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桃面愛情鳥

中文學名:桃臉情侶鸚鵡

拉丁學名:Agapornis roseicollis

別稱:桃面愛情鳥、桃臉牡丹鸚鵡、小鸚

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鸚形目

科:鸚鵡科

族:非洲鸚鵡族

屬:情侶鸚鵡屬

亞種:2種

命名時間:Vieillot, 1818

英文名稱:Peach-faced Lovebird

英文名稱:Rosy-faced Lovebird

桃臉情侶鸚鵡(學名:Agapornis roseicollis)為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在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故又稱為“愛情鳥”。是一種非常喜歡群居及深情親切的鸚鵡。體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體重40-50克。喙臘白色,眼睛黑色。在人工飼養的培育下,有了很多不同羽色的品種。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為食。在野外,該鳥常集群危害農作物及果園,遭到當地農民驅趕。由於這種鳥羽色艷麗,常被捕捉飼養,致使野生數​​量越來越少。

外形特徵

身長:15公分(6吋)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額、眼睛後方的細窄條狀羽毛為紅色;頭頂、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喉嚨和胸部上方為粉紅色;身體兩側、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尾部為亮藍色,尾巴上方綠色,內側藍色;翅膀內側覆羽為綠色,並帶點淺藍;鳥喙黃白色,虹膜深棕色。幼鳥的鳥喙會帶有黑色,頭部為灰粉紅色,要4個月後才能長成和成鳥一般的體色。桃臉情侶鸚鵡是中國最普遍的小型鸚鵡之一,也是最體型最大的愛情鳥(體重約50至60公克),體長略短於黑翅情侶鳥鸚鵡,但體重較重,有各式各樣不同色系的變種,也是一般入門者最常選購的鳥種之一,叫聲雖不大,但是聲音尖銳,常會吵雜,個性十分活潑、愛玩與好奇,與主人從小有良好互動的手養鳥喜愛親近人,有些也會很調皮、捉摸不定,行動很敏捷,一不小心常常會逃脫,可以修剪羽毛防範飛走的可能性,在野外共有2種亞種。

棲息環境

桃面愛情鳥主要棲息於海拔1600米充滿灌木叢和樹木的干燥多岩地區,偶爾會前往棕櫚樹叢區、農耕區和沿著水源流過的棲息地,平常活動的地區不會離水源太遠。平時它們大多組成12只左右的群體,偶爾會聚集比較龐大的族群;平時在群體中總是喜歡彼此爭吵不休,非常吵雜;平時會漫無目的的覓食,遇到水源處就會停下來,等到水源乾涸以後,鳥群就會繼續移動尋找下一個水源,他們非常依賴水源,一天之中往往要前往水源處好幾次;有時候農作物成熟時他們會大批聚集覓食,被當地農民視為害鳥。

生活習性

桃臉情侶鸚鵡主要棲息在海拔1500m以下的干燥林地內,從次沙漠地帶的干燥草原、熱帶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區、河流旁的林地、棕櫚樹林到農作物區都是常活動的範圍,主要的棲息處都在水源區附近,一般都是5至20只左右一起活動,但在覓食時與至水源地喝水時會數百隻聚集,主要食物為種子,有時會在地上吃草類種子,也常至農田內吃小米​​栗及玉米,或到果園及花園吃葵花子,在許多地區被視為嚴重破壞農作物的害鳥,天氣冷時會數只棲於樹枝上緊靠在一起,通常築巢在岩石裂縫中或占據別種鳥的巢。

食物:桃面愛情鳥主要以種子、漿果、水果為食。會定期前往農耕區覓食成熟的穀類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

分佈範圍

棲息地:納米比亞南部的橘河、南非開普省北部、東非的博茨瓦納等地。非洲西南方,包括安哥拉等國。

繁殖方式

在2-3月及4-10月會進入繁殖季,僅母鳥孵蛋,窩卵數約4-6顆;人工培育出的桃面愛情鳥變種非常的多,價位也隨著其稀少程度而不同,籠養鳥十分活潑好動,是很健壯的鳥兒,喜愛鳴叫,有時很吵雜,愛啃咬,玩具及新鮮樹枝可酌量提供,除了一般提供的混合種子外,蔬菜水果、穀物等食物的提供可以使它們更健康。

繁殖難度低,適合剛入門者做繁殖嘗試,群養繁殖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築巢所需之稻草、樹枝、樹葉等供它們使用,約在交配後10天會生下第一顆蛋,每隔一天下一顆蛋,一窩約產4-6顆蛋,在6、7天后即可檢查蛋有無受精,孵化期約21-23天,30- 35天后幼鳥羽毛長成,親鳥有時可能因礦物質缺乏而拔幼鳥的羽毛,在雛鳥孵出後的期間宜提供營養且豐富的食物,抓出手養最佳天數約10-14天,不宜太晚將幼鳥移出巢外。

亞種分化

(2種)[1]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2.*.*)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