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它由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美國則堅持要求撤除導彈而引發。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美蘇雙方在核彈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發之際。最後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其中有不少值得總結、反思的經驗教訓... |
 | 關貿總協定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是一個政府間締結的有關關稅和貿易規則的多邊國際協定,簡稱關貿總協定。它的宗旨是通過削減關稅和其它貿易壁壘,削除國際貿易中的差別待遇,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的生產與流通。關貿總協定於194... |
 | 國防預算 國防預算是經國家批准的在一定時期(如一年)用於國防的經費開支計劃。又稱國防費預算。是國家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國國防政策、軍事戰略、國防建設的規模和速度在經費使用上的反映,也是不同的經濟、政治關係的反映,國防預算的基本任務是保障武裝力量的活動,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及採購等國防建設的需要。其功能在於調節、控制國防建設各... |
 | 國際水域 概念
國際水域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waters ,是指不受任何國家管轄的水域。一般是指公海海域,但也有通過協商,簽訂協議,由締約國按規定共同管轄的水域。
概念演變
“國際水域”這一術語最早出現於1933年《美洲國家關於國際河流的工農業利用的宣言》,但並未給出定義,根據其條文是指界河和多國河流;1... |
 | 國際體系 體系(system)是一個科學術語,泛指相同或相類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繫組合而成的整體。在國際關係學中,國際體係是由諸多相互作用的國際行為體組合而成的整體。沃爾茲體系界定為“一組互動的單位,由結構和互動的單位構成”,其中包含了體系和體係單位兩個因素。
國際體係也就是在國際社會中,各個國際行為主體之間相互影響... |
 | 國際體系結構 國際體系結構是當前國際體係正處於從冷戰時期的兩極體係向後冷戰時期的多極體系轉型長期進程,中美把兩國在國際體系中的互動視為調整相互關係和探索今後發展的重要平台。但是,中美的綜合國力和利益存在相當差異,兩國的側重點和復合面主要在某些領域和地區的分體系方面。隨著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影響國際體系的轉型和構建的行為體呈多元和多樣... |
 | 國際形勢 概念簡介
國際形勢,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所有相互關係的現狀及其動態。
英文: internationalsituation
如兩極格局、一超多強等都屬於國際形勢。
當今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世界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
未來國際形勢
未來幾十年... |
|
 | 國際秩序 建立國際新秩序必須以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和主權國家平等為前提,因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鬥爭是長期的、複雜的,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本動力。中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中應當而且也可以做出較大的貢獻。
國際秩序
國際秩... |
 | 國家體系 國家體係是遊族網絡出品的網頁遊戲《大將軍》中的特色玩法。
一、加官進爵
國家官吏系統是更榮耀更刺激的升官玩法,當玩家威望達到一定數量則可以稱王稱帝一統四國。點擊遊戲界面右下角的國家後點擊加官進爵即可進入官吏系統。
【國家官吏說明】
l 玩家30級開啟國家官吏系統,且必須加入國家。
l 通過積累個人威望可以達到... |
 | 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為德意志封建統治家族。其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亦稱奧地利家族。遠祖係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爾薩斯和瑞士的阿爾高。 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維爾納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以哈布斯堡為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 |
 | 哈爾斯坦主義 簡介
“哈爾斯坦主義”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推行的一項對外政策。 1955年9月由外交部長、外交部國務秘書華特.哈爾斯坦建議制定、西德首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的所推行的針對東德及東方陣營的外交政策。但由於主義壓縮了西德自己的外交活動空間,使其被孤立起來,後來被勃蘭特政府上台後推行新東方政策(Ostpolitik) 所取代。... |
 | 赫魯曉夫 基本信息
詞目:緩和
拼音:huǎn hé
詞性:形容詞。
詞義:平和舒緩;不緊張激烈。作用或感官上溫和減輕
基本解釋
1. [relax;ease up;mitigate]∶使不再緊張;變和緩
緩和緊張局勢
2. [mild;demulcent;mitigated;alleviate]∶作用或感官上溫... |
 | 緩和 變革者用開發而成的GNZ系列的其中一架機,利用Veda中的高達的設計資料開發而成,為此擁有與高達匹敵的性能,是為作為間諜潛入了天人組織的艾紐而製造的。
機體資料
英文譯名:Gaddess
中文譯名:加迪斯
類型:空間戰特化型機動戰士
【型號】GNZ-007
【頭頂高】24.8m(一般形態)/21.4m(著地... |
 | 加迪斯 捷克斯洛伐克(英語:Czechoslovakia;捷克語、斯洛伐克語:Československo)是1918年10月28日∼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聯邦制國家,原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後更名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和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位於歐洲中部,面積12.79萬平方公里,人口1563.8萬... |
 | 捷克斯洛伐克 居留權:一國政府根據本國法律規定給予外國人的本國居留的權利。... |
 | 經濟大蕭條 進行軍火買賣從而獲利的商人或組織,但在一般意義上稱為組織。全球主要軍火商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綜合防務系統集團、.雷神公司、通用動力公司、格魯曼公司、法國達索公司、日本三菱重工等。
基本概念
軍火是指軍隊用的一切武器和彈藥的總稱,而軍火商就是進行軍火買賣,並從中獲利的商人(機構)。
軍火商可以用私人的身... |
 | 居留權 美國總統卡特1980年1月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的一項對海灣地區的政策聲明。鑑於蘇聯軍隊於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卡特在這份咨文中警告蘇聯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動亂作為藉口,謀求實現蘇聯長期以來企圖獲得一個溫水港的目標。他聲稱:“外部勢力攫取控制波斯灣地區的任何企圖,都將被看作是對美國根本利益的進攻。對於這種進攻,美國將... |
 | 軍火商 含義
孔塔多拉集團(Contador,Group de)是拉丁美洲反對外來干涉、主張和平解決中美洲爭端而建立的地區性國際組織。 1983年1月9日,位於中美洲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墨西哥和巴拿馬四國的外長在巴拿馬的孔塔多拉島舉行會議,專門就解決中美洲爭端問題進行了討論與協商,並通過了《和平解決中美洲問題倡議》,呼籲中... |
 | 卡特主義 ... |
 | 孔塔多拉集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