高海拔林帶,如在峨眉山1800∼2200m,梵淨山1200∼2350m,但在黃山為600∼1600m(最高峰1860m),主要利用常綠闊葉林帶和常綠與落葉混交林帶這兩個林帶,除此之外,在其棲息地中還需有山溪水源和懸崖陡壁,供猴群喝水和夜間睡眠。棲息林帶的植被以山毛櫸科植物為主,其果實和葉是短尾猴的主要食物,特別是果實,在秋季和大部分冬季被廣泛食用。

已知短尾猴食用植物約60種,冬季常見採食青岡櫟、小葉青岡、柃木、石斑木、連蕊茶、甜櫧、馬銀花、青栲的樹葉、樹皮和樹芽,或拔取藨草(俗名龍鬚草)嚼食其莖的基部,早春見猴群大口抓食毛山櫻花(櫻桃花)和薄葉灰木(山桂花)的花。在黃山連續8年的野外研究中,未見短尾猴捕食蛙、小鳥和鳥卵,迄今所知短尾猴幾乎全為素食。覓食在全天的活動中佔有相當的比重,據我們在黃山對一群猴(從1992年11月12日至14日自7點到18點)掃描取樣統計,覓食佔全天總活動(含休息、各種行為)時間​​的44.5%,由此可見一斑。

外形特徵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