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葉大學 千葉大學(Chiba University)成立與昭和24年5月31日,是由引千葉醫科大學、同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及藥學專門部、千葉師範學校、千葉青年師範學校、東京工業專門學院、千葉農業專門學校合併而成,是一所包含有文學院、法經學院、工學院等9個學院的綜合性大學,教授:456人副教授:351人講師:106人助手:348人... |
 | 張福昌 張福昌:遼寧省教育廳廳長教授,張福昌:江南大學教授,張福昌:寧津人民醫院醫師,張福昌:鳳岡縣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端門 端門城樓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門之一,也是清代皇城的正門,整個建築結構和風格與天安門相同。端門城樓在明清兩代主要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舉行大朝會或者出行,城樓下的御道兩側,儀仗種類紛呈,數量龐大,隊伍宏偉,從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門(明代稱承天門),長達兩華里。
端門(Duan ... |
 | 太和殿 北京故宮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概述
俗稱“金鑾... |
 | 中和殿 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舉行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 “中和”二字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基本簡介
中和殿(the Hall of Central Harmony)
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
... |
 | 保和殿 保和殿是北京故宮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築。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幾經焚毀、重建。現存主體樑架仍為明代建築。明初名謹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 “保和” 出自《易經》,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也就是神誌得專一,以保持宇宙間萬物和諧。 [1]
宮殿簡介
保... |
 | 乾清門 簡介
乾清門為紫禁城內廷的正宮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乾清門面闊5間,進深3間,高約16m,單簷歇山屋頂,坐落在高1.5m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周圍環以雕石欄杆。門前三出三階,中為御路石,兩側列銅鎏金獅子一對。中開三門,門扉安設在後檐部
乾清門東為內左門及九卿值房,西邊... |
|
 | 重簷 解釋
發音是: chóng yán
在基本型屋頂重疊下簷而形成。其作用是擴大屋頂和屋身的體重,增添屋頂的高度和層次,增強屋頂的雄偉感和莊嚴感,調節屋頂和屋身的比例。因此,重簷主要用於高級的廡殿、歇山和追求高聳效果的攢尖頂,形成重簷廡殿、重簷歇山和重簷攢尖三大類別。 [1]
內容
兩層屋簷。 《禮記·明堂位》... |
 | 廡殿頂 基本信息
摘要
廡殿頂,即廡殿式屋頂,由於屋頂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內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稱為“四阿頂”,宋朝稱“廡殿”,清朝稱“廡殿”或“五脊殿”,日語稱寄棟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國、日本、韓國等中華文化圈國家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在中國是各屋頂樣式中等級最高的,高於歇山式。明清時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 |
 | 屋簷 基本信息
【詞目】屋簷
【讀音】wū yán
【英文】eaves
【釋義】房屋前後坡的邊緣部分(俗稱瓦簷),民間俗語(挑簷),即房檐。
【出處】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白日屋簷下,雙鳴鬭(dòu)鵂(xiū)鶹(liú)。” 唐·白居易《晏起》詩:“鳥鳴庭樹上,日照屋簷時。”
【示例】明·郎瑛《... |
 | 歇山 簡介
歇山頂,即歇山式屋頂,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清朝改今稱,又名九脊頂。為中國古建築屋頂樣式之一,在規格上僅次於廡殿頂。歇山頂亦有傳入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稱為入母屋造。
樣式
歇山頂共有九條屋脊,即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因此又稱九脊頂。由於其正脊兩端到屋簷處中間折斷了一次,分為垂脊和戧脊,好像“歇... |
 | 拱券 拱券是一種建築結構。簡稱拱,或券,又稱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豎向荷重時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還起著裝飾美化的作用。其外形為圓弧狀,由於各種建築類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變化。半圓形的拱券為古羅馬建築的重要特徵,尖形拱券則為哥特式建築的明顯樗,而伊斯蘭建築的拱券則有尖形、馬蹄形、弓形、三葉形、複葉形和鍾乳形等多種拱券結... |
 | 巴黎凱旋門 ... |
 | 香榭麗舍大道 香榭麗舍大街(愛麗舍田園大街)(法語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或les Champs-Élysées),是巴黎城一條著名的大街。根據法國一個常用的說法,她被看作是巴黎最美麗的街道。愛麗舍田園大街取自希臘神話“神話中的仙景”之意,其法文是... |
 | 美國國會大廈 美國國會大廈(United States Capitol)是美國國會所在地,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DC)。美國人把國會大廈稱為Capitol,把它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權的最高象徵。國會大廈1793年9月18日由華盛頓總統親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 1814年第二次美英戰爭期間被... |
 | 白宮 白宮是美國總統府,坐落在華盛頓市中心的賓夕法尼亞大街,與高聳的華盛頓紀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三層樓房,因其外牆為白色砂岩石,故而名為白宮。
簡介
白宮,The White House,直譯是“白色的房子”,是美國總統的官邸、辦公室。
白宮的基址是美國開國元勳、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選定的,始建於1792年,180... |
 |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門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勃蘭登堡而得名。現在保存的勃蘭登堡門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
簡介
勃蘭登堡門位於柏林市中心菩提樹大街和6月17日大街交匯處,是柏林的標誌建築。公... |
 | 方尖碑 方尖碑:古埃及代表建築物,方尖碑:蘇聯電影名稱,... |
 | 哥特式教堂 羅馬風建築的進一步發展,就是12-15世紀西歐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式建築。哥特式教堂“哥特”原是參加覆滅羅馬奴隸制的日耳曼“蠻族”之一,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反對封建神權,提倡復活古羅馬文化,乃把當時的建築風格稱為“哥特”,以表示對它的否定。
簡介
Gothic cathedral
自公元12世紀到公元15世紀,城... |
 | 現代藝術 現代藝術:藝術流派,現代藝術:雜誌,現代藝術:桌面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