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山崖壁畫 花山崖壁畫狹義是指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花山的崖壁畫,廣義是指考古工作者先後在憑祥、龍洲、寧明、崇左、扶綏、大新、天等等壯族聚居區的左江流域各縣發現的崖壁畫。因寧明縣的花山崖壁畫的畫幅最大,人物畫像最多,內容也最複雜,是上述各地崖壁畫的代表作。所以,人們把左江流域各縣的崖壁畫統稱為花山崖壁畫。
簡介
以寧明的花山崖壁... |
 | 淮安宋楊公佐墓壁畫 墓址在江蘇淮安縣西南楊廟鎮。 1959年發現。編為2號墓,墓主為宋紹聖元年(1094)殿直楊公佐。墓有3室,東室為楊公佐,中室為楊妻邵氏,西室為繼娶周氏。僅東室內有壁畫,東西兩壁繪吹奏樂人。東壁繪4個女樂人,自南而北,各執樂器吹奏,互不相關。西壁繪5個樂人,自南而北,第一人裝束不同,作拱手狀,可能是樂隊領隊,其餘4人各... |
 | 渾源永安寺壁畫 寺址在山西渾源縣城內。始建於金代。正殿北壁門左右兩壁畫三頭八臂的十明王,每邊五尊,分別騎龍、獅、象、牛、虎、鳳、蛟等,手執兵器法寶,各有二小鬼牽挽。東壁及南壁東半,上層畫無色界四官天眾、色界佛天眾、東西南北各種天王、太乙諸神、五方五帝、日光天子、月光天子、金木水火土各星君、計都星君等。中層畫紫氣、月孛、天馬、金牛、白羊... |
 | 旺川太平天國壁畫 太平天國壁畫繪於安徽省績溪縣旺川曹姓人的一個支祠內,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內曹立恆立建於清代咸豐年間,據有關資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為太平天國將士的宿營地。 “九思堂”內的壁畫就是當時太平天國將士在這塊土地上留下的寫照。
這組壁畫共有七壁,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圖”據有關專家的考證和有關資料表明,“攻城圖”... |
 | 集安高句麗壁畫墓 概述
在高句麗權貴的墳墓中,除陪葬品之外,常常繪有五彩繽紛的壁畫,所用的材料多半是礦物顏料。同時在壁畫上還鑲嵌珍貴的夜明珠、寶石等等,這在中華壁畫史上也是罕見的。集安1966年曾有11280座古墓,到1983 年普查時,尚存7627 座。高句麗壁畫主要分佈在洞溝古墓群中,分佈範圍東西長20 公里, 南北寬3 公里,這... |
 | 集安角抵墓壁畫 墓址在吉林集安縣城東的洞溝盆地上,是洞溝古墓群著名壁畫墓之一。因墓室右(南)壁繪角抵圖,故名。墓頂繪日月星辰。甬道左壁繪門犬。主室前壁繪交柯大樹。東壁畫朱紅色樑柱鬥栱、垂幔,中坐黃衣長褲婦人,左側有2婦人列坐,面前各設小幾,旁有侍女各3人。南壁鬥栱下繪大樹,上落4鳥,樹下2人在角抵。 2人高鼻深目,筋骨強壯,裸露上身,... |
 | 集安三室墓壁畫 集安三室墓壁畫,墓址在吉林集安縣城東的洞溝盆地上,是洞溝古墓群著名壁畫墓之一。墓平面呈曲尺形,有三室,故名。墓壁塗白粉,上繪壁畫。墓道門口左右各畫守門人,裸上身,右面已殘缺。一室繪墓主人家居宴飲、出行、狩獵和攻城,尤以攻城圖最為生動。攻城圖畫於北壁,有2武將甲胄甲馬舉槊戰於城前;城上1人狀甚怯懦,扶牆向外探視;2士卒滾... |
|
 | 集安四神墓壁畫 墓址在吉林集安縣城東洞溝盆地上,是洞溝古墓群著名壁畫墓之一。因墓室有四神圖壁畫,故名“四神墓”。 “四種”是像征東、南、西、北四方的神,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原是天上的星座。墓的甬道門楣上,畫C字形花紋,兩旁畫四神,用線勾勒,淡彩暈染,周圍有飛動的雲紋。墓道左右兩壁各有l力士像,右手持長劍,左手握法螺... |
 | 集安舞踴墓壁畫 墓址在吉林集安縣城東洞溝盆地上,是5世紀初高句麗貴族墓,洞溝古墓群著名壁畫墓之一。因繪有大幅群舞圖,故名。主室東壁畫墓主人宴飲,中間坐2男1女,另有1女子曲膝進食,2女子侍立,2男子著三角褲表演。後壁畫群舞圖,有舞男率4舞女翩翩起舞,舞女著花衣褲或花襈裙;另有1男子麵對隊列以同一姿勢起舞,似為領舞;男女伴唱7人。下... |
 | 薊縣觀音閣壁畫 閣址在河北薊縣遼代獨樂寺內。 1972年1月在觀音閣下層四壁新剝出了十六羅漢和兩天王壁畫。兩天王所執法器和瓔珞上的金飾皆使用了瀝粉。壁畫人物的風格和山雲形式、青龍細部都與十一面觀音立像背後的倒坐觀音塑壁相似。十六羅漢下部世俗男像中屢見有元代流行的斗笠帽,許多婦女的衣飾也和山西洪趙廣勝寺元代壁畫的描繪相似。據壁畫的題材和... |
 | 濟南金墓壁畫 墓址在山東濟南市。 64年發觀。墓室北壁正中雕槅扇4扇。東北壁雕一桌2椅,右椅後繪一男像,頭部已殘缺,身穿長袍,束腰、執扇,面向北立;左椅後繪一女像,身穿束腰長裙,頭梳髮髻,手握竹竿,面向南立。東南壁雕一鏡台,西南壁中央雕一小桌,桌上放食盒和碗。桌左邊雕一小茶几,上放香爐。桌右繪一女像,身穿長裙曳地,雙手捧托食物,面向... |
 | 嘉善明墓壁畫 墓址在浙江嘉善縣陶家池附近。 1954年發掘。共有明墓4座,其中3座均有壁畫。墓內均用粉紅石灰粉刷,其中一座因年久損壞太甚。其中一座墓內在直徑37厘米的圓圈內繪有彩色男女侍僕,東壁為手中托茶盤的男僕,西壁為執帚掃地的女僕。衣褶清晰,顏色顯明。另一座墓內東壁畫一穿官服的人遇見兩個仙人,襯似墨繪竹石。西壁畫2老者觀瀑布,襯... |
 | 嘉祥英山飛號隋墓壁畫 墓址在山東嘉祥縣楊樓村西南英山腳下。 1976年發現。穹頂繪天象圖。墓室北壁繪徐侍郎夫婦宴享行樂圖。西壁畫備騎出行圖,上方殘存白虎的部分軀體。東壁畫徐侍郎夫人出遊圖,上方殘存青龍軀體。南壁墓門兩側各畫持劍武士。門洞橫楣上畫1奔馬。門洞內左右牆面各畫門下小吏和侍僕2人。門洞外東西牆上各畫1守門人。墓主夫婦身後屏風上所畫山... |
 | 嘉峪關牌坊梁魏晉墓壁畫 墓址在甘肅嘉峪關市城樓下東南。前室左壁第一層為l塊畫磚,畫墓主人宴飲,主賓對坐、2侍女及酒器。第二層共2塊畫磚,一畫切肉、烤肉;另一畫烹調。第三層共3塊畫磚,一畫炊廚,一畫揉麵做食;另一畫面,牆上掛著肉條,一女將食物放置案上。前室右壁第一層為1塊畫磚,畫塢樓圖。第二層共2塊畫磚,一畫畜牧;另一畫耕作;第三層共3塊畫磚,... |
 | 嘉峪關魏晉墓壁畫 墓址在甘肅嘉峪關市東北戈壁灘上。古墓群分佈長達20多公里。 1972年發掘清理了其中8座墓,6座墓中均有壁畫,共有畫面600餘幅,絕大部分保存完好,有的色澤如新。
簡介
壁畫分別畫在墓門上的照牆、前室和中室的四壁、後室的石壁上。照牆上彩繪和雕刻著象徵天門的闕門、鎮墓兵卒和仙靈異獸。後室畫墓主人隨用的服飾、佩物、套盒... |
 | 佳縣白雲山廟壁畫 廟址在陝西佳縣城東白雲山上。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廟內有明清壁畫1590餘幅。壁畫內容有佛教經變故事、人物、山水等。構圖勻稱,線條挺秀,富有民間藝術特色。... |
 | 劍閣覺苑寺壁畫 寺址在四川劍閣縣武連驛西,創建於唐代。大雄殿有彩繪藻井,色彩鮮豔。殿內有壁畫10幅,繪釋迦年譜畫,各幅畫像皆莊嚴美妙,栩栩如生。所畫樓台亭閣,壯麗輝煌。為蜀中明代壁畫的佳作。... |
 | 建平遼墓壁畫 墓址在遼寧建平縣勿沁圖魯村。甬道壁面抹有白灰,上繪彩色壁畫,兩壁各畫人物立像3軀,脫落較嚴重。墓門兩側壁面畫有同樣的人像,脫落更嚴重。畫壁製作,先貼石壁抹一層用植物秸棵作羼和料的泥土,上面再抹以合有麻刀的白灰。灰皮已大部脫落,殘留部分的色彩也都已漫漶不清。壁畫用墨線勾勒填色。畫面人物光頭頂下蓄黑髮,穿長袍,著長筒靴,為... |
 | 江寧方山太平天國壁畫 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方山下樂村樂家大廳舊宅內。第二進大廳的東西兩面暀W有3幅水墨壁畫。東壁第一幅,繪太平軍守城圖。城有3個門洞,中洞寫“天父”,左洞寫“太平天日”。城上有不成形的人手執鐵叉,作守城狀。城上插3面方塊旗。一面有“太平天”3字,另一面寫“太平”2字。另有齒邊三角形旗3面。城左有30多支鐵叉,4面長方旗,城下... |
 | 江孜白居寺壁畫 寺址在西藏自治區江孜縣市街的西頭。寺內主要建築錯慶大殿台門外前壁,左右各畫釋迦說法像。經堂後壁右側畫阿迪夏大像,旁有巴麥及準的坐像;左側畫宗喀巴大像,旁有克珠、彌勒、布頓等坐像。其他各壁也均畫佛像。經堂之東為東淨土殿,西壁繪無量光佛像,南壁繪彌勒像,北壁繪十一面觀音像。在主像的左右及下方,繪供養人和朝拜的眾人像。東壁全... |